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陆汉城  葛晶晶  钟玮 《湖北气象》2010,29(2):105-110,147
从中尺度组织化深厚湿对流具有强烈的辐散风效应和强垂直运动的观测事实出发,评述了平衡流和非平衡流在对旋转风和辐散风的诊断分析中的作用和不足,介绍了准平衡流的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分别在台风暴雨和梅雨锋暴雨诊断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准平衡流能真实反映涡散共存的大振幅垂直运动特征,暴雨区的垂直环流中有50%~70%归于准平衡流部分,准平衡流可以描述致洪暴雨过程中具有较长生命史组织化过程的深厚湿对流系统中垂直运动的主要部分,准平衡流场具有涡散运动共存的特征,准平衡流分析方法在中尺度深厚湿对流系统诊断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2.
地形影响下四川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葛晶晶  钟玮  杜楠  陆汉城 《气象科学》2008,28(2):176-183
本文以NCEP资料为初值场对2004年9月3日到5日地形作用下四川省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在模式中加入加密的观测资料(OBS)进行模拟,结合实况对这两种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前者模拟出的降水强度与实况相比有较大偏差,而后者的降水与实际更为相符,这表明加密观测资料对再现暴雨强度具有重要的中尺度信息作用.对大巴山的地形敏感性试验和诊断分析表明:大巴山地形使得西南暖湿气流所带来的水汽和热量在迎风坡堆积,从而在迎风坡和山顶出现较强的降水中心;而地形降低为"平台"后,大巴山降水中心减弱消失,说明地形对降水的落区和强度有重要影响;中尺度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表明物理量场与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涡度、散度的高低层配置、垂直上升运动、水汽输送的方向和强度等对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有着决定性意义;层结稳定度分析表明大巴山降水中心以非对流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963.
采用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和偏差修正方法的集合预报技术来研究热带气旋的强度预报问题.集合预报系统考虑初值误差和模式误差,利用MM5中尺度模式,采用Anthes-kuo、Grell和Betts-Miller等积云参数化方案和High-res-olution Blaekadar、Burlk-Thompson、MRF等边界层过程的9组不同的组合,分别进行45、60和75 min的短时预报.对9个预报结果采用"镜像法",得到18个集合成员.将蓝金涡旋作为同化的观测场,18个集合成员作为集合Kalman滤波的初始背景集合,采用ENSRF算法和逐点局地分析算法进行同化.同化后的结果作为集合预报的初值,预报过程对模式参数采用前述9种组合,进行72小时预报.通过求取偏差系数对预报结果进行修正,减小模式系统误差.选2003-2004年16个台风过程作为预报个例,讨论偏差修正前后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相对于非同化的集合预报对路径预报的改进效果优于强度预报.平均而言通过偏差修正,强度集合预报的潜力得到挖掘,绝对误差明显减小,通过偏差修正减小了强度集合预报均值的误差,进而使得预报概率密度函数均值向理论值靠近,从而提高了概率预报的精度和合理性,因此基于集合预报的偏差修正分析方法,是改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64.
采用多因子综合相关概率法、多参数点聚折线法,对宁夏川区2003~2008年汛期160个暴雹天气个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多普勒雷达识别宁夏川区强对流天气的定量综合预报指标。结果表明,综合指标达到2.8时,识别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成功率达87.1%。  相似文献   
965.
山东半岛一次强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利用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6对2005年12月3日影响山东半岛的一次强降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中中尺度重力波(MGW)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且通过非线性平衡方程(NBE)对高分辨率模式数据进行诊断分析,较详细地说明了非平衡流的出现而引起的地转适应过程以及地形强迫对重力波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和它们对强降雪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这次强降雪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波长约为100km。相速约20m/s;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太行山的地形强迫与非平衡流是其产生的首要机制,而冬季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海洋的热力作用也是造成区域性强降雪的一个重要原因。非线性平衡方程(NBE)对于非平衡流的诊断在确定波动产生区域方面有比较好的指示作用;通过对波动的结构以及维持机制的分析,这次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符合波导条件和Wave-CISK理论框架,波动能够从环境场中得到足够的能量从而维持相当长时间,从而造成这次罕见的连续性强降雪过程。  相似文献   
966.
刘基,字伯温,与姜太公、诸葛亮一道被后人誉为我国历史上的“三大军师”。但是,无论刘伯温如何神机妙算,他怎么也没有算到600多年后的今天,后人会为了他的籍贯问题而争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967.
全国宇宙线与高能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19—23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夭体物理”和“星系与宇宙学”两个专业委员会与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宇宙线”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四十一个单位一百二十八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两个学会第二次联合召开这样的会议,上次是于1980年夏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的。  相似文献   
968.
河北省位居北纬36°03′~42°40′,东径113°27′~119°50,面积187.69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500多万亩,人口5.500万。多年平均降水量551毫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152亿立米,人均水量不足300立方米,是我国人均亩均水量最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省区之一。 截至1986年上半年,全省设置16个市135个县。大中城市大多集中在山前平原及较大的山间河谷盆地内,供水条件一般较好;少数分布在中东部平原上,供水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969.
鲁北平原黄河古河道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祖陆 《地理学报》1990,45(4):457-466
鲁北平原黄河古河道可分为地面古河道(埋藏深度0—8m)和浅埋古河道(埋藏深度8—40m)。两类古河道部大致可分为三条古河道带,呈SW-NE向近平行展布,每带一般宽5—15km,最宽处可达20km。 古河道沉积层主要由细砂或粉砂组成,为古河床之曲流砂堤或天然堤沉积。各期古河道沉积层之顶、底板主要为粘土或亚粘土和淤泥层所构成,为古黄河泛滥相沉积物。 本区古河道按形成时间顺序可分为三期,下部第一期古河道大约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中部第二期古河道形成于全新世早—中期,上部第三期古河道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970.
本文根据区域地质,形变观测和震源机制等资料,重点分析了链子崖危岩体的形变特征和应力状态。指出影响危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北北西向主压应力的作用和九湾溪、仙女山断裂的活动。其次,特殊的气候条件,如久雨、暴雨,岩石物理化学作用,临空面岩石重力作用以及水库蓄水,人为基底掏空等因素,对加速和触发岩崩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最后就危岩体的稳定性和可能出现的岩崩方式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