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灌溉方式对现代绿洲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灌溉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没有灌溉就没有荒漠区农业。利用美国NCAR中尺度模式MM5V3模拟了喷灌与不同水量地灌以及没有灌溉对绿洲土壤湿度、地下径流以及感热、潜热通量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①地灌后地表蒸发与植被层的蒸腾更旺盛,散失的水分更多;而喷灌可以抑制地表蒸发与植被层的蒸腾,对土壤水的保持更有利。②喷灌试验要在土壤湿度达饱和以后才会形成地下径流量,而地灌试验则是土壤湿度与地下径流量同时增长。总之,喷灌方式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它比其它灌溉方法更有利于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度整体降低,不论土壤湿度还是大气湿度都会相应增大,抑制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绿洲农业维持。  相似文献   
22.
水分胁迫对绿洲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耦合了包含土壤-植被-水文参数化陆面过程的非静力平衡中尺度大气模式MM5,将水平分辨率提高到1km,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分别从地气间水热交换、对绿洲小气候影响、土壤湿度变化以及径流量的角度,研究了2002年7月下旬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环境在不同水量滴灌条件下的变化,从理论上找到了较适宜绿洲小气候维持的滴灌水量。结果表明:1、绿洲下垫面为农田时,从土壤保湿和绿洲小气候维持角度考虑,500m^3/hm^2/10天的滴灌水量对7月下旬黑河流域中游绿洲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灌溉量。2、500m^3/hm^2/10天的灌溉水量仅为同期大水漫灌定额下限的一半,上限的1/3,间接证明了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可以为干旱区节约大量水资源。  相似文献   
23.
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夏季降水的气候模拟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吕世华  陈玉春 《高原气象》1999,18(4):632-640
使用美国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对1991和1994年我国华北夏季降水进行了气候模拟研究,以检验NCAR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夏季降水的气候预测能力。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华北夏季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对华北少水年(1991年)和我水年(1994年)夏季降水的模拟都比较成功。模式还能罗好地模拟夏季季风的发展过程,地环流场的模拟也与分析场比较一致,因而该模式可以用于研究物预测华北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24.
利用RAMS模式对山谷城市冬季局地风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MRC/ASTER发展的中尺度数值模式RAMS, 采用三重嵌套的方法, 模拟研究了兰州山谷地区局地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1)兰州市近地面流场以偏东风为主, 在城市东西部之间的狭窄地带, 风速相对较大些, 在东西部山谷城市中心区域有大片的静风区; 冬季兰州市山谷夜间是辐合流场, 白天是辐散流场。受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 白天热岛环流抑制谷风环流, 夜间增大山风环流, 夜间的山风风速大于白天的谷风风速。(2)白天, 兰州市区山顶和山谷之间上空气柱以下沉气流为主, 这主要是由于地形作用使得白天盛行谷风环流和山峰加热作用的共同影响。夜间, 兰州市区山顶和山谷之间上空以上升气流为主, 这主要是由于地形作用使得市区和山谷在夜间盛行山风环流, 但是冬天夜间兰州市区和山谷上空有较厚的逆温层存在, 抑制了气流的上升运动。(3)在午后13:00左右, 兰州市区山谷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 辐散场在逐渐减弱, 在510 m左右的高度转变为辐合场; 皋兰山顶上空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 辐合场在逐渐减弱, 在510 m左右的高度转变为辐散场。在凌晨01:00左右, 兰州市区山谷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 辐合场在逐渐增强, 到400 m高度达到最强, 从400 m到510 m高度又逐渐减弱; 皋兰山顶上空从近地面到220 m左右的高度, 辐散场在逐渐减弱, 在400 m左右的高度辐散场转变为辐合场, 从400 m到510 m左右的高度, 皋兰山顶的辐合场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5.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RAMS,模拟了金塔绿洲南部边缘面积约为6 km2的小水库(解放村水库)夏季晴天的水文气象效应。结果表明:金塔绿洲附近的解放村水库面积虽然很小,但水库水体具有比较明显的"暖湖"、"冷湖"和"湿岛"效应,且有明显的湖风出现。敏感性试验表明水库水体总的作用是冷却作用,最大降温幅度为2.2℃;水库水体对风场有加速作用,最大增幅为1.4 m.s-1;水库水汽的影响高度能达到650 m左右,下风岸影响的最大距离约为3 km,上风岸约为300 m。  相似文献   
26.
修正的ECMWF质量通量积云参数化方案的预报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一个有限区域业务预报模式,以1995年7—8月西北地区几次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为试验个例,对经过修改的ECMWF质量通量积云参数化方案和模式中的原Kuo型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共13例48h的批量对比预报试验。结果显示:质量通量方案能给出比Kuo型方案更合理的积云降水落区;质量通量方案对模式预报≥10.0mm的降水有一定的改进,并提高了各种降水等级的预报效率评分值  相似文献   
27.
张华  陈玉春 《高原气象》1996,15(1):68-76
兰州区域气象中心暴雨增强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包括资料处理,质量控制、客观分析、模式预报、图形处理及显示、评分检验和作业流程控制等。由于业务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并行计算技术,同时对模式结构和部分物理过程进行了改进,使模式的分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
夏季青藏高原地形对其东侧低空急流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陈玉春  钱正安 《高原气象》1993,12(3):312-321
  相似文献   
29.
西北植被覆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2,自引:20,他引:72  
吕世华  陈玉春 《高原气象》1999,18(3):416-424
使用美国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研究了西北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共设计了三组试验,即西北植被面积扩大试验,控制试验和植被面积缩小试验。  相似文献   
30.
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频次的多要素线性拟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3-2005年地面风速及地温(5 cm和40 cm深处)等18个气象要素的春季标准化资料对我国北方97个测站的标准化春季沙尘暴频次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无论对单要素拟合还是对多要素拟合,要素与沙尘暴频次间的(平均)相关程度决定着其对后者的拟合效果,相关程度越高,拟合效果越好。若与实际级别相同的拟合沙尘暴频次视为准确,则全区约有33%的测站,其拟合准确率≥50%;53年间约有39.6%的年份,其拟合的准确范围≥50%;对所有年份和所有测站而言,约45.6%的沙尘暴频次能够被准确地拟合,拟合的沙尘暴频次略低于实际频次。根据线性拟合方程中各要素前的系数可断定,18个要素中风速和蒸发量是沙尘暴的正影响因子,而水汽压、相对湿度和最低气温等则是沙尘暴的负影响因子,其他一些因子对沙尘暴的影响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