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介绍了氢钟钛合金钟罩的设计制作以及机械泵--分子泵前级真空机组的改进设计。由于钛是一种崭新的工程金属,用钛合金制作的真空钟罩由于采用了料正确的工艺手段,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在真空中放气率低、无磁、外表美观和经济实惠等优点。而前级真空机组由于采用了不锈钢纹管及卡箍结构,无粗大的真空橡管,也改善了氢钟的真空条件。钛合金钟罩及改进型前级真空机组的应用对氢钟钛离子泵的启动及系统真空度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采煤对含水层破坏模数的计算--以太原西峪煤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对 采 煤 排 水 量 与 降 水 量 历 时 曲 线 的 分 析 ,以 及 其 相 对 应 的 开 采 面 积 ,求 得 采 煤 对 井 田 含 水 层 的 破 坏 模数 ,并 以此 求 出井 田内 的 含水 层资 源 量,为 正 确评 价采 煤 对含 水层 的 破坏 程度 提 供依 据。  相似文献   
23.
遥感资料在水文模型中的有效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家驹 《水文》1990,(6):62-64,27
  相似文献   
24.
25.
各种无机氮是浮游植物的基本营养物质,其含量多寡直接影响着海洋初级生产者的数量。在天然海水中,氮含量一般较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常是浮游植物的限制因素之一。 渤海水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渔场之一,因此对其生原要素的研究实属必要。为配合该水域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研究,本文根据多年(1959, 1960, 1983)的资料,通过讨论无机氮含量分布、百分组成及N/P 比值的变化特征,对该水域氮素生物环境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26.
钦州湾磷营养状态与浮游植物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是浮游植物在磷胁迫的情况下诱导表达的一种酶,其作用是能够将溶解有机磷(Dissolved organic phosphate,DOP)水解成浮游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正磷酸盐形式,因此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PA)可用来指示海区浮游植物的磷胁迫状态。本研究以2015-2016年钦州湾4个航次(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调查资料为依据,研究了钦州湾海域表层无机及有机磷的空间分布特征、APA的分布及其与磷营养之间的调控关系。调查期间,钦州湾海域春季、夏、秋、冬的单位叶绿素APA的平均值分别为20.42±5.32 nmol/μg Chl a/h,138.17±94.32 nmol/μg Chl a/h,142.60±72.60 nmol/μg Chl a/h和29.48±18.52 nmol/μg Chl a/h。经分析,APA与无机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该海区APA可以反映钦州湾浮游植物的磷胁迫水平。海区氮磷比平均值在除春季外的三个季节均高于35,存在潜在的磷限制,浮游植物在夏季和秋季遭受较严重的磷胁迫。夏季和秋季浮游植物大量表达AP,由此推测DOP可能在钦州湾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维持甚至赤潮发生期间的磷补给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巴丹吉林高大沙山表层孔隙水现象的疑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2003年对巴丹吉林沙漠中不同位置共7个高大沙山和1个流动沙丘表层2m内的孔隙水情况用常规方法作了观测,每年均在相近日期进行。孔隙水量随深度而增大,历年观测期间2m附近的体积含水量约3%,达到相应实测最大持水量的约65%或更高,25cm至1m孔隙水δ18O的正值表明它经过了反复补给-蒸发过程。观测了雨后入渗深度及其在沙丘120m坡面上的分布,另由历年短期能量平衡测验获得沙山陆面蒸发和凝结概念。认为当地年降水量和凝结量不足以对沙山2m表层内的孔隙水现象作出解释,疑另有与大尺度地下水系统相关的补给源。  相似文献   
29.
30.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maximum value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summer, and that this maximum value in summer derives mainly from winter. A similar reservation occurs also in temperature under the thermocline. Above and below the depth of the oxygen maximum, the oxygen content is decreased by an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biological respiration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respectively. The oxygen maximum usually occurs above 50 meters in depth where the phytoplankton presents in small amounts. The phytoplankton is only an influentical factor for the oxygen maximum, not a decisive 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