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1 2002年度天气气候概述 2001年秋季(9~11月),降水量30~101 mm,较常年同期偏少9~60 mm,仅在10月下旬出现较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热量条件适宜,日照时数269~350.6 h,大部地市较常年偏少.  相似文献   
142.
1 2002年度天气气侯概述 2001年秋季(9~11月),降水量30~101mm,较常年同期偏少9~60mm,仅在10月下旬出现较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热量条件适宜,日照时数269~350.6 h,大部地市较常  相似文献   
143.
144.
基于遥感与GIS集成的土壤墒情监测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与GIS集成土壤墒情监测服务系统运行于Windows平台,基于遥感与GIS集成技术,利用热惯量法、植被缺水指数法、植被温度条件指数法和单时相资料回归法等多种模式计算土壤含水量。在遥感监测与墒情分析中考虑背景地理信息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墒情监测的精度和服务水平。该系统具有多种墒情模式计算、图像显示、图像叠加、统计分析、模板处理和输出等功能。应用该系统得出的2005年4月河南省遥感墒情分布图和干旱面积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5.
适应气候变化趋势的综合农业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热量,降水的关系,揭示出气候采暖,降水正常稍少量,粮食,尤其是玉米增产幅度最大的事实,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趋势,应采取农业综合发展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6.
文章研究570矿区流纹岩和花岗班岩的氧同位素分布规律,探讨了水-岩氧同位素相互作用的地质意义,用缓冲开放系统模式估计了水-岩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7.
文中从土壤微观统计学角度出发,用各向均一无结构土壤切片孔径级配幂函数构建的统计平行毛管束模型,统一论证了水分统计分布与水分函数依含水率、土壤基质而变的机理和规律,给出了相应函数式和可操作的参数确定方法.把迄今水分函数研究的纯经验相关现状提高到理论分析水平,使建立理论公式成为现实。用文献[1]提供的Sarpy壤土和Geary粉壤土实验成果,对文中结论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8.
作者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北方为黄土和其它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的三趾马(N2)红土是一种性质特殊的区域性膨胀土,具有蒙脱石含量高膨胀性显着的特点,对本区的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是对内蒙古中部阿巴嘎地区三趾马红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宏观微观综合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9.
目前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多,而对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趋势倾向率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近30多年的气候和近20多年的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穗数、粒数、粒重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春季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省春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具有比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平均气温呈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呈不太明显的下降趋势,日照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小麦粒重和产量变化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而穗数、粒数则具有反位相空间变化特征,穗数、粒重及产量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粒数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其中1991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气温的升温变化趋势有利于小麦粒重、穗数和最终产量的提高,但不利于粒数增加;降水变化趋势不利于粒重提高,对其他产量构成要素影响不明显;日照的变化对产量及各构成要素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0.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河南省森林防火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河南森林火灾较多,给森林资源造成较大损失。由于在火灾预警、监测、救灾中,没有一套有效的现化化的手段,常常延误较多的扑救时间,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森林资源的损失。在多年森林火灾遥感监测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从森林火灾预警—监测—扑救等过程入手,建立了自动化、流程化的河南省森林遥感防火系统。介绍了河南省森林遥感防火系统的主要技术思路及各部分主要功能。该系统的资料接收、处理、服务等都实现了软件支持,并利用“3S”技术,使火点监测图像、气象和森林火险预报与地理信息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