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537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51.
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已成为主动防控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目前甘肃省监测预警体系共建设灾害点位3 952处,安装设备13 427台/套。预警体系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肃省地质灾害综合应急防治能力,但每年大量的预警误报问题却给监测预警工作带来极大困扰,严重影响其防灾减灾效果。本文针对甘肃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践中的预警误报问题,结合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经验教训,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主要观点包括:预警阈值的设定短期内仍然是无法解决的难题,也是导致预警误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监测数据采集阶段,场地振动、施工工艺和因温度变化设备晶体管和蓄电池的参数变化导致的数据波动,都会触发误报。在数据分析阶段,粗差数据的剔除,以及以监测数据曲线整体变化趋势为主设定的预警值,可以减少部分预警误报。雨量计和土壤含水率设备的相互联动预警,可以避免很多雨量误报。监测预警工作全过程管控至关重要,误报不仅因预警阈值不合理,更因多种因素叠加导致。  相似文献   
952.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3D-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了2015年12月至2020年1月停靠上海洋山港和江苏省江阴港的42艘入境船舶压载水中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组成特征及其来源,并探讨了FDOM用于鉴别置换和未置换压载水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船舶压载水中FDOM主要由3种荧光组分组成:类色氨酸荧光组分C1,λex为275 nm,λem为332 nm;UVB类腐殖质组分C2,λex为290和315 nm,λem为386 nm;UVA类腐殖质组分C3,λex为250和360 nm,λem为446 nm。组分C1在船舶压载水FDOM中荧光强度百分比最高,其次为组分C3,组分C2最低。显著性分析显示,未置换压载水中组分C1显著高于置换压载水(p<0.05)的,而组分C2和C3则无显著差异(p>0.05)。荧光指数分析表明,未置换压载水FDOM受陆源输入和微生物活动的共同影响,而置换压载水由于远离近岸,水体生物活动为...  相似文献   
953.
韩显达 《地下水》2022,(5):270-272
顶管施工技术凭借其显著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和成熟的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文系统阐述了顶管施工技术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提出要全面掌握地形地物状况、仔细检查地下管线、做好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和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等准备工作,进一步探讨了测量工作、洞口止水处理、注浆控制、施工纠偏与安全控制等顶管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研究成果可为顶管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954.
硅(Si)是硅藻等海洋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加速消融,融水径流量快速增加,流域硅酸盐风化作用逐渐增强,导致大量Si元素随着融水释放出来并进入下游,很可能影响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碳循环并反馈气候变化.当前与冰川消融有关的Si释放及其影响研究已成为国际热点...  相似文献   
955.
中国冰冻圈水文未来变化及其对干旱区水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受气候变暖持续影响, 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在梳理已有过去冰冻圈融水变化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冰冻圈融水径流未来变化特点, 尤其是对冰川融水拐点及温升2 ℃阈值情况下, 到2050年和21世纪末, 冰川融水的可能变化进行了辨析, 进而研判了冰冻圈水文变化对流域、 重点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 中国未来大部分流域冰川融水径流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并呈现冰川径流持续减少、 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峰值和持续增加三种情况; 单条冰川融水可能会出现拐点, 而且拐点是否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与升温速率和冰川面积大小有关; 在流域尺度上, 冰川覆盖率较大、 大型冰川面积占比较高的流域, 到2050年融水径流持续稳定增加; 冰川规模较小的流域, 冰川径流峰值早已出现; 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的大多数流域, 冰川融水峰值在2020 - 2030年相继出现或变化呈现不显著增加或减少, 相对稳定; RCP情景温升2 ℃阈值下, 到21世纪末, 西北干旱区冰川融水量减少34% ~ 74%。冰冻圈水文变化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径流补给量减少、 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减弱、 流域径流变化幅度增加、 发生旱涝的风险增加、 春汛提前进而影响用水制度。  相似文献   
956.
本文通过对两条宽频地震密集台站剖面记录的远震事件进行接收函数分析,得到了切过下扬子地区的高分辨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断面。接收函数结果揭示了此区主要块体结构特征以及地表出露晚中生代岩浆岩以及相关矿床下方的深部结构响应:①中生代以来新生或活化的地质构造对下扬子及其邻区地壳结构的控制作用明显;②在大别造山带中下地壳出现低速震相,指示了大别造山带下方地壳深部存在低速物质,可能是大别造山带下方地壳中发育的韧性剪切带,此韧性剪切带可能与大别超高压变质岩被抬升剥露于地表的动力学作用有关;③在江南造山带东段怀玉山地区中下地壳观测到褶皱和逆冲叠瓦状复杂转换震相结构,与江南造山带西段雪峰山地区中下地壳结构相似,可能反映了隐伏的元古代江南造山带;④在德兴矿床和皖南白垩纪花岗岩群正下方观测到Moho和LAB界面的突变上隆现象,可能指示了晚中生代以来在华南东部下扬子地区岩石圈的薄弱区域,软流圈的上涌造成了岩石圈地幔的局部破坏,壳幔结构的局部异常是壳幔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地震学观测揭示了下扬子及其邻区下方一些重要的壳幔结构特征,反映了华南大陆东部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经历的独特构造演化事件,为我们深入理解华南板块的形成和早期演化以及后期中生代以来华南东部强烈的岩浆和成矿作用的深部机制提供了关键的地球物理约束信息。  相似文献   
957.
城市热岛效应及对锡林浩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气候相似性原理和锡林郭勒盟地区气象站站址变迁造成的温度序列变化差异,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温变化的作用,以及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选取锡林浩特为代表城市,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讨论了城市与郊区气温差异,城市与草原温度历史演变差异,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增温作用明显,使锡林浩特市区年平均气温比周围郊区增高了0.57℃;城市热岛效应对锡林浩特市气候变暖趋势也有一定影响,使锡林浩特相对草原区有0.07℃/10a的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958.
西秦岭西城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系中,经热液沉积或热液沉积改造而成.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附近安家岔组地层受区域变质和接触热变质作用的影响,变质程度较高的黑云母石英片岩分布广泛.对厂坝—李家沟特大型铅锌矿床赋矿安家岔组黑云母石英片岩开展碎屑锆石U-Pb定年,查明安家岔组地层时代应晚于(...  相似文献   
959.
韩发 《矿床地质》2006,25(5):582-589
文章对赤峰地区陈家杖子、安家营子金矿床的铅同位素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两个矿区硫化物的铅均为异常铅,其模式年龄无任何意义;②在常规Pb/Pb图解上,陈家杖子硫化物数据点趋势线是204Pb误差线,而不是来自两个不同源区的成矿物质混合作用所形成的混合线;③在常规Pb/Pb图解上,陈家杖子_安家营子硫化物数据点构成一条等时线,用此等时线计算,矿化物源区源岩的年龄(tr)为2·587Ga,与建平杂岩变质高峰期的年龄基本一致;④建平杂岩经历高级变质_分异作用之后,其μ值显著降低(μ3=6·03),变成了一套具代表性的下地壳岩石;⑤陈家杖子、安家营子金矿的成矿物质直接来自下地壳岩石———建平群变质岩,但它们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史。  相似文献   
960.
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多样性及其构造环境判别的复杂性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韩宝福 《地学前缘》2007,14(3):64-72
造山带中普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后碰撞花岗岩类。它们在时间上晚于碰撞事件形成,在空间上可以不受构造单元的严格控制,而是可以跨构造单元分布,有时可以侵入在蛇绿岩之中。后碰撞花岗岩类的主元素特征属于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但以钙碱性系列为主。按照MISA分类,后碰撞花岗岩类可以有I、S和A等3种类型,有的造山带以发育I型花岗岩类为主,而另一些造山带可以广泛发育S型花岗岩,而碱性A型花岗岩并不是在每个造山带都会出现。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后碰撞花岗岩类可以落在多种构造环境的区域。因此,仅仅依靠花岗岩类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图解会得出似是而非的结果。文中强调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地质构造的全面分析可能是厘定后碰撞花岗岩类最重要的依据,而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上的高精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能够建立区域构造演化的年代学框架,进而准确地限定后碰撞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时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