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1.
选取实况天气资料,分析了2001年7月5日石河子地区冰雹天气的成因,物理量场、影响系统、启动系统和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疆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整理出石河子地区1961—1999年3个气象观测站的冰雹天气现象资料,统计出石河子地区冰雹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际的研究区域,介绍了植被的光谱特征,并引用了植被指数的概念,对MODIS探测器监测植被的特点进行说明。选择MODIS数据植被指数NDVI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新疆2004年植被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奎玛地区 2000年 5月 27日 711数字化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此次影响该地区的冰雹天气的路径,强度、回波特征,对该地区雹暴天气的形成、演变及其防御措施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南雄国家基准气候站2010年8月5日和23日出现的大风现象,归纳了大风现象出现时的记录处理,提出了编发大风重要天气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观测、发报错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含孔隙液砂岩的波速和Q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基于FY3A资料的天山山区暴雨云相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9-2011年基本地面气象站降水资料和FY3A/VIRR资料,对暴雨云团在可见光、近红外、红外通道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多通道多阈值方法,进行云相态判识,识别密实冰云、薄卷云、多层云、低层水云。利用此判识方法对发生在新疆天山及沿天山一带的两次暴雨天气过程云相态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地面降水资料分析了云顶粒子为冰相态的云对地面产生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利用FY3A/VIRR的1通道、4通道、5通道、6通道、10通道的资料可以有效地识别出云顶粒子的相态,当亮温值233 k,云顶粒子为冰相态云在0.65μm和1.6μm两个波段具有较大反差,当对流发展旺盛,云层较厚时,两者之间的差值达到4倍左右;通过对暴雨个例的分析,产生暴雨的区域与冰相态的云区较吻合,验证了判识阈值选取的合理性,这为天山山区暴雨监测提供了辅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石河子地区冰雹天气的特征,选取近4年10例冰雹天气个例进行分析,对各种天气系统的物理量特征、卫星云图等多种参数进行界定,建立适合于本地区冰雹天气的短时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正常的温度、压力、湿度条件下,用谐振方法测量了6个砂岩标本的横渡速度VS和品质因子Q值.结果表明,在1594-4761HZ的频率范围内,Q值几乎不受频率的影响.对另外一个包壳的砂岩标本进行了温度实验,从27℃加热到120℃,再降到38℃,谐振频率变化范围在3906-3930HS之间,发现V值随温度升高略有减少.而Q值明显的减少,尤其在100℃以后,下降的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积雪储量的遥感反演及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被动微波遥感SSM/I亮温数据反演的积雪深度,采用积雪密度经验算法,计算了准噶尔盆地1987-2008年逐日雪储量及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年最大雪储量22 a平均为4.53×109m3,最大年份为1994/1995年冬季,雪储量达7.13×109m3,最小年份为1995/1996年冬季,雪储量为2.74×109m3。(2)准噶尔盆地冬季雪储量空间分布不均匀,雪储量较大的区域分布在阿尔泰山南麓和天山北麓,且由盆地边缘向中心逐渐减少,两个明显的低值区分别位于盆地西部克拉玛依地区附近和盆地东部北沙窝附近。(3)季节内变化特征表现为:11月上旬至2月中旬为雪储量缓慢累积的过程,3月上旬雪储量达到峰值,持续时间很短(约15 d),3月中旬至4月下旬雪储量迅速消退,季节内变化主要受降雪和气温年内分配的影响。(4)1987-2008年准噶尔盆地雪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65%的区域呈现线性增加趋势,但不显著。(5)冬季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雪储量与冬季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