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太平洋牡蛎受精过程中的精核扩散与成熟分裂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光镜下观察了太平洋牡蛎受精过程中的原核形成和成熟分裂。受精前,卵子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即生发泡阶段)。精子入卵后开始进行成熟分裂,过程如下:(1)生发泡破裂前精核只进行轻微增大。(2)生发泡破裂,精核迅速去致密,体积迅速增大。(3)第一次成熟分裂结束,精核扩散速度减慢,核内染色体致密环状结构。(4)第二次成熟分裂结束,精核膨胀到最大程度。(5)两性原核形成,准备进行第一次卵裂。在整个受精过程中,核仁一直存在,其体积逐渐减小;有多精入卵并有多个精原核同时形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62.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铁-苏木精染色、整体封片的方法对栉孔扇贝受精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受精前,卵子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子入卵后,成熟分裂重新启动,过程如下:⑴精核去致密,体积迅速增大,卵子染色体变粗。⑵第一次成熟分裂结束,放出第一极体,精核扩散速度减慢。⑶卵子发育到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精核膨胀至至最大体积,然后开台弥散。⑷第二次成熟分裂结束,雄原核出现。⑸雌原核出现。⑹雌、雄原核以质相互融合,然后凝缩形成染色  相似文献   
63.
养殖文蛤体内寄生的一种吸虫幼虫及宿主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文蛤吸虫病害研究的基础资料,报道了寄生在文蛤体内的1种复殖吸虫幼虫的形态结构及宿主由此所产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研究表明:该吸虫分别为咆蚴和尾蚴。咆蚴圆筒形,内含不同发育阶段的尾蚴。成熟尾蚴体成扁平舌状,具有口吸盘、腹吸盘,1对眼点和1条细长无刺的尾巴。该吸虫主要侵占生殖腺,少部分幼虫进入附近的消化盲囊、鳃、肾等部位。轻微感染者,生殖滤泡萎缩,生殖细胞发育滞后;严重感染的宿主,生殖腺完全被侵占并耗尽。消化盲囊、鳃、肾等器官组织也因幼虫感染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变化;严重者上皮细胞水肿或脱落,肌肉组织结构紊乱或溶解等。本工作同时显示,吸虫寄生可诱发宿主血淋巴细胞大量增生,并产生凝集、组织浸润及形成包囊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4.
栉孔扇贝精子形成中的核变化与顶体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栉孔扇贝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核变化与顶体形成。在次级精母细胞时期,胞质内出现致密的前顶体颗粒;精子形成早期,前顶体颗粒融合、增大后逐渐成为前顶体;最后,前顶体覆盖在细胞核的前端形成锥状的顶体,与此同时,细胞核发生致密,体积逐渐缩小,由圆球形变成长柱状的精子核。  相似文献   
65.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高台钻孔应变异常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总结了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高台RZB-2钻孔应变资料的前兆异常。发现震前该台的钻孔应变资料有明显的大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66.
67.
富云莲 《岩矿测试》1989,8(3):225-227
用统计方法筛选数据,计算~(40)Ar/~(39)Ar坪年龄的工作烦琐,有必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这项工作。用扩展的BASIC高级语言编制了计算~(40)Ar/~(39)Ar坪年龄的数据筛选程序,该程序用在HP-9845(B)计算机上,其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8.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并行优化算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很少运用.磁测资料井地联合反演是结合井中与地面磁测数据的各自优势,进行地球物理反演的一种新方法.笔者以立方体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和大冶危机矿山实例,将粒子群优化算法运用于磁测资料井地联合反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不仅验证了粒子群算法在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可行性,而且也论证了井地联合反演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9.
甘肃永昌南坝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走廊过渡带石羊硐岩基南坝杂岩体含有大量的闪长质包体,作者在原1∶5万区域地质填图资料的基础上,再次开展了该杂岩体内的包体和寄主岩的岩石学、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确定南坝杂岩体的包体具火成结构,包体与寄主岩存在地球化学差异、但同时二者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比值-比值协变图中呈双曲线或直线变异关系,在共分母比值-比值成分变异图中则呈直线变异特点,反映了壳幔混源的特征;根据杂岩体内强烈的塑性构造变形及杂岩体主要岩性在R1-R2图解及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图解上的判别结果,确定该杂岩体属同碰撞花岗岩,与祁连地体与阿拉善地体的碰撞有关,是碰撞晚期构造机制转化阶段的产物,而与二地体碰撞有关的底侵作用是走廊过渡带地壳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0.
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草原资源。但是近年来,南北疆草原蝗虫虫害周期性的频繁发生,对我区的草场资源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继水灾、旱灾之后的第三大自然灾害。以前对蝗虫灾害的研究主要偏重蝗虫本身的生理特点和所处的地理条件来进行,而事实上在蝗虫灾害的发生与前期的气象因素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所以从气象角度来研究蝗灾的发展过程,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新疆草原蝗虫灾情动态进行监测和预测研究,将会大大提高治蝗工作的科技水平,使蝗灾防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