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将天然矿泉水或地下水水样蒸发浓缩后,于XDY—Ⅱ型原子荧光光度计上测定锡的荧光强度。此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34%,最低检出限为0.49μg/L,锡的回收率为97%—104%。  相似文献   
42.
宁夏耕地压力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耕地压力指数和重心坐标模型,计算了宁夏回族自治区1980-2012年耕地压力指数及GDP重心坐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及空间上的差异;并通过地理关联率的计算,进一步探讨了耕地压力指数与GDP在空间上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30多年耕地面积减少了37.8×104 hm2,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小,耕地压力指数总体随时间呈减小趋势,到2012年减小到0.72;但各县(区)耕地压力差异较大,北部能源开发区一直是宁夏耕地压力最大的地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在2000年以前耕地压力较大,而后明显减轻。经济发展、农业科技、水利工程及生态移民政策共同影响了耕地压力变化。到2012年耕地压力和GDP地理关联率为0.85,表明两者之间的地理联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3.
在地理学研究中, 常见各种线状地物对区域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区域的综合评价 过程中, 对这种线状地物的影响多采用概化的评估方法操作, 如分区、分带和距离划分等, 并且评 估结果的生成效率较低。经过分析, 线状地物对区域的影响有距离衰减、等级效应、辐合效应和方 向效应等共性特点。通过对比, 发现线状地物对区域影响作用的空间分布属于二维场模型。场的 基本性质是具有空间结构和属性域、连续性、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空间自相关等。为此, 我们提 出采用区域影响场模型对线状地物对区域的影响进行拟合, 并且利用GIS 软件生成线状地物的 区域影响场。通过实例验证, 结果表明运用区域影响场能够较好的反映线状地物对区域的影响作 用程度, 适用于线状地物对区域影响作用的表达。  相似文献   
44.
何炼  马欣 《辽宁地质》1996,(1):75-78
在PH为4.2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用EDTA掩蔽干扰素。根据试剂Ⅲ分子结构中所含有官能团能与硼酸产生反应的机理,拟定了天然矿泉水中微量硼的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04mg/L,回收率为91-104%。  相似文献   
45.
适应信息通报作为《巴黎协定》下联结国家个体适应行动、全球适应目标以及全球集体适应努力的纽带,是目前《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下唯一的适应议题,会对未来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产生较大影响。本文总结了APA适应信息通报的谈判进程和最新进展,梳理了不同缔约方和谈判集团对适应信息通报目的、内容、报告渠道、指南和灵活性的立场和观点,展望了适应信息通报未来的谈判走势。中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开展适应行动及提供信息报告的能力较强,在适应信息通报谈判中立场相对灵活,但未来在有关适应的资金支持谈判等方面仍面临着压力,建议推动和深化适应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以团结更多发展中国家,促进全球适应行动,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关切。  相似文献   
46.
将环境植物样品在400-500℃灰化,用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分解,用盐酸(1+1)提取,控制2%-3%的盐酸介质,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植物样品中的微量铜、铅、锌、铁、锰。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对环境植物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47.
采用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化方法,对中美气候安全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安全是一种主体间现象,通过中美气候安全化水平的对比,可以清楚地识别出中国处于由政治权威、科学权威作为安全化主体的高强度“安全化”过程中,而美国正处于由政治权威引导的“反安全化”过程。“主体间性”是安全化主体之间对存在性威胁的认同程度,中国气候安全化的主体间性与气候安全化进程不协调,表现为中国政治高层的气候安全化水平较高,而公众的安全化水平相对较低。气候安全存在性威胁表达是制约中国公众气候安全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安全化视角和媒介单一。建议通过引入全球视角和图形化等方式增强存在性威胁表达效果,以提升中国气候安全化水平。  相似文献   
48.
蒙古高原NDVI的空间格局及分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GIMMS NDVI database and geo-statistics were used to depi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stability of NDVI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1) Regions of interest with high NDVI indices were distributed primarily in forested moun-tainous regions of the east and the north, areas with low NDVI indices were primarily distrib-uted in the Gobi desert regions of the west and the southwest, and areas with moderate NDVI valu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a middle steppe strap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2) The maximum NDVI values maintained for the past 22 years showed little variation. The average NDVI variance coefficient for the 22-year period was 15.2%. (3) NDVI distribu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 showe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 on a global scale. NDVI patterns from the vegetation cover also demonstrated anisotropy; a higher positive spatial correlation was in-dicated in a NW-SE direction, which suggested that vegetation cover in a NW-SE direction maintained increased integrity, and vegetation assemblage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ame specific direction. (4) The NDVl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structural factors, 88.7% of the total spatial variation was influenced by structural and 11.3% by random factors. And the global autocorrelation distance was 1178 km, and the average vegetation patch length (NW-SE) to width (NE-SW) ratio was approximately 2.4:1.0.  相似文献   
49.
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适应对脆弱地区和贫困群体更为重要。尽管我国急需采取适应行动,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模式和评估方法,目前实际的适应行动还略显滞后。本文建立了一个适应行动实施框架,主要包含六个核心步骤,从气候风险、适应目标、适应措施、技术优化、实施示范到监测评估,基本涵盖了适应行动的关键内容。框架的构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借鉴性,可以帮助适应实施者开发综合和战略性的适应措施。适应行动框架是一个开放和可更新的体系,可根据实践过程中新的认识,对适应行动做一定的再设计和调整,实施过程中还可提炼适应的基本信息和确定适应的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50.
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和藏北地区草地退化实际情况以及遥感数据特征,选择草地植被盖度为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建立藏北地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藏北地区近24年的草地退化进行遥感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现状 (2004年) 十分严重,重度和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8.0%和1.7%,区域草地退化指数 (GDI) 为1.86,接近中度退化等级;其中藏北地区冰川与雪山及其周围等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区域和交通要道沿线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区域的草地退化相对严重;从1981年到2004年的近24年以来,藏北地区及其各个区域草地退化较为严重,其草地退化等级分布比例和草地退化指数年际波动较大,草地退化等级在轻度退化至重度退化等级之间波动;近几年藏北全地区总体草地退化情况及中部、东部和北部地区的草地退化具有更加严重的趋势,而西部地区草地退化状况则略有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