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盐沼的侵蚀、堆积和沉积动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时钟  陈吉余 《地理学报》1995,50(6):62-567
最近国外对盐沼侵蚀、堆积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包括野外短尺度详细的沉积过程观测,室内物理模拟的尝试和数学模拟的不断应用,本文对此作了综述。这将加深人们对盐沼如何响应海平面、潮型、泥沙供给和波浪气候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2.
特枯水文年长江河口汛期盐水入侵观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6年汛期10月长江干流大通水文站逐时水位流量资料和长江口区现场实测水文、盐度资料,探讨了特枯水文年份在大型水利枢纽调控影响下的长江口区汛期盐水入侵及其对淡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6年汛期10月大潮期间,外海上溯至北支的咸潮强度较大,倒灌南支严重,导致观测期间陈行水库、宝钢水库河段不存在淡水资源;②北支高盐度的咸水倒灌主要经白茆沙北水道而进入南支,长江入海冲淡水则主要由白茆沙南水道下泄入南支,两股不同性质的水流在白茆沙尾部汇合,其影响范围可到南港吴淞口;③观测期间,外海高盐水团经南北槽上溯,其强度和上溯距离可影响到吴淞口,致使除吴淞口附近水域存在淡水资源外,南港吴淞口以下河段皆为高盐水体覆盖。  相似文献   
33.
长江三角洲江口段的地形发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于长江三角洲发育的研究,1917年海登斯坦曾根据长江输沙量的分析,推断三角洲伸展速度为每60年1哩(即每37年l公里)。1919年丁文江根据县治设置及海塘兴建的历史,得出每69年伸展一哩的结论(即每43年1公里)。1937年费师孟研  相似文献   
34.
钱塘江河口治理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吉余 《地理研究》1997,16(2):52-56
阐述了40年来钱塘江河口治理的成就,在涌潮河段束窄整治了64km游荡不定的河道。围垦了90万亩的土地,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南岸围垦,水流北逼,潮流掏蚀北岸鱼鳞石塘的塘脚,塘石松动,急待修理。鉴于钱塘江北岸的海塘具有保护太湖平原的重要的作用,综合治理北岸海塘至为迫切。对钱塘江北岸标准塘建设计划进行了评价,认为标准塘方案规划有据,目标明显,方案可行,经济合理。展望了钱塘江河口治理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河流近口段与河口段的衔接问题,河口段与杭州湾的衔接问题,以及口内外泥沙交换问题,应该作为重要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35.
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河流健康一词在学术论文、规划文件、媒体论坛、领导讲话中频繁出现,河流健康已成为当前学术界、领导者和公众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这一现象表明,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和环境意识正在逐渐提高,是十分可喜的。然而,当我们对有关的论文、文件、领导讲话等关于河流健康的论述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发现,人们对河流健康的理解还不深刻、不全面,甚至存在一些偏颇。什么是河流健康?它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描述河流的健康状况?怎样诊断一条河流是否健康?怎样保护、预警与修复河流的健康?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显得较为混乱。显然,这是由于人们对河流健康概念的理解深度和差异造成的,这样的知识状况不利于我们正确指导和有效进行河流健康的评价与保护实践。基于上述,本刊邀请了部分专家、学者,举办本期笔谈,以期推动关于河流健康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36.
特枯水情对长江中下游悬浮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江中下游气象资料、历史水沙资料和2006 年10 月现场水沙观测资料, 分析了 典型枯水年大通站的月均径流量和输沙率特征、2006 年特枯水情产生的气候背景以及对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和悬沙粒径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 枯水年长江干流输沙量有显著的减少, 2006 年特枯水情下大通站汛期输沙量仅占多年平均值(1985-2000 年) 的19.8%。在特枯水情 和三峡工程蓄水的背景下, 2006 年10 月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平均为0.057 kg/m3, 只占 2003-2005 年10 月平均值的20.6%。2006 年10 月长江中下游悬沙中值粒径平均为4.8 µm, 悬沙中值粒径只占多年平均值的26.3%, 占近期平均值的41.8%。含沙量、悬沙粒度和中游 河床冲淤特性的综合分析表明, 城陵矶-湖口河段水沙垂向交换强, 是三峡兴建以后近期河 道调整频繁的河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干流含沙量的贡献较大, 尤以鄱阳湖的贡献最大, 长江中下游其他支流对长江干流含沙量的贡献较小。汉江和巢湖对长江中下游悬沙粒径的影响相对较大, 而洞庭湖和鄱阳湖则对悬沙粒径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7.
舟山群岛峡道潮滩动力沉积特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潮滩研究是现代河口海岸学研究中一直受到重视的重要方面,自德国学者Hantzschel[1].  相似文献   
38.
39.
采用粒度谱的计算方法分析高浊度河口混合环境下悬浮泥沙和表层沉积物的交换过程,研究悬浮泥沙在河口—陆架系统的输移和归宿问题。分析表明:(1)大约有47%的悬浮泥沙沉积在长江口拦门沙海域及水下三角洲前缘,超过50%的悬浮泥沙摆脱河口的"束缚"进入杭州湾以及向南沿浙闽海岸输运,122.5°~123°E是长江悬浮泥沙向东扩散的重要界限。本文提供的粒度谱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多种潮汐环境的泥沙输运和沉积的定量计算。(2)长江口悬浮泥沙与表层沉积物高交换区(交换率>0.6)主要分布在南槽口外的泥质区和杭州湾附近海域,其中长江口外泥质区的交换率高达0.9以上,说明该区域悬浮泥沙大量参与供沙和造床过程。在10~100年尺度上,长江口南槽口外的泥质区和杭州湾存在着一个显著的沉积中心,其泥沙交换速率可高达2~3cm/a以上。(3)由于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从长江口输出的大部分悬浮泥沙首先沉积在长江口南槽口外的泥质区,随后在潮流的作用下向长江口、杭州湾和沿海岸向南输运,泥质区充当了长江口系统泥沙输运和入海泥沙向南输送的"泥库"。长江口泥质区既是长江入海泥沙向口外输送的泥沙"汇",也是涨潮输入长江河口和杭州湾、浙闽沿岸泥质带的泥沙"源"。(4)由于长江口外余流向南槽口外汇聚,南槽口外含沙量较高,而且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前缘潮滩仍处于缓慢淤涨状态,上述水动力和地貌的综合分析证实了长江口外泥质区的"泥库"效应。在长江入海泥沙减少的背景下,"泥库"对河口地貌发育的贡献明显;随着流域减沙的不可逆转,口门附近的"泥库"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向河口系统供沙的功能。  相似文献   
40.
Analysis of material from three 55- cm long cores collected with box corer m summer of 1988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region yielded data on the sedimentation rate, granulometric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carbonates, organic matter, Al, Fe, Mn, Zn, Cu and Pb there. Subsequent study of the data le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pollution in the region based on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but the region is in potential danger of being polluted as seen by the obvious increase of sedimentation flux of heavy metals to and the enrichment of them on the surface sediment during the last several years, e.g. Pb increased by 10-20μg/g, Zn by about 30μg/g, Cu by 5-10μg/g and Mn by 150μg/g.A ferromanganese redox interface was found at about 40 cm depth of sediments where Fe and Mn and associated trace metals are enriched. The trace metals such as Zn, Cu have (but Pb does not) the same source, forms, displacement mechanism and geochemical behaviours as those of Fe and Mn in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