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长江口横沙通道近岸冲刷地貌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凯  程和琴  郑树伟 《地理学报》2019,74(7):1363-1373
近岸河床的剧烈冲刷是引起岸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SeaBat 7125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近岸冲刷最为剧烈的横沙通道北口冲刷坑地貌进行测量,同时利用双频ADCP采集区域水流数据,结合历史海图资料,研究该冲刷坑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冲刷坑呈椭圆形,长约430 m,宽约150 m,最深处距床面约38 m;1984-2017年期间,冲刷坑附近河床经历了冲—淤—冲的演变模式,整体呈冲刷状态,净冲刷量3.45×10 7 m 3,平均冲深4.68 m;2005年后冲刷坑快速发育,且持续向南延伸。这主要是因为长兴北沿圈围工程的建设减小该处弯道曲率半径,导致了侵蚀加剧。其次,青草沙水库的建设使得北港上中段深泓线发生偏移,横沙通道北口水动力增强,这也是快速冲刷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横沙东滩围垦、横沙通道两侧圈围工程及港口码头的建设也一定程度加剧了冲刷之势。由此可见,人类涉水工程活动是引起该处大型冲刷坑快速发育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22.
在遗产地生态移民能否实现生态保护、改善民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多赢是遗产研究者、决策者和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对新疆天山的4个移民社区进行调研,从居民感知和满意度的角度评估移民效果。结果表明:(1)居民对经济、心理正面影响反对率高,社会影响感知存在分歧,环境正面影响赞成率高。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但居民收入、生活质量改善不大,社区归属感弱。(2) 居民满意度偏低。(3) 不同人口学特征、旅游依存度的居民感知及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从事旅游业的居民收入和满意度最高,旅游富民作用和不足兼有。(4) 与定居民族比,游牧民族在移民后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更大。最后,提出改善居民经济条件,加强其知识、技能培训,社区赋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523.
分别于2009年8月和2010年5月对直湖港支流龙延河水系的鱼类集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有多种鱼类存在,共采集到31种,隶属于5目9科22属;春、夏两季鱼类集群的种类数没有明显差异,但春季的鱼类多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夏季;主干支流、次级支流和支流末端等不同区位的鱼类组成也有一定差异;水体透明度、...  相似文献   
524.
微囊藻毒素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淡水水体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已成为我国目前和今后长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水环境问题.微囊藻(Microcystis)因其产生对人类健康具有危害的微囊藻毒素而尤其受到重视.研究者对构成蓝藻水华的主要种类、微囊藻毒素的毒性、毒理等方面的认识逐渐明晰,但对微囊藻毒素生物学功能的了解还相对较少.本文对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微囊藻毒素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开展讨论:总结了微囊藻毒素可能作为化感物质、参与光合作用、在微囊藻的越冬或复苏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可能参与微囊藻群体形成及维持等4个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微囊藻毒素作为信号分子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微囊藻毒素产毒与无毒株的竞争,并对微囊藻毒素未来的研究热点及组学技术可能在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5.
土壤地质环境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大骨节病、克山病、氟中毒三种多发地方病区的土壤地质环境因素的研究,初步查清三种方病发病机理与土壤地质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发病区域内的气候、地形、土壤类型、植被、水文及水文、地质特征,并给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26.
传统的摄影测量是基于测点的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则基于同名像点共面的思想,而在工业计量测量和飞机姿态测量等领域,大量存在的是一些直线或者曲线,并不存在明确意义的点。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广义点的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7.
狩野谦一和村田明广厶合著的《构造地质学》正像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它是“野外构造地质学家们研究构造地质学基础”的总结。出版虽然仅半年,但已成为周围许多地质学家爱不释手的一本书。这也许因为它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用日语写成的构造地质学教科书的缘故吧。说到地质学,总会有集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相当宽的综合性学科的感觉,其中,与地震学最接近的领域或许就是该书标题的构造地质学了。特别是近来,地震地质学、古地震学的提法深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它们也作为了构造地质学的主要基础。该书由11章构成:第1章,…  相似文献   
528.
接受阪神、淡路大震灾的教训,日本消防厅于1996~1997年建成了“烈度信息网络系统”。现简介如下:1建立该系统的目的大地震中,必须尽早掌握受灾情况,实施应急对策。以往,这项工作是在气象厅发表的烈度速报基础上进行的。这像阪神大震灾时那样,由于没有立即...  相似文献   
529.
水汞测量过程中干扰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静  申春生  来淑琴 《地震》1999,19(3):291-296
汞是地下流体监测预报地震的灵敏组分之一,针对目前汞观测网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汞测量方法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剖析,指出蒸馏水、化学试剂、温度和吸附作用是造成观测结果波动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少误差、排除干扰和识别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0.
现代盐水楔河口湾底沙推移速度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波是底床沉积物受到由水流和/或波浪产生的剪切作用起动、变形而成的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底形,其代表了流体——沉积物体系的一个基本的动态特征。但Kostaschhuk,R.A.等(1989)认为在河口区直接测量沉积物迁移速率、总量和方向极其困难,而底形迁移可被用于估算作滚动、滑动和跳动的底沙推移速率。另外,河口区的沙波规模较大,沙波的迅速迁移及其伴随的大量底沙推移所带来的危害程度更大。因此,开展对河口区沙波运动速率和底沙推移速率的定量研究,将对认识和提高河口区的工程建设的灾害防治和预测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并将推进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