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由于似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它无法用一个精准的曲面来模拟,这就使得GPS只能提供给我们高精度的大地高,而不是工程中需要的正常高,严重影响了GPS3维定位的应用发展,使其提供维坐标的优越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土面积广,地形尤为复杂,似大地水准面起伏比较大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大面积区域内GPS高程异常拟合作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2.
韩冰  路来君 《世界地质》2011,30(2):307-312
地学G4 I 系统是以四学科( 地质学、地理学、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学) 地学数据集成为基础,以中大比例尺矿产资源评价为服务目标的计算机系统。由于跨学科地学空间数据集成涉及到众多技术,其中空间元数据的内容与应用构成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元数据的概念及元数据在本系统中的具体内容、作用、标准及研究现状等进行探讨,并针对本系统提出元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83.
龙门山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沉积通量与造山带的隆升和剥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照坤  李勇  董顺利  韩冰  陈浩 《沉积学报》2010,28(1):91-101
根据钻井资料、地层剖面资料,利用Surfer8.0软件编制出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各组段的残留地层等厚图,得出各组段残留地层的沉积总量,并计算出各阶段沉积通量:21.4 t/(m2·Ma)、184.2 t/(m2·Ma)、278.0 t/(m2·Ma)、147.6 t/(m2·Ma)、703.5 t/(m2·Ma)、272.0 t/(m2·Ma)。然后,利用物质平衡法将沉积物回剥至龙门山造山带并进行脱压校正,计算出晚三叠世龙门山造山带剥蚀总厚度为2 514 m,各阶段造山带剥蚀速率分别为:0.009 mm/a、0.114 mm/a、0.133 mm/a、0.094 mm/a、0.423 mm/a和0.133 mm/a。最终,重塑了龙门山造山带晚三叠世的隆升历史:在距今228.0~199.6 Ma的时间内龙门山造山带地壳隆升了约4.3~4.6 km,地表隆升了1.8~2.1 km;并且隆升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初始隆升(228.0~216.5 Ma)、加速隆升(216.5~211.0 Ma)、缓慢隆升(211.0~203.6 Ma)、急剧隆升(203.6~202.7 Ma)和缓慢隆升(202.7~199.6 Ma)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84.
全极化数据可以获取比单极化数据更多的目标信息,研究发现C波段交叉极化数据同样可用于海面风速反演。针对RADARSAT-2 Fine Quad模式具有全极化成像的特点,以我国东部海域为研究区,结合同极化数据和交叉极化数据反演海面风速模型,探究各种极化数据的最优风速反演方法。对于同极化数据采用地球物理模型函数(GMF)和极化率模型(PR)组合的方式进行海面风速反演,对交叉极化数据采用C波段交叉极化海面散射模型(C-2PO)进行海面风速反演,反演结果与ERA-Interim风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此外,对Scan SAR模式交叉极化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与海面风速的关系进行探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ADARSAT-2 Fine Quad模式四种极化数据选用合适的模型均可反演出高精度的海面风速,其中VH和HV极化数据的反演结果基本相同,交叉极化数据反演风速效果好于同极化数据,同时,Scan SAR模式交叉极化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随海面风速的增大表现出一定的线性变化趋势。全极化模式数据在海面风速反演上表现出比单极化模式数据较为明显的优势,将成为未来海面风速反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
韩冰  盛业华  张卡 《测绘科学》2007,32(6):24-26
本文利用共线方程进行线性变换与非线性变换的方法实现非量测型相机标定,分三步求解相机内方位元素、透镜畸变参数、外方位元素,再利用解析相对定向方法进行固定相机对的相对模型参数的标定。利用多像对相对定向得到与绝对模型大小一致的立体模型,在求解地物尺寸大小这类不需要坐标数据的应用上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86.
神狐海域水合物沉积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CP-MS对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SHW2和SHW7两钻孔柱状样品含水合物层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SHW2及SHW7两钻孔各12个样品的ΣREE丰度平均值与上陆壳的平均值接近;沉积物中轻稀土和重稀土存在显著分异,两钻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近,与上陆壳和代表上地壳平均值的澳大利亚后太古代页岩(PAAS)的稀土元素分布形态相似,并继承了源区母岩性质,显示出物源主体为陆源岩。两钻孔稀土参数剖面图显示,稀土总量(ΣREE)和轻稀土总量(LREE)、重稀土总量(HREE)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δCe与δEu基本显示负相关,推测其沉积物源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87.
对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北西向断裂上存在的甘霖、五胜和高峰头流动短水准异常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存在的3项短水准异常是汶川地震前后区域地壳应力增强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88.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综合国外研究进展介绍了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和评价方法,基础理论主要从人体摄取污染物质的方式和机制以及污染物摄取剂量和人体健康效应的关系两方面开展讨论。评价方法从数据收集、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和风险表征4方面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叠加风险”和“多暴露途径同种污染物累计健康风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国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关问题,指出构建中国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应从制定法律入手,以典型污染场地风险评价为试点,逐渐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价指南和技术细则,最终完成包括法律法规、评价指南和技术细则等在内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9.
海面之上法中海面反射率和观测几何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离水辐亮度的水面之上测量方法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太阳耀斑的污染和海面反射率的估算。文章根据Cox和Munk研究结果,利用大量随机数模拟海面波浪倾斜,估算不同仪器观测方向与风矢量几何以及不同仪器视场角下的海面反射率,并估算出不同太阳天顶角及相对风矢量方位角的太阳耀斑基本分布。  相似文献   
90.
基于小球藻的T-R方法光程放大校正因子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基于小球藻的T-R方法获得的光程放大校正因子适用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小球藻的光程放大校正因子与Tassan(1995)和Mitchell(1990)的结果可比,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海区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的测量。研究结果同时也验证了T-R法在高悬浊水体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