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使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1999年6月13~14日内蒙古一次锋面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条件、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特征,对锋面降水云系的分布进行讨论,为人工增雨飞行播撒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成武县辖12个乡镇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65.2万人口,土地总面积988.54km2,其中耕地面积70790.32hm2,建设用地面积14555.76hm2,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12hm2(约1.68亩)。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据统计,成武县每年的用地计划不足总用地量的1/4,针对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认识当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广泛使用的AgI焰剂的成冰特性,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含AgI焰剂产生的人工冰核粒子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环境场扫描电镜对焰剂颗粒的尺度分布和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 利用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镜纳米区域的X射线成分分析 (EDS) 对实验样品的颗粒结构特点和主要组成成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焰剂燃烧产生的颗粒谱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 所取5种焰剂产生的颗粒平均谱分布, 其直径在0.02~0.50 μm之间的粒子数占98.96%, 即产生粒子绝大部分都可直接参加云内的成冰核化过程, 但其谱宽、峰值直径, 分布特征都不相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焰剂颗粒的主要组成是KCl, 其表面附着AgI小颗粒, 该结构特征可能更有利于焰剂颗粒的成冰核化。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 m3等温冷云室对AgI焰剂阈温对比实验表明:5种焰剂的成冰阈温在-3.5~-4.4 ℃范围内, 不同焰剂配方的阈温不同, 最大相差1 ℃。焰剂成冰核化速率主要由颗粒的大小 (均立方根直径) 决定, 同时受到谱宽、主峰位置等多种分布特征量影响, 改进配方时应综合考虑。同时, 由于高于-4.4 ℃时, 焰剂产生颗粒接触过冷水滴缺少活性, 即含AgI焰剂不适于云中较暖区的催化。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陈进强  杨连英 《气象科技》2002,30(2):127-128117
文章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一次层状云降水的一次降雹实测资料,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冰雪晶碰并勾连增长的实验与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雪晶碰并勾连成雪花或雪团的过程是降水的重要机制之一。冰雪晶形态不同导致各类晶动力特性的差异, 因此, 无论从理论、数值试验还是室内模拟研究这一过程都有很大困难。该文就室内、外场试验和自然云的观测, 讨论分析其发生机理和条件。结果表明:冰晶的增长过程有一个与云滴碰并增长相似的加速过程, 冰晶碰并过冷滴形成霰 (雹胚), 凇附长成冰雹; 冰雪晶相互碰并勾连、攀附增长为雪花或雪团, 都是降水质点加速增长的重要过程。此过程仅在水面饱和、过饱和条件下发生, 而水面欠饱和、无液滴 (无云) 时, 冰晶很薄、晶型简单, 无碰并勾连、攀附现象。冰晶在液滴存在的云雾中伴随气流对流、乱流运动中接触碰并勾连成雪花或雪团, 其碰并勾连效率既受晶体形状影响, 亦受晶体表面附着力的影响, 其机制有勾连亦有粘连, 晶型多样, 以相同晶型为主, 温度范围广 (-3~-17 ℃); 其中-13~-17 ℃碰并勾连效率最高, 该层的枝、星状晶是勾连、攀附的主要区域, 亦为冰晶繁生的主要区域、生长率最快, 是人工增雨播撒人工冰核催化效率较高的温度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冰雹云RHI回波绘制了 1996年 6月 10日多心冰雹雹云结构模型 ,计算了冰雹云回波参量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型云室已于1985年12月20日通过鉴定,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云室,以研究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中的科学技术问题为主要任务。它可着眼于研究人工降水质点(包括冰雹和雨滴)增长过程和冷、暖云催化剂,也能研究不同催化方法和扰动对云雾的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上游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许晨海  姚展予  陈进强 《气象》2004,30(11):51-54
分析了黄河上游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影响黄河上游降水的环流特征,指出河曲地区是黄河上游降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4月下旬到10月中旬河曲地区均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其中7月上旬和9月上旬是河曲地区人工增雨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9.
逐步消空法在雹云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用天气型、对流参数、雷达回波参数作雹云识别因子,采用逐步消空法找出雹云识别指标集合以及对雹云进行识别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成武县辖12个乡镇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65.2万人口,土地总面积988.54km2,其中耕地面积70790.32hm2,建设用地面积14555.76hm2,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12hm2(约1.68亩)。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据统计,成武县每年的用地计划不足总用地量的1/4,针对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