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61.
我国各省CORS站建设逐步完善,以及我国BDS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区域提供服务,促进了BDS+GPS双模融合伪距差分定位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在PC机上伪距差分定位早已实现,且算法也已经比较成熟,但在移动终端上进行BDS+GPS双模融合伪距差分定位向用户提供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网格伪距差分定位算法嵌入到手持机,并且实现了手持机实时网格伪距差分定位。本文阐述了方法原理并进行了车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与TBC软件动态解算结果作为已知准确值的外符合精度方面,手持机BDS+GPS双模融合网格伪距差分定位结果的水平精度为0.522 1 m,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达到亚米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62.
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的影响,我国西部龙门山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入了一轮高发期,特别是震区小流域暴雨泥石流,防范难度之大、破坏性之强,地质灾害的防灾形式前所未有。作者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域内的几次重大流域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分析研究,总结了震后小流域暴雨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提出震后小流域地质灾害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63.
<正>可可托海地质公园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如镶嵌在中国最西北的一颗明珠。在可可托海,心中怀揣一梦,有山、有水、有人家!走进可可托海就会发现,这里就是这样一处绝美的境地,处处充满生机,绿的松、蓝的水、挺的山,以及那牛羊马驼和哈萨克人舞动的身姿,一幅相得益彰的唯美影像。难忘"三号矿坑"额尔齐斯河流淌在可可托海中,在经历了近百年  相似文献   
464.
2021/2022年冬季新疆大部气温偏高,影响新疆冷空气活动频次少,并非拉尼娜事件对新疆冬季气温的典型影响特征。成因分析表明:2021/2022年冬季北极涛动(AO)为正位相,欧亚中高纬度500 h Pa位势高度西高东低,新疆上空700 hPa南风距平优势明显。2021/2022年冬季“拉尼娜”非典型影响新疆气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东部型弱拉尼娜事件对北大西洋涛动(NAO)和亚洲极涡面积的非典型影响,而对亚洲极涡面积的非典型影响是来自东部型拉尼娜事件对冬季AO的不确定性影响,冬季AO正位相有利于新疆气温正距平。2月300 hPa区域纬向风异常偏弱,削弱了NAO正位相对新疆气温的影响;70°E以东中纬度高度场负距平是冬季气温阶段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65.
分析了海洋性大陆地区季节内对流活动对北半球冬季中国东南地区降水的影响。根据这些对流活动是否具有东传特征,进一步将它们分为连续东传的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对流事件和准静止的非MJO对流事件。结果表明,这两类季节内对流活动对中国降水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MJO对流对中国降水影响的空间范围较大,并且降水在MJO东传过程中呈现连续南传特征;非MJO对流的影响范围较小,并且其影响的关键区域随时间由北向南跳变。当对流在海洋性大陆地区处于活跃(抑制)位相时,MJO对流会导致中国东南地区降水呈现南正北负(南负北正)的偶极型分布,而非MJO对流仅仅会导致广东和福建一带降水偏少(偏多)。当对流在海洋性大陆地区由抑制(活跃)位相向活跃(抑制)位相转换时,MJO对流会引起中国东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偏少),非MJO对流则引起江西北部、福建西北和浙江西部一带降水偏少(偏多)。水汽通量诊断结果表明,两类对流事件影响中国降水都主要受到季节内尺度风场异常的调控。具体来说,季节内尺度上低层经向风的差异,进而导致其经向梯度对水汽的输送存在明显差异,最终导致两类不同的季节内对流对中国东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