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近年来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频发,对沿海大型工程的防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结合广西北海港石步岭港区项目海岸防御工程的设计标准及现状,进行风暴潮和海浪灾害的风险性评估,把推算得到的防御工程应达到的理论顶高程与实测高程进行对比,评估该工程项目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研究发现考虑海平面上升之后的极端高潮位评估结果跟设计值相当;无论是设计高潮位还是极端高潮位下的N向波高的理论值均高于设计值;码头及其他防护岸段的实测最低高程均低于考虑波浪爬高影响之后的理论顶高程,存在一定风险,建议项目业主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以降低海洋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382.
海蚀作用会诱发各种地质灾害,为研究青岛崂山地区的海蚀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踏勘取样、岩石手标本鉴定和偏光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岩石学和构造特征对海蚀作用的影响,并以石老人地区为例分析了海蚀地貌的特征,探讨了崂山地区的海蚀地貌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崂山海岸基岩为I-A型复合花岗岩。抗海蚀能力最强的是白垩系莱阳群砂岩,其次为白垩系青山群火山岩和石英二长岩,再次为碱性花岗岩,黑云二长岩最弱。断裂构造破坏岩石稳定性,促进了海蚀作用;石老人地区以流纹岩为主,在海蚀崖后退过程中,安山岩的侵入体保留下来,形成了石老人海蚀柱;崂山地区发育多种海蚀地貌,受到海浪作用、气温条件、盐类结晶以及生物作用等外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83.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脆弱生态区则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区域。该文选择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核心区,利用3S(RS、GIS、GPS)数据、统计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等多元数据,构建并提取了7个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200m边长网格作为评价单元,通过指标叠加获取各单元分值,进而将生态环境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劣6个等级,得到了垦利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结果,并进行了生态环境分区与分析。结果显示,垦利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差,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比例仅占7.7%,差、劣的等级则占61.5%,生态环境状况从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呈变好趋势。与利用国家规程的评价结果相比,该研究能更加细致合理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等级变化。垦利区生态环境划分为稳定区、过渡区和脆弱区3个区,各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耕地、盐荒地和滩涂,占各区面积的36.84%、31.85%和47.37%,生态环境稳定区要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加强区内盐荒地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过渡区应提高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加大土壤盐渍化改良力度,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生态环境脆弱区应适度水产养殖规模,防止海水侵蚀,加强天然林草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384.
生物结皮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干扰是自然界常见现象,可引起生物结皮盖度及组分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发育8年的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干扰下生物结皮层和其下0~2 cm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干扰第2天不同菌种均有响应。生物结皮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波动范围分别为91.2×105~303.5×105 cfu·g-1,0~487.2×103 cfu·g-1和23.0×105~376.1×105 cfu·g-1;下层0~2 cm波动范围分别为65.6×105~792.3×105 cfu·g-1,8.0×103~506.3×103 cfu·g-1和17.3×105~801.3×105 cfu·g-1。(2)生物结皮层和下层0~2 cm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在干扰后第10天和第7天恢复稳定,真菌数量在第16天和第8天趋于平稳,放线菌数量在第8天和第4天恢复稳定。生物结皮层较0~2 cm土壤微生物数量恢复稳定滞后。(3)重新稳定后生物结皮层和下层0~2 cm细菌数量较干扰前分别下降了81.8%和79.6%.生物结皮层真菌数量显著增加,是干扰前的7.43倍;下层0~2 cm真菌数量下降了70.1%。生物结皮层和下层0~2 cm放线菌数量较干扰前分别降低46.5%和72.6%。(4)干扰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影响程度细菌 > 放线菌 > 真菌变为放线菌 > 细菌 > 真菌。干扰可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微生物数量又会达到一个新的稳态,在研究微生物对干扰响应时,采样时间是研究结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85.
文中分析最小二乘残差方法和奇偶空间方法的原理和方法,分别针对两种方法中的故障检测统计量构造、可用性判断、故障检测与故障识别等4个模块的运算量进行比较。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方法构造检测统计量的奇偶空间改进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RAIM算法运算效率,并利用工程样机对算法进行实际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负荷运算的情况下,即在导航星数目为12颗时,改进算法的运行时间仅为24.8 ms,相比最小二乘残差方法和奇偶空间方法运行时间分别减少64 ms和10 ms,运算效率更高,更加适合星载GPS接收机使用。  相似文献   
386.
利用普洱和文山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FY-2G云图数据,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和天气实况,分别对2017年5月12日发生在勐海县和2021年5月31日发生在广南县的龙卷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龙卷出现区域的地形均为平坦坝子,坝子周围为高山环绕,且在龙卷发生地附近均有水库。从地面图看,两次非超级单体龙卷均是上升气流遇到地面辐合线触发的涡旋所导致的,龙卷天气出现时温度降低且气压下降,垂直结构呈“干-湿-干”的分布特征,对流有效位能值分别为1676.3 J·kg-1、2074.2 J·kg-1,0~3 km垂直风切变最大为11.1 m/s,形成绝对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具备发生龙卷的有利条件。从云图看,两次龙卷天气过程均由中尺度对流云团引发,龙卷发生区域云顶亮温梯度较大。从雷达图看,两次龙卷天气均表现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387.
针对利用光谱特性和几何结构特性可以提高机场识别效率和鲁棒性的理论,对像素级遥感图像融合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针对性的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融合法和高通滤波融合法在继承光谱信息和增强边缘特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为机场识别提供信息丰富的图像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88.
地理空间数据具有总量大、空间关系复杂的特点,其质量对空间分析结果准确性和空间决策支持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设计了基于规则定制的质量检查软件,基于算子、要素和参数进行检查规则的设计,并通过对检查规则的灵活配置,形成针对特定地理空间数据质检要求的检查方案.以全国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例,研发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检查软件,完成了全国地...  相似文献   
389.
利用多糖结构修饰原理,制备磷酸化孔石莼(Ulva pertusa)多糖(PU),并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将多聚磷酸钠与三偏磷酸钠混合后作为磷酸化反应试剂,与孔石莼多糖U反应制备不同磷酸根含量的孔石莼多糖PU。通过磷元素含量分析,确定成功制备不同磷酸根含量的孔石莼多糖衍生物PU,并测定不同磷酸根含量的孔石莼多糖PU与孔石莼多糖U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以及金属螯合能力。实验发现通过本方法制备得到的PU6磷酸根含量最高为10.47%。综上所述,不同磷酸根含量的孔石莼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不同,与孔石莼多糖U相比,磷酸根含量最高的PU6表现出最强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在100μg/mL多糖浓度下, PU6表现出最强的金属鳌合能力。  相似文献   
390.
SOXH是SOX基因家族的一员,在脊椎动物精原细胞分化和精子发生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SOXH并非脊椎动物所特有,但SOXH在无脊椎动物中的功能及作用方式至今尚不清楚。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虾夷扇贝基因组和转录组中成功筛查获得SOXH基因,并发现SOXH存在3种剪接形式,分别编码694、679、1 051个氨基酸。通过qRT-PCR检测不同剪接形式在扇贝卵巢和精巢4个发育时期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OXH主要在成熟期精巢中高表达,在卵巢中表达量较低。而且,成熟期精巢中SOXH的表达偏好第3种剪接形式。研究还显示,三种剪接形式在扇贝早期发育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以上结果表明,SOXH在扇贝精子发生和胚胎幼虫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3种剪接形式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本文为深入研究无脊椎动物SOXH的功能和分子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