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41.
电子导体的极化暂态特性与电子导体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差异激电法的观测参数─激电差△P能够反映这种特性。本文用极化暂态特性的理论对石墨板、铜板和铁板三种模型上激电差△P异常的基本形态各不相同的现象作了初步解释,说明根据激电差△P异常的基本形态可以把不发生阳极溶解、不可逆性较弱和不可逆性较强的矿石─围岩溶液体系区分开,并且可以剔除炭质干扰。文中还给出了野外试验结果和应用实例。极化暂态特性反映的信息量很丰富,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激电异常的区分和场源性质的识别。  相似文献   
142.
鹤庆北衙富碱斑岩侵入体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讨论了北衙红泥塘岩体和万硐山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及构造环境。通过矿物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硫同位素等特征的研究以及常量、微量元素图解的判别,笔者认为该侵入体属广义的碱性花岗岩,起源于富钾的地幔或下部地壳并受到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其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与裂谷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3.
云南澜沧老厂石炭二叠系地层新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李如良等人于1983年曾在云南澜沧老厂附近石灰岩中采过的标本,1987—1988年李文桦、李如良及欧阳成甫等对澜沧老厂的地层补测了剖面,1988年笔者又补采了化石。经研究,老厂地区既有中上石炭统,还发现下二叠统的几个化石带和可能有上二叠统的石灰岩,并在老厂水库发现火山岩系的下石炭统地层。 本文所用的材料,基本上依照西南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李文桦、李如良实测澜沧老厂  相似文献   
144.
兰坪金满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甫为民  李峰 《云南地质》1992,11(1):63-68
根据金满铜矿床的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源层、包裹体及硫、氢、氧同位素特征,本文分析论证了该矿床的成因,属改造型;区内具有铜矿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5.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总被引:98,自引:16,他引:98  
刘和甫  梁慧社 《地质学报》1994,68(2):101-118
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卷入深度,可分为基底冲断层-挤压断块一盖层褶皱-冲断系两大类。在剖面上将龙门山构造带划分为5个带。龙门山冲断系扩展顺序分为:前期由推覆作用引起的前展式扩展;后期由重力滑覆作用引起后展式扩展。据平衡剖面及构造复原,龙门山冲断系总滑移量为120km。川西特提期域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大陆裂解,洋-陆俯冲,陆-弧碰撞、冲断造山及川西隆起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6.
刘和甫 《地质论评》1959,19(8):367-370
在川鄂等地的碳酸盐岩石中广泛地发育着缝合线构造,其中尤以三迭纪灰岩中的缝合线构造最为显著,此外,在古生代碳酸盐岩石中也有缝合线构造发育。从层位上来看,缝合线构造主要出现在川中、川西的三迭纪嘉陵江灰岩以及川东、鄂西的下三迭纪大冶  相似文献   
147.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总被引:115,自引:5,他引:115  
本文主要是讨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内裂陷作用及其伸展构造。前者指既裂又陷造成沟、槽的构造作用,是与造山作用相对应的。它所造成的伸展构造也是最长见的构造类型,发育于岩石圈演化的各阶段和各种不同的构造环境中。鉴于中国东部的油、气田和煤田及绝大多数强震都贮存或发生于中、新生代裂陷作用所造成的盆地中,因此对它们的研究无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8.
一、引言浙江省为我国的重要麻区之一,因受季风影响,四季雨量分布不均。尤以7月和8月上旬遇有干旱时,正值麻株旺长,需水迫切之际,而自然降水在多数年份仅为麻地腾散量的30—60%。因此,浙江的主要产麻区如萧山、余杭、上虞和海宁等地,夏旱时就需要灌溉麻地,并已久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9.
一、引言本研究用四个黄麻品种于1973—1976年进行了四年的田间试验。在试验研究中尽管采用了高产所需的裁培技术,但黄麻产量在年际间波动仍然很大。这种产量的波动主要由于生长环境——气象条件的变化所致。但是在田间条件下天气状况还不能控制,因此分析和了解气象因子对黄麻生长的适量影响。这对发展有可能裁培黄麻的地区避开限制性因子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0.
該書由C.A.雅可甫列夫主編,參加編寫的人有13位專家。1954年,由蘇聯國立地質保礦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全書除前言外,共包括11部分,301頁,插圖49個,而其中以第四紀堆積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