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顾国华  张晶  王武星 《地震学报》2003,25(6):653-660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GPS连续观测,获得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信息.以东部长期相互间相对水平位移很小的几个站组成的一组稳定点作为基准, 据此获得水平位移分量时间序列.2000年11月上旬起中国西部的GPS基准站开始出现显著的异常位移,此后在云南及四川发生多次6级左右的地震.自2001年4月中旬开始,中国西部GPS基准站向北的水平位移速率明显减小,甚至反向,临震前及震后略有恢复,但震后向北的水平位移速率仍减小,并有明显的向西运动.近几年中国大陆西部(相对东部)的地壳运动过程表明,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是昆仑山8.1级大地震的主要力源,大地震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印度板块对中国大陆的作用力明显降低,大震后至2002年底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52.
大禹治水与长江早期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人和 《湖泊科学》2003,15(Z1):184-189
水是大自然最富才华的艺术家,是它塑造了雄奇的长江三峡;水又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是它孕育了灿烂的长江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上古历史是一部人类同洪水共存的历史,许多古史传说都与水有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是长江洪水频频发生的历史时期.大禹是中华民族广为传颂的治水英雄,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奠基人.大禹治水的故事发生在大约四千年前,他的足迹遍及华夏大地.中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尚书·禹贡》载述,大禹从上游开始经三峡地区一直疏导到长江的中、下游河段,书中曾多处提及禹从事疏浚长江河道制服洪水的水利活动.又据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水还到了位于江汉平原的古云梦泽.《水经注·江水》则明确指出,三峡河道是大禹开凿和疏通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尤其在太湖流域,大禹治水的传说广泛流传,对大禹的崇拜与信仰也极为盛行.考古发现,在长江三角洲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缺失地层中,淤泥厚度达1-1.5 m.一些专家认为,那是4000a以前发生于良渚文化末期的那次特大洪水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753.
巢湖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对沉积动力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巢湖西部柱样以及杭埠河流域土壤的环境磁学研究表明,磁铁矿是决定磁性特征的主要磁性矿物,杭埠河流域是巢湖西部沉积物的主要来源.靠近巢湖西岸的柱样AC1砂含量较高,X、SIRM值较大而xARM/SIRM较低,说明磁铁矿含量较高、颗粒较粗.距岸稍远的柱样AC2砂含量较低,X、SIRM值也较低,其变化与XARM较相似,与粘土含量变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AC2沉积物X、SIRM值较ACI小,但XARM/SIRM较高,说明磁铁矿含量较低且颗粒较细.杭埠河流域土壤的磁性测量结果表明,砂、砾含量高的粗骨土磁性最强,富含粗颗粒磁铁矿.巢湖柱样沉积物砂的含量随踞岸远近而不同, 反映了沉积环境的水动力不同,由此产生明显的磁性特征差异,实质是对沉积动力的响应.研究表明磁性参数XARM/SIRM 可以间接反映沉积物中粘土含量的高低变化.  相似文献   
754.
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承受和传递荷载的关键部位。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高剪应力的作用下,节点核心区通常产生显著的非弹性剪切变形。采用数值模拟研究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剪性能时,正确地计算节点核心区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是有限元分析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中节点核心区的受力变形特征,提出了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推导了节点剪应力-剪应变(■-γ)关系曲线的计算方法。以多组梁柱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斜压杆模型与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校核了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计算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与斜压杆模型相比,基于变形的改进拉压杆模型能有效预测钢筋混凝土框架中间层中节点的■-γ骨架曲线,能较准确地计算节点峰值剪应力。  相似文献   
755.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水平运动基本特征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基准网1998年和2000年GPS观测结果所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信息.简要介绍这两次GPS观测概况,以及用GAMIT / GLOBK软件对所获得GPS观测数据的处理及精度分析.基准网与基本网各年观测结果得到的网内点位精度、水平分量精度平均为2mm左右,高程分量精度平均为5mm 左右,由两期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分量的精度平均为3mm 左右. 得到的1998年9月初至2000年6月中旬基本网、基准网中的地壳运动,包括以位于东部的一组稳定点为基准的各观测站位移、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及部分地区的旋转量.根据所获得的我国大陆较为完整而详细的地壳水平运动图象,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要特征.在所述观测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变形较小,相对较为稳定.相对位于东部的稳定点组,东北块体向北运动,位移量约10mm;华南块体向东南运动,位移量约9mm.相对东部地区,西北部新疆地区以北西向运动为主,位移量约26mm;西南西藏地区以向北运动为主,位移量约32mm;西藏东部与云南地区形成非常明显的顺时针旋转构造运动,旋转中心位于26.5N,95.5E,旋转量为0.0045,旋转位移平均为12mm 左右.我国中部南北地震带是一强烈而复杂的变形带.GPS测量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6.
757.
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目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清源  胡毓良 《地震地质》1996,18(4):453-461
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目录杨清源,胡毓良,陈献程,陈凌岳(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已知目前世界上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例有109例。其中Ms>6.0有4例,Ms≥5.0有19例,Ms4.0~4.9有25例,Ms3.0~3.9有25例,Ms  相似文献   
758.
寒武纪早期放射虫化石稀少,保存较差,对其特征和演化缺乏了解.对鄂西秭归地区寒武系筇竹寺阶水井沱组进行大量调查,获得放射虫化石个体300多枚,系统分类属于4种类型,包括泡沫虫目2个新属新种(Paraantygopora porosa和Braunosphaera sinensis)和1个属种分类位置不确定的球形放射虫化石、目科未定分子1个(Tetrasphaera? sp.).其中,泡沫虫目分子占多数,约为个体总数量的92%,多数个体(73%)与奥陶纪早期一些放射虫化石结构特征类似,壳壁以穿孔板状结构为特征.但格子状球形放射虫在早古生代其他地层中目前尚未有报道.该放射虫动物群由不同的分类单元的分子组成,化石已经比较常见,壳体结构相当复杂,清晰的同心层状结构已经形成,这些特征表明寒武纪第二世筇竹寺期放射虫已经爆发繁盛,这与浅水相区宏体生物群的爆发繁盛可能为同步发生.  相似文献   
759.
对2013年灯塔M5.1地震前沈阳地震台JCZ-1T超宽频带地震计数字记录地脉动变化进行频域分析,经过大量多组不同频段的频域对比分析,确定了1.4~1.6 Hz和2~3 Hz频段在灯塔M5.1地震前沈阳地震台有地脉动异常变化,利用振幅值和频率做出了地震前地脉动幅度和频率变化曲线,并总结了灯塔地震前沈阳地震台地脉动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60.
中国地震学会1986年共召开了10次学术会议,其中3次是与有关兄弟学会和单位联合举办的,共宣读学术论文797篇。本文主要概述了中国地震学会主持召开的7次学术会议,并分别介绍了每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时间、地点、主要宗旨以及效果等。这些会议的共同特点是:1.总结了各有关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明确了学科的发展方向;2.为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加强了各学科和各专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