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北京市密云、怀柔、平谷和昌平地区太古宙岩石可划分为混合岩化表壳岩系和非层状岩系两大类岩石、地层单元。前者包括大港一沙厂混合岩化表壳岩系和四合堂混合岩化表壳岩系;后者主要为TTG(A)-M-Me杂岩,它包括苇子峪、阳坡地、马圈子、对角沟门和冯家峪等杂岩。太古宙表壳岩系的原岩建造有杂砂岩+英安质、安山质火山岩及其碎屑岩+铁硅质沉积岩建造,含铁进质宕的绿岩建造和绿岩建造三类。表壳岩系区域变质作用和太古宙TTG质岩形成的时代均发生于新太古代。推测大港-抄厂表壳岩系及苇子峪TTG(A)-M-Me杂岩中的主体表壳宕系成岩时代为中太古代晚期,其它TTG-M-Me杂老中的表壳岩系成岩时代为新太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52.
北京地区太古亩大漕.沙厂表壳岩系的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年龄,苇子峪TTG(A)-MMe杂岩中表壳岩系的高角门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年龄,以及两个单元中的早期TTG质岩成岩年龄均为2650Ma左右,推测表壳岩成岩时代为中太古代晚期;四合堂表壳岩系的低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年龄和该单元内太古宙TTG质岩的成岩时代约为2539Ma至2580.7Ma,推测表壳岩系成岩时代为新太古代早期(2650~2800Ma);阳坡地TTG-M-Me杂岩中的太古宙晚期ITG质岩成岩时代为2522~2563Ma,推测其中表壳岩系的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及早期TTG质岩的成岩时代稍大于2563Ma;马圈子TTG-M-Me杂岩中TTG质岩成岩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2500~2650Ma)。结论为本区太古宙表壳岩系峰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太古宙TTG质岩形成时代均发生于新太古代。  相似文献   
53.
周艳  闵新平  梁平 《贵州气象》2011,35(3):24-27
气象要素对乙脑的发病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黔东南州16个站点1971年5-8月逐日最高和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黔东南州1971年7月乙脑流行的气象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1年黔东南适宜乙脑发生和传播乙脑病毒的三带喙库蚊孵化、成活的20℃初日较常年提前了1~10d,在气温适宜三带喙库蚊孵化、成活时期,高湿天气持续,日平均相对湿度均在60%以上,传播乙脑病毒的媒介密度迅速达到高峰;乙脑病毒传播媒介密度达到高峰后约1个月乙脑流行的规律同样适用黔东南。黔东南水溪、稻田多,传播乙脑病毒媒介生存的水分条件充足,是乙脑高发区,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初日前注射疫苗。  相似文献   
54.
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台市2010年8月14日大暴雨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等方面进行分析,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少动,低层切变线的存在和有利的水汽条件,是产生此次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以期对强对流降水天气预警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5.
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地质环境区划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地质环境质量,对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充分分析研究江苏省地质环境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以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人地和谐统一的思路,基于地质环境安全、地质资源保障及社会需求的原则,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考虑,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项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套由7个目标层、16个约束层和40项指标构成的江苏省地质环境综合区划评价指标体系,为合理评价江苏省地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本文研究了云南地区历史强震(M≥6)的重复性问题。本区105次M≥6级地震中的89次都发生在6条主要地震带上。地震带上强震的重复一般表现为迁移、填空和极震区的重合或部分重合。研究云南地区500多年来记录的强震,造成极震区重合或部分重合的有9对15次,占总次数的14.3%。除峨山—通海地震带外,M≥7强震无极震区重合或部分重合的情况。峨山—通海地震带是一个持例,它不但造成M≥7强震极震区的部分重合,而且这种重合还发生在同一活动期内。  相似文献   
60.
沸石改性处理高氟地下水的适宜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3种改性方法的对比试验,确定天然斜发沸石的适宜改性工艺,即将沸石分别经马弗炉700℃焙烧5h,然后用10%盐酸溶液浸泡12h,清水冲洗至中性后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煮6h,最后用pH=3的水冲至中性后,用10%的70℃明矾溶液浸泡24h,清水简单冲洗后80℃烘干。通过改性增大了沸石的内部孔隙通透性和比表面积,有利于增强沸石的吸附性,同时降低了沸石的硅铝比,有利于增强改性沸石的离子交换能力,提高除氟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