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1篇 |
免费 | 469篇 |
国内免费 | 4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0篇 |
大气科学 | 325篇 |
地球物理 | 428篇 |
地质学 | 1158篇 |
海洋学 | 147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120篇 |
自然地理 | 3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鲁南地区首次发现大型韧性剪切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家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山东地矿局地科所组成的联合考查队对苏北一鲁南地区进行了两个月综合地质考察.在鲁南地区首次发现和确定一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并命名为荣成—日照韧性断裂带.这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在区域上沿荣成、乳山、青岛、五莲和日照一线呈NE60°展布.其东端进入黄海,西端在日照、赣榆和东海县一带与郯庐断裂相交切(见图).在陆地上,这条断裂带的可观察长度约600多公里,平面上该断裂带宽度变化大,最大宽度约500多米.糜棱叶理总体走向NE60°,向南倾斜. 相似文献
203.
204.
赣南北部黄陂河流域离子型稀土矿地区水质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安全和健康是保障中国赣南老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赣南离子型稀土矿长期开发利用,导致浸矿剂和矿体中重金属元素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进入水循环系统,给周边乡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目前,针对当地复垦后稀土矿及周边地区水质和健康风险缺乏系统调查评价,本文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评价依据,选择赣南北部黄陂河流域典型离子型稀土矿及周边的水体开展调查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等技术测定锰、镉等元素含量,采用水质指数(WQI)、危害商(HQ)、致癌风险(CR)评价了锰和铅等9种指标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中的异常指标有氨氮(平均值750μg/L)、锰(平均值207μg/L),地下水中的异常指标有氨氮(平均值4533μg/L)、锰(平均值4009μg/L);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Ⅰ类致癌物砷在地表水及地下水均未见异常。WQI显示研究区内85.7%的地表水适宜饮用。地表水及地下水中氨氮的HQ平均值<1,对人类健康没有不良影响;地下水中锰的HQ平均值>1,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地表水及地下水中致癌元素砷的CR值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5.
206.
建立了王水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铁、铜、铅、锌硫化物矿中Cu、Pb、Zn、As、Ag、Cd、Hg和Mo等8个元素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方法的溶矿及测定条件,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162(多金属贫矿石)和GBW07164(多金属矿石)进行精密度实验,除个别元素外,大多数的元素精密度(RSD,n=11)小于5%,准确度(RE)小于10%。通过一系列硫化物矿石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检测结果基本都在标准值的误差范围内,符合地质矿产开发的要求。方法简单,同时测定元素较多,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尤其有利于硫化物矿石中的亲硫元素As、Ag、Hg的分析,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07.
208.
209.
210.
冻土蠕变的渐进屈服准则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基于冻土蠕变的现象分析表明,冻土蠕变的破坏是由于冻土中非弹性变形积累的结果,在冻土的任何变形阶段都存在着非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的积累在一定条件下导致了冻土渐进屈服的出现,渐进屈服反过来又促进了冻土蠕变的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