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电导检测法分析高纯镁砂(MgO)中的无机阴离子。MgO粉末在管式电炉1250-1350℃高温下通氧气加热,硫酸盐和氯化物等受热分解,气态生成物被40mL含25mg镁粉的0.25mol/LNaOH溶液吸收。方法的回收率为93.7%-95.3%,精密度(RSD,n=5)为4.32%-4.63%。对若干相关的分析技术问题,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2.
黄星旻  孙圆  刘慧倩  刘方舟 《遥感学报》2018,22(6):1042-1050
以行道树无患子为研究目标,采用地面激光扫描(TLS)技术提取单木分回波点云数据。获取全波形数据、单目标数据、首次回波数据、其余次回波数据,建立基于多回波点云的算法,利用消光系数法提取不同投影分辨率0.01 m、0.02 m和0.03 m的的单株树叶面积指数(LAI)。利用2维影像数据数字半球影像(DHP)和LAI2200提取对应单株树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其精度。结果表明:点云投影的分辨率与激光回波都对LAI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分辨率为0.02 m和0.03 m的估算结果与LAI2200所得估算结果相近,且差异不显著;单目标回波数据用于LAI的解算,可以同LAI2200的2维影像数据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使用单目标回波数据,0.02 m投影分辨率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单株LAI的精度,其与LAI2200测定的数据进行截距为0的线性回归,斜率达到0.827。本研究所做多回波地面激光数据计算叶面积指数的算法拓展了地面激光扫描的应用领域,为立木生长量信息准确提取和树木精确建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63.
本文以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研究区崩塌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岩块试验检测,查明了崩塌体的基本特征。采用赤平投影分析法,对崩塌危岩带整体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运用极限平衡法,针对不同工况条件,对单体危岩崩塌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崩塌隐患点所在斜坡危岩带基本处于不稳定状态;(2)单体危岩W1、W2、W3在自重+裂隙水压力(天然状态)工况条件下,稳定系数1.02~1.17,均处于欠稳定状态;在自重+裂隙水压力(暴雨期间)工况条件下,稳定系数0.82~0.98,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自重+裂隙水压力(天然状态)+地震力工况条件下,稳定系数0.72~0.83,均处于不稳定状态。(3)提出的以清理危岩为基础,“主动+被动防护网”的综合工程治理措施在北京地区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北京地区开展崩塌灾害工程治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464.
本文要解决的是高陡边坡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问题。治理示范区运用"类壤土基质"喷播技术后,迅速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高性能壤土基质结构,建立具有生物多样化和可持续演替功能的植物群落。具有重塑岩面土层结构、恢复乔灌木植物比例、抗冲刷等技术特点。治理十年后,山体稳定,整体坡面与原山貌融为一体,无需养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65.
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构造-岩浆带分布大量的中酸性侵入体,其成因类型和侵位期次对于认识区域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玛依勒山北段塔尔根一带的岩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塔尔根一带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96.6±2.0Ma(n=27,MSWD=0.33),属早二叠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高硅、富碱、低钛和铝、贫钙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及高场强元素Zr、Hf,强烈亏损Sr、Eu、P、Ti,中等亏损Ba、Nb、Ta等元素,104Ga/Al值及Zr+Nb+Ce+Y含量较高的特征,属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为低压高温条件下长英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并结合前人认识可知,西准噶尔地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仍处于俯冲体系,很可能与晚石炭世洋脊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66.
乡村振兴过程中,全面系统地认知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对其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面对类型多样且动态演化的传统村落,传统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现实,因此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评估模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从功能空间、景观意象和人文精神3个逻辑层面重新认知活态化价值的构成、关联及特征,据此构建出包括资源价值、要素延续、活化条件、功能适应、活化影响、发展潜能的多维评估框架,形成由3种类型和50项指标所构成的弹性评估模型,并以陕北地区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案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动态性、脆弱性和适应性5个显著特征;(2)维度分析,运用多维弹性评估模型对传统村落展开评价,评价结果基本符合陕北地区的现实情况,且在不同评价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结果差异,突显了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自身价值特征;(3)综合分析,陕北地区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水平分值处于42.42~83.60区间内,平均为62.55分,活态化价值较高及以上的传统村落占比为39%左右,活态化价值一般及以下的传统村落占比61%左右,由此可见,陕北地区仍存在很多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发展水平不足的问题。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多维弹性评估模型兼具普适性和典型性的特点,适用于类型多样的传统村落,适应现阶段乡村振兴和遗产保护的现实需求。研究通过探索从单维静态评价向多维动态评估的技术提升,可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传统村落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67.
冰雪装备是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构建冰雪装备分类框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基于全国784家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数据并匹配其专利创新数据,分析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关联视角,探究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冰雪装备制造业历经起步发展、波动增长、冬奥周期3个阶段,高技术复杂度冰雪装备生产能力有限;北京冬奥会周期内冰雪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冰雪场地装备制造企业增长尤为明显。(2)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呈现专业化集群式发展特征。其中,冰雪场地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分布在河北、辽宁、黑龙江等传统冰雪产业强省,个人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在广东省集聚明显,配套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分布在浙江省。(3)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专利授权所反映的技术密集程度不高,且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城市。(4)从产业动态演化视角来看,产业关联、区域关联、市场关联和政策关联是影响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产业相关多样化和冰雪市场规模是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相互作用、不断演化,共同塑造着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68.
正近年来,面对土地卫片执法难的压力,贵港市坚持政府主导,明确分片负责,分区管理,并对土地管理的问责级别从县级延伸到乡镇级、村级,从而破解了国土执法监管中的种种难题,推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落实。保障:制度先行,扎紧共同责任制度的笼子贵港市人多地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利益的驱动下,违法违规用地、非法采矿现象时  相似文献   
469.
本文以地震信息采集为应用背景,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和关键技术,讨论了无线网络在地震信息采集方面的系统构成方案,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决策为一体的地震监测及应急调度系统。将XML用于数据交换,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数据交换技术具有的格式不灵活、成本高以及交互性差等缺点,实现不同数据库系统跨平台间模式转换和数据交换。在采集环节,针对监测环境恶劣,面积大、监测点多、监测时段长而人手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在有线网络为主体的前提下,添加无线传感网络作为补充,以弥补有线网络无法全覆盖的缺陷,大量传感器节点按一定布点规则分布于地震监测区域内,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多跳的组织网络,并选用了ZigBee技术予以实施。对加强地震监测、强震动地震预警等灾情信息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70.
海洋生物泵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海洋生物泵是以一系列海洋生物为介质将大气中的碳输运到海洋深层的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海洋生物泵碳汇几个主要阶段: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颗粒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沉降和海雪沉降以及碳酸盐反向泵过程。同时,本文对南海生物泵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服务于中国海碳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