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中国大陆中轴构造带地壳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学内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文中通过对已有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探测成果的系统分析与综合 ,给出了中轴构造带地表活动构造的分段特征 ,特别是近地表显示地壳缩短变形的挤压构造特征 ;初步论证了中轴构造带中南段为岩石圈深度范围阻挡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或南东向滑移的阻挡构造边界 ,且具有上、下呼应的深浅构造关系 ;指出中轴构造带内部活动挤压构造具有把青藏高原北西向左旋走滑控制的块体东向或南东向滑移转换成为隆升运动的构造转换作用 ;对其中南段整体的综合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大陆最新构造变动和地震时空迁移的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342.
滑坡问题不仅对生产安全造成威胁,有的甚至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因而边坡稳定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边坡稳定的声发射监测在现场得到一定应用,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却非常薄弱。实验研究了岩石剪切破坏过程的声发射活动特征和相似材料单轴压缩过程的AE活动特征,利用相似材料模型模拟了滑坡过程并进行了声发射监测。实验研究结果可以为现场监测中传感器的布设、临界参数的确定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3.
本文探讨了饱和-空气不减压向下巡潜的特点、原理,以及计算不减压向下巡潜深度-时程的理论根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拟定了计算公式。对国内进行巡潜深度-时程的科研设计,以及根据科研实验数据进一步制订空气不减压向下巡潜时间限度表,有一定的参考价位。  相似文献   
344.
南极北京是我国目前最长的短波通信线路之一。三年多来,南极北京反复进行了单边带连续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1985年以来南极、北京短波通信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通信体会:1.电波传播条件及时段选择;2.频段选择与通话信号质量;3.改善南极、北京短波通信的设想。  相似文献   
34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EC客观分析场及物理量场,对2018年7月1日刚察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得出:我国北方冷空气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以及短波槽的配合,是此次刚察地区产生大雨的主要原因;中低层湿度较好为大雨的产生输送了充沛的水汽;散度辐合中心和上升运动中心叠置且加强,有利于强烈上升运动形成,是大雨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46.
通过对青海省肯德隆东沟晶质石墨矿含矿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及成矿环境的分析,晶质石墨矿赋存于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组的大理岩段中。大理岩由于构造多期叠加、变形强烈,晶质石墨矿床具有层控后期热液变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347.
受全球气候变暖对高海拔山地区气温放大效应影响,冰雪型地质灾害趋于增多,且普遍呈现链式发育特征,具有灾害类型动态转化、影响范围大、破坏程度高等特点,严重威胁区域内重大工程建设安全。基于实地考察与文献调研方式,将高寒山地区常见冰雪型地质灾害凝练为:冰岩崩、雪岩崩、冰雪型碎屑流、冰碛物堆积滑坡、冰湖溃决、冰川型泥石流6类,并分别剖析各自典型的发育特征;而后,对冰雪型地质灾害3种典型链式组合关系予以剖析,发现:冰雪型地质灾害链普遍存在“高位萌生→动力溃散→物相转化”动态演化过程;据此,对冰雪型地质灾害高位萌生、动力溃散及物相转化三阶段特征及内在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了冰雪型地质灾害的“高位萌生→位能转化→侵蚀铲刮→滑移堆积”累积链生放大机理。最后,对冰雪型地质灾害链各演化阶段进行评价模型梳理,认为:新型破碎-扩散模型、Flores接触力模型可用于评价冰雪型地质灾害高位萌生向动力溃散过程;犁切模型可较好描述其侵蚀铲刮与体积放大过程;颗粒流模型、空气润滑模型、超孔隙水压力模型可用于揭示后续的高速滑移堆积特征;而Voellmy流变模型、Bingham流体渗流模型可较好解释其灾害链条的物相转化特征。研究对于科学评价冰雪型地质灾害链动态演化过程具有基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8.
支倩  李永军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76-67z1076
正作为指示地壳伸展构造背景的重要标志之一,A型花岗岩因其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其中A_1型代表了裂谷或板内伸展有关的非造山伸展环境,A_2型则代表了岛弧、后碰撞、陆内剪切等后造山背景下的伸展(Eby,1992)。洪大卫等(1995)也提出拉张程度的差异是产生非造山和后造山A型花岗岩的重要因素。因此,A型花岗岩的成因研究可为约束区域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49.
地浸采铀技术已成为世界采铀的主流工艺,采区退役后地下水环境修复亦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文章简要介绍了碱法、中性和酸法三种典型地浸采铀技术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地浸采铀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以酸法地浸铀矿山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为例,重点介绍了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原理与应用,归纳总结了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下一步应加强在酸性与氧化环境中能使铀固定并长期稳定的新技术,高活性、强适应性修复菌群的选育、驯化技术,地下水异位-原位协同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放射性核素及重金属在铀矿地浸地下水环境中的吸附-解吸、氧化-还原、溶解-沉淀等行为与机理及其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50.
含水率与加筋率对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含水率和加筋率对稻秸秆加筋土的强度影响问题,对促进稻秸秆加筋土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边坡生态防护所采用的稻秸秆加筋土,通过直剪试验研究不同加筋率与含水率条件下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通过加水法和烘干法改变6种加筋率(加筋率为:0~0.5%)试样的含水率,然后进行室内直剪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加筋率条件下加水法所得加筋土试样的抗剪强度、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均随含水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土体最优含水率14.8%时出现峰值,而烘干法所得加筋土试样的抗剪强度、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则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2)加水法与烘干法所得抗剪强度、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受含水率的影响均存在临界值,约为19%;(3)在增长率相同的条件下含水率对加筋土抗剪性能的影响大于加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