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质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应用Q矢量理论 ,分析了2003年8月5~6日辽宁暴雨天气过程 ,探讨了暴雨期间Q矢量和Q矢量散度场及Q矢量锋生函数场的分布特征 ,表明低层Q矢量散度辐合带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揭示了Q矢量散度的辐合中心或辐合线、散度场和锋生函数场与暴雨落区有关。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目前,天气预报业务中使用的主要是天气学方法及数值预报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大气是连续流体这一理论基础上的。欧阳首承提出了运动流体的不连续理论:运动流体可随时间演化为不连续,运动形式可通过“溃变”向相反的形式转变,这种运动形式的转变也就是  相似文献   
13.
延安行     
1995年9月,中国气象局在革命圣地——延安隆重举行纪念人民气象事业创建50周年活动。辽宁省局王锦贵局长前去参加会议,笔者作为青年气象工作者随行。  相似文献   
14.
1引言MOS方法是一种早已为国内外广大预报员熟悉的数值产品释用方法,并且已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MOS方法是建立在数值预报模式基础上的,需要历史资料年限长,由于数值预报模式经常变化,可能破坏MOS预报方程的统计基础,这给应用MOS方法带来困难,因此要寻找能适应数值预报模式经常变化的统计方法。卡尔曼滤波方法是具有这个特点的重要方法。此方法在天气预报中未广泛应用,沈阳中心气象台利用此方法制作了辽宁省14个市(地)的逐日极端温度预报。2基本原理及递推流程在日常实际测量中,往往得到的是一系列带有误差的测值。排除误差…  相似文献   
15.
“03.8”辽宁地区暴雨过程成因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  寿绍文  陈力强  何玉科 《气象》2005,31(4):18-22
对2003年8月5~6日辽宁地区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及雷达回波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中尺度MM5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诊断分析,探讨了过程中主要影响系统——华北气旋在渤海西岸生成后迅速发展加强的原因。结果表明。中纬度短波槽的充分发展引导贝加尔湖冷空气的南下、副高的稳定与加强和低空急流的建立输送大量暖湿气流是华北气旋生成的重要条件。而“干侵入”则是造成此次华北气旋迅速发展加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集合卡尔曼滤波实际应用的困难是集合预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双分辨率集合卡尔曼滤波是由一组低分辨率样本提供同化所需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集合预报的时间。为了检验其有效性,文中利用模拟资料,与标准高分辨率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在第一个同化时次,两者对500 hPa水平风场和扰动位温场的分析增量场均与真实增量场的高低值中心位置一致,且结构与真实增量场接近,前者(高分辨率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增量值比后者(双分辨率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增量值更接近真实情况;在连续的预报-同化循环试验中,随着同化次数的增加,两种方法分析变量的均方根误差总体上都是下降的,均表现了很好的同化能力,但后者与前者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相同的运行环境下,后者的运行时间仅是前者的1/6。  相似文献   
17.
东北冷涡强降水一直是东北地区气象预报的难点和重点。从提高东北冷涡降水数值预报质量着手,选择模式中可能对东北冷涡强对流有影响的不同辐射方案、边界层方案和积云参数化方案等多种物理过程,对东北冷涡降水预报的性能进行批量试验;利用天气学检验方法,选择预报结果较好的RRTM长波辐射方案、Gayno Seaman边界层方案、Grell积云参数化方案和混合相湿过程显式方案等物理方案,组合建立了东北冷涡数值预报系统。经检验表明:系统对东北冷涡降水预报的水平较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有所提高。同时利用天气学检验方法,从降水预报的强度、落区和移速等方面着手,评估东北冷涡数值预报产品对冷涡降水预报的性能和系统误差,得出降水强度易偏强、落区易偏西偏南和范围易偏小等定性结论,可直接应用于预报业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袁子鹏  张立祥 《气象》2005,31(6):39-42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49-2000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分析了52年间在黄渤海沿岸登陆的热带气旋的年际和季节分布、强度、移向和移速、源地及变性等气候特征,揭示了此类气旋大部分强度较强并易发生陆上变性,变性后增强的气旋的雏持时间较长等事实,并发现了其变性的高频地区位于黄海北部至中朝边境。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季(3—5月),我省天气气候的特点是:气温显著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大风日数也明显少于往年,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受旱农田面积达31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20.
减弱热带气旋附近的倾斜涡度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根据1998年北半球夏季6、7、8月逐月500hPa高度场实测资料,利用具有双重筛选功能的二维空间谱分析方法,分别获得了能大致反映1998年北半球6、7、8月500hPa高度场分布特征的3组空间波集,每组包含15个空间波。分别利用这3组空间谱函数,从Galerkin途径出发,获得了1998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一个物理机制:在前期典型ElNi?o型海温异常,以及5月后ElNio型海温异常减弱,Lania型海温异常分布建立的这些外部异常热力强迫作用下,导致大气环流出现不同的非线性内部动力过程,6月大气环流演变中波波相互作用和波流相互作用较弱,7、8月的大气环流演变中尽管波波相互作用明显,但波流相互作用仍然很弱。波流相互作用的持续偏弱,导致了1998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持续偏南,夏季强降雨带持续稳定于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