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德科  陈毓蔚 《地球化学》1994,23(C00):39-47
应用U-Pb、Rb-Sr同位素体系与方法,结合O、S同位素的研究,对广西贺县龙水金矿床的形成时代、异常铅的成因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于120.5Ma左右,其异常铅为具有古老地壳阶段演化历史的铅与步量幔源铅的混合,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矿区发育的花岗闪长岩体。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基于SBM模型,通过构建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函数,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差异及空间重心转移规律,并对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结论为:①东部地区技术落差比率高达1,而中西部地区仅为0.404和0.551,表明了中国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技术更接近共同前沿,而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证实了对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划区研究的必要性;②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更具合理性,更能真实地反应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变化情况;③从水资源绿色效率的空间重心转移路径可以看出,研究前期东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下降,研究后期在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上逐渐趋于失衡;④全国整体及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存在着σ收敛,且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TFP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收敛到各自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浅部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结果为基础,结合地热学的有关理论计算得到渤海湾盆地中生代以来不同地质时期壳幔热流配分及莫霍面温度。结果显示,渤海湾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中晚期达到两次地幔热流与地表热流之比高峰,其两期地幔热流占地表热流比例都超过65%。莫霍面温度在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中晚期及新近纪早期(仅在临清坳陷、沧县隆起和冀中坳陷)出现3次高峰,其温度分别为900~1100℃、820~900℃和770~810℃。本文的研究不仅揭示出白垩纪是渤海湾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的重要转型期,即由三叠纪和侏罗纪的"冷幔热壳"型转变为白垩纪以来的"热幔冷壳"型的岩石圈热结构,还揭示出渤海湾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中晚期发生两期强烈的构造裂陷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地热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叙述了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作研制成功的DZR—Ⅲ型厘米级卫星激光测距仪的测距原理及主要性能。该设备已装备于武汉人卫激光测距站并已投入日常观测。经国外数据处理中心美国戈达德激光跟踪网(GLTN)和荷兰Delft大学航空工程系对观测资料进行预处理,单次测距精度已达到±2~3cm,测程为2万多公里。已能观测到目前国际上统一联测的所有带激光发射镜的卫星,观测资料已用于国际地壳动力学(CDP)、国际地球自转机构(IERS)和地中海地区为研究地震而建立的激光测距网的计划(WECENER—MEDLAS)。  相似文献   
105.
孔石莼新鲜藻体经低温干燥、乙醇浸提、旋转蒸发得到浸提物,再依次用乙酸乙酯、乙醚萃取,得到孔石莼水相提取物。在25℃,pH=7.5的K2HPO4-KH2PO4缓冲体系中,研究孔石莼水相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孔石莼水相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58mg/mL。进一步动力学分析表明,孔石莼水相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为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IS为0.40mg/mL。联合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孔石莼水相提取物和别嘌呤醇为弱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全球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的发展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轨道和钟差确定技术的进步,为地基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RS)向近地空间转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空间信息网中低轨卫星节点的使用有助于突破地面参考站布设范围的限制,联合少量境内地面控制源可实现全球高精度空间基准服务.针对空间信息网具有的高动态、网络重构性和伸缩性强的特点,如何利用境内少量地面控制源准确确定空间信息网中低轨卫星轨道和时间基准,是实现天基CORS网全球服务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基于骨干网和接入网策略进行空间基准和时间基准统一的方法.试验表明,仅利用5个中国境内测站和2个南北极测站,结合12个低轨卫星节点,即可实现约7 cm精度的骨干网中导航卫星和低轨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在精确确定骨干网节点轨道的条件下,其他节点的实时定轨精度可达10 cm左右.在空间信息网的时间同步体系方面,提出了网络分层自治策略和新型星间链路用于星间和星地高精度时间比对的方法.结果表明基于通信信号体制可实现10 ns精度量级的时间同步性能.  相似文献   
107.
吉林省南部元古宙宇宙尘的某些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南部元古宙宇宙尘的某些特征及其意义徐光荣梁宜林张林(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130021)林文蔚陈克樵梁细荣王安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长春科技大学,长春130026)关键词宇宙尘高铬特征共轭性吉林作者在吉林省南...  相似文献   
108.
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场转变与热液浓缩-稀释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大量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证实热液金矿工业矿化富集大多数是在构造应力较为张弛的环境下形成的。构造变形岩相形迹的大比例尺填图及测量分析表明 ,热液金矿成矿早期的热液蚀变矿化作用是在压剪性构造背景之下进行的 ,而主要工业矿化与张剪破裂即引张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有近乎于正交的转化。岩石矿物及流体地球化学的系统分析发现 ,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热液矿床中都在热液蚀变基础上伴随强烈的成矿流体浓缩作用 ,初始浓度较稀薄的含矿流体 ,通过水岩反应生成富水矿物的交代带 ,使热液中的自由水大规模缩减 ,并且 ,其自由水通过与C、S等组分的反应也被大量地消耗 ,流体的减压沸腾也极大促进成矿热液中自由水的减少 ,从而使残余流体中金属浓度增高 ,水岩系统中流体的浓缩即时与构造应力场转化为引张作用耦合 ,引起新的流体加入 ,随后的稀释作用形成金属硫化物的沉淀。  相似文献   
109.
一株海洋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胶州湾的海泥中分离到一株几丁质酶高产菌株。经16SrDNA序列分析,认为该菌属于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monas),并将其命名为SS01。对该菌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其它几丁质酶产生菌相比,SS01菌株的最适产酶温度较低,酶活较高。在Zobell2216E培养基中,SS01菌株培养9h进入稳定期。胶体几丁质可诱导该菌几丁质酶的产生。在几丁质培养基中,SS01菌株产酶的适宜条件是:培养温度24℃,培养基起始pH7.0左右,蛋白胨为N源(5g/L),胶体几丁质为C源(5g/L),170r/min振荡培养130h,酶活可达116.2U/mL。  相似文献   
110.
任留东  陈炳蔚 《地质通报》2002,21(7):397-404
沿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山脉)分布一条变质-花岗岩带,其变质级别沿垂直于走向方向呈高低起伏变化,而不是单调递增或递减。花岗岩与围岩以和谐过渡为主,岩体不同部位的矿物、岩石成分均有相当程度的变化,熔融程度较低;而高喜马拉雅花岗岩是低共熔的结果。北喜马拉雅变质-花岗岩带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相比,从变质作用到岩浆活动均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认为,二者形成的构造环境相似,相时间上又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