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质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综合应用天气动力统计方法,对T106L19数值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制作辽宁夏季暴雨预报。首先将影响辽宁夏季降水的环流分为特定、低涡、台风型,再根据天气动力学逐型选取显著预报因子,最后逐型建立逐步判别预报方程。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使本预报系统完全客观、自动。对1997、1998年汛期的暴雨过程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12.
应用VisualFoxPro编程语言 ,建立了辽宁有测站记录以来任意时段降水、温度、50 0hPa环流形势统计分析查询系统 ,对实时的气象要素、天气形势进行气候统计分析 ,可为领导决策等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和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两个生长季沈阳和喀左地区日光温室的小气候观测数据,基于日光温室番茄实际低温冻害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构建日温差指数,确定辽宁地区日光温室番茄果实膨大期低温冻害的指标,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日光温室温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持续低温、寡照及高湿综合作用造成了番茄低温冻害的发生。在日光温室内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日光温室外出现阴雨雪天气,且寡照天气持续3d,日光温室内最高气温小于10℃,最低气温小于5℃,且5℃以下低温持续时间达15h以上时,将出现低温冻害。利用日光温室内外逐时气温数据建立温室内逐时气温预报模型,18时至翌日08时逐时气温≤3℃误差的预报准确率达86%以上。因此,利用确定的日光温室内番茄低温冻害指标和建立的日光温室内逐时气温预报模型,可实现温室内番茄低温冻害预警,提高日光温室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用T106L19产品制作春季西南大风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最近10年的逐日资料,分析了辽宁省西南大风的天气气候特征。应用天气动力方法,分析了产生西南大风的天气特点,发现了一些预报西南大风的重要物理因子,建立了基于T106L19输出产品的预报方法并在业务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报效果明显好于主观预报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决策气象服务平台的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辽宁决策气象服务从产品内容、产品类型、产品形式、产品制作、产品签发和产品分发的规范化、系统化,采用Visual C#语言在.Net Framework系统框架下以决策气象服务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流程为基础,开发了辽宁省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平台,实现了决策气象信息的统计分析、模板化编辑、规范化发布、知识库信息查询等功能。系统可在决策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雪灾区划及降雪影响预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1951-2014年辽宁省各市、县降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雪灾出现的频率,多年平均灾损强度及气象灾变指数,计算各市、县的气象灾损值,并依此值作为雪灾灾度指数来进行辽宁降雪灾害区划.利用1951-2014年辽宁省58个国家级气象站降雪日数(日降雪量≥5mm)资料和辽宁省降雪灾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百分位数等方法研究确定不同灾害分区下不同降雪阈值与降雪影响预评估的关系.结果表明:(1)灾害重度区和灾害中度区主要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或经济发达区域,雪灾多年平均损失为280万元以上,损失程度较重;灾害轻度区和灾害微度区主要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及辽宁西北部山区,雪灾多年平均损失为68万元以上,损失程度较轻;雪灾对辽宁影响最大的受灾体是公路,其次为设施农业.(2)在业务使用中,应用不同灾害分区降雪致灾阈值与受灾体损毁等级的预评估关系,采用定量降水预报自动判断生成降雪灾害预评估结果,能够客观的实现降雪落区不同、服务重点不同,对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北冷涡的环流形势分类及其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冷涡是发生在东北地区及其附近的高空冷性低涡,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末夏初和秋初出现最多,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带来连续数目的低温、阴雨、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天气,是东北地区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然而目前对它的活动规律、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尚未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8.
1引言1997年第11号(国际编为13号)热带气旋于8月10日在西太平洋上生成后迅速发展为强台风,然后比较稳定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18日移入我国东海后转向西北移动,于18日ZI时30分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后继续西北移,逐渐减弱为热带风暴,直至20日08时以前仍维持热带气旋性质。ZO日08时在江苏省徐州附近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经过山东省进入渤海,并于20日23时30分在辽宁省营口市第二次登陆。至21日08时以前由于高空西风槽和弱冷空气的结合,变性发展为半热带气旋。ZI日鹏时在辽宁省北部变为温带气旋,然后移经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分县指导预报评定检验系统是根据业务工作需要,以"辽宁省气象台中短期指导预报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为评分标准,使用VB语言为工具,应用分县指导预报及每日实况等基础资料开发研制的。系统实现了54个县站24—168 h的降水、温度等指导预报产品以及实况资料的自动入库、评定功能;建立了辽宁省指导预报评分统计平台,实现了对全省中短期指导预报产品按不同的预报项目、预报时段和预报区域的评定检验功能,基本实现了指导预报评分的标准统一化、操作简单化、报表规范化及评分自动化。通过对指导产品分站、分区和分时效的预报结果检验,可找出天气预报的薄弱环节,提高指导预报的水平,为各级台站提供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指导预报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指导预报准确率及各市县级台站对指导预报的有效使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20.
辽宁神经网络降水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P(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辽宁灾害性天气预报系统。介绍了夏季降水的神经网络结构、学习算法和业务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技术适于用预报气象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