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41.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江西九江新港砂山剖面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和磁化率椭球体主轴的统计分析,揭示了该风成砂剖面磁组构参数在不同层位的变化特征,获得了古风向特征及其演变规律.(1)整个时期内该区的主导风向为NW-SE和NNW-SSE向,但在不同时期风向和风力强度又有所不同,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是砂2层,风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的NW-SE为主,变为NE-SW向为主,且该阶段沉积环境相对比较稳定;(2)砂2、砂5、砂6层具有较大P、F、L和较小的q值,说明在其形成时气候最为寒冷,冬季风的风力最强、风速比较稳定,这与野外观察到的在这几层中大型板状斜层理发育,砂层粒度较粗,黏土含量较少的结果一致;(3)晚更新世末期长江中游的风成沙丘广泛发育,表明该时段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最干冷、风力作用最强的时期,有着与北方沙漠—黄土区相类似的气候环境;(4)研究表明,AMS主轴的等面积赤平投影法和玫瑰花图,可以用来分析古风向的变化规律,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2.
根据收集到173个林线数据,采用纬度、经度和基面高度的三元一次方程拟合欧亚大陆东南部林线分布,计算各自的标准回归系数和贡献率,以此来确定山体基面高度(山体效应的简明表达形式)对林线分布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纬度、经度和山体基面高度对林线分布高度的贡献率分别为30.60%、26.53%、42.87%。以北纬32o为界线,对其以北、以南区域也分别进行了分析,基面高度的贡献率达到24.10%和39.11%。分析不同尺度和区域山体基面高度作用于林线的贡献率不难发现:在欧亚大陆东南部以基面高度代表的山体效应对于林线高度的影响显著,明显地超过了纬度和经度。基面高度的作用受气候条件和海陆位置影响较小,不论大陆内部或沿海,基面高度分异对山地垂直带分异的影响都相对独立和稳定。该结果定量地表明了山体效应对林线分布高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3.
海南蚂蟥岭流域桉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南蚂蟥岭流域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类群的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样本2036只,隶属3门7纲18个类目,说明蚂蟥岭流域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类群并不丰富。比较流域内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的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类群时发现:桉树人工林地对应尚未开发的原生灌木丛地,其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类群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仅为0.375;土壤动物类群与个体数量分别减少了53.33%与62.74%;土壤动物群落复杂性指数(Cj)下降了1.056;土壤动物群落密度-类群指数(DG)降低了4.620。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减少,损伤了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分解者的生态功能,造成了桉树人工林种植地枯枝落叶滞留、物质循环功能受阻、肥力下降,流域内土壤生态系统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544.
使用低电离层加热条件下,非麦克斯韦碰撞等离子体非相干散射的理论模型,我们对我国2008年1月进行的极区冬季电离层加热实验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实验在低电离层区域得到了显著的电子温度增强现象,最大增幅百分比达到了168.9%.基于上述理论模型,我们进一步反演了非麦克斯韦指数,并由其计算出了加热电场强度,这对电离层加热的精确数值仿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5.
随着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大功率激电在寻找隐伏硫化物金属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在云南保山西邑大型隐伏铅锌矿床开展时间域大功率激电找矿工作发现,在干旱季节,覆盖层产生高阻屏蔽现象,直接影响激电工作数据质量和找矿效果。本文通过不同时间段大功率激电数据采集结果,结合激发极化方法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阐明了季节因素对覆盖层接地电阻的影响,进而影响激电找矿效果,并由此提出了合理部署激电勘查工作时间的建议。该研究对提高激电找矿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46.
研究地层沉积结构是认识河流变迁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潮区界作为河流物质和能量传输的关键界面之一,于2015年洪季,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长江潮区界上界河段河槽浅地层结构进行了"覆盖式"探测。结果表明:长江潮区界上界河段河槽床面发育了大量沙波,尺度较大,陡坡明显朝向下游;崇文洲下游两侧水道中沙波发育较少,尺度也较小;浅层沉积结构显示该河段部分河槽床面以下存在4处不同形态的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547.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遥感影像水域提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翟辉琴  何乔  王素敏 《海洋测绘》2005,25(2):52-54,63
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遥感影像上的水渠进行了提取试验。经试验结果得出,利用数学形态学的基本运算组合成的各种算子高低帽变换滤波与阈值截取相结合的增强方法,选择合适的结构元素,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进行分割,可以完成遥感影像上灰度变化较小水体的提取,其结果优于直接对原图进行分割。矢量跟踪后,得出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GIS中去。  相似文献   
548.
赵景波  李瑜琴 《中国岩溶》2005,24(3):181-185
根据NaO H溶液吸收CO2 的原理,对西安地区夏季不同植被下不同厚度土层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观测,并对不同厚度土壤CO2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资料表明,从当日早晨到次日早晨,夏季不同植被下不同厚度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均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植被对厚土层土壤CO2释放量有一定影响,植被发育好,土壤CO2释放量大,但是对薄土层影响较小;薄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相对于气温的变化几乎是同步的,而厚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变化相对于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表明土壤CO2释放量变化受土壤温度制约。厚土层CO2释放量均大于薄土层释放量。   相似文献   
549.
刘庆忠  吴琴娣 《天文学报》1997,38(2):220-224,T002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精细结构望远镜拍摄的优质Ha线心和离带照片,分析了新浮黑子活动区1990年12月5日至9日磁结构演化及黑子的自行运动。我们观测到了一黑子穿过另一同极性大黑子这一非常少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5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