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期预报的内容,特別是旬雨量、雨日和温度,深受工农业与其它行业的重视。我们利用欧洲中心播发的500百帕72、96、120、144小时高度形势场预告等资料,用完全预报法开展“中期天气业务预报系统”的研究试验,对旬要素进行客观化,定量化预报,从1987年3月起将预报结果向各市台广播,收到一定的效果。本文以3月中旬的预报为例,简介如后。  相似文献   
32.
一、前言现代气象预报的发展,是多种预报方法的集成和决策,并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客观化、定量化、自动化的预报系统。近年来浙江省气科所对进入第二警戒区(31°N,127°E;27°N,135°E;18°N,117°E;15°N,127°E四点连线围域)内的台风路径,陆续给出了天气学、统计预报,统计——动力预报及气候持续性预报等客观预报方案。天气预报人员在多年预报业务实践中也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预报经验与方法。为了把这些方法、经验系统化,并有效地应用到预报业务中去,我们初步研制了一个台风路径预报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33.
在“台风路径预报专家系统的初步试验”一文中,已言及“500HPA天气形势相似预报方案”是该专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本文特对相似预报推理网络再作一些较具体的介绍。多年来,预报员及专家们积累了很多天气图分析与预报经验。但这些经验如未加以系统化与客观定量化,则较难推广,同时天气图的分析难免因人而异。为了在专家系统中引进专家的预报经验,首先应将这些经验系统化、概念化,成为电脑推理网络能用以进行推理预报的规则集合。预报员作预报的基本方法是天气分析结合经验诊断并联系相似过程。而推理网络即  相似文献   
34.
一、前言本文应用谐波分析方法,将 ECMWF 输出的500hpa 高度预报值分解成纬圈谱。以波参数谱、物理量谱和超长波、长波、合成波高度为预报因子,对春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强降温天气过程及逐日晴雨天气过程,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 MOS 预报方程。预报方程在1986年3—4月投入业务使用,波谱因子在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上与中期天气过程一致,有较明确的天气学意义,因此,其组成的预报方程对中期天气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  相似文献   
35.
一、引言暴雨通常产生于深厚对流云(Wilson和Kessler,1963)。一般说来,深厚对流云中的上升气流比浅薄的对流云要强得多,因此,其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凝结速率。而且通常认为,深厚对流云中的冰晶过程(Ludlarn,1952)及凝结——并合过程(Bowen,1950)有利于降水的产生。然而,浅薄的对流云在某些场合下也会产生暴雨,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浅薄的对流  相似文献   
36.
应用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东海热带气旋登陆后路径趋势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登陆后路径趋势随时间和登陆地点的变化分布说明热带气旋登陆后路径仍受基本气流的引导和制约;热带气旋登陆时的惯性和地转力的变化对东海热带气旋登陆后的路径趋势有一定影响;环境场及其变化对东海热带气旋登陆后路径有较大影响,尤其对流层中层流场对登陆后的热带气旋的移动仍有明显的引导作用;中国东部至黄海区域是环境场影响东海热带气旋登陆路径趋势的关键区,当区域内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西风槽北撤时,东海热带气旋登陆后在副高南侧东风气流引导下向内陆西行至消亡,当区域内副高减弱东退,西风槽南压时,东海热带气旋登陆后受副高西侧偏南气流与西风槽前西南气流引导转向后入海;东海热带气旋登陆前的环境场对登陆后路径趋势影响相对较小,登陆后12~24小时是登陆后路径趋势受环境场影响的敏感时段,环境场的变化对登陆后路径趋势的影响要比当前环境场的影响超前6小时。  相似文献   
37.
热带气旋路径人工神经元预报方法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对具有动量项BP、LM、RBF人工神经网络建立36、48、60、72小时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测模型,各用100个独立样本进行预测检验,分析了网络"学习好,预报差"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参数、相应的学习算法和合适的预报因子,并总结了合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的经验.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不具有自动选取因子的功能,给实际应用造成困难,提出了基于RBF的逐步选取因子的算法,并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热带气旋定量降水预报的动力相似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一个热带气旋定量降水预报(QPF) 的动力相似方案。方案应用热带气旋初始参数、历史过程的天气形势场和物理量场及数值预报产品, 构造预报区域内当前时刻至未来时刻环境要素场的多元客观相似判据。通过定义非线性的相似指数综合评估历史热带气旋样本与预报热带气旋在多元判据下的连续动态相似程度, 以此找到相似样本。应用相似样本的历史降水量记录进行相似指数的权重综合, 得到热带气旋未来6~48 h降水量的定点、定量预报值。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39.
The correlation and composite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o study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ck of tropical cyclones (TCs) after their landfall in the east of China. The mid-tropospheric environmental steering flow is found to dominate the movement of a TC even after landfall, with the inertia and Coriolis force two other subordinates. A key region is discovered covering the east of China and Yellow Sea, in which the environmental flow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movement of TCs making landfall in this part of China. When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is region strengthens and extends westward, accompanied by northward shrink of the westerly trough, the TC tends to move westward after landfall and disappear inland. However, when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is region weakens and shrinks eastward, accompanied by southward push of the westerly trough, the TC tends to recurve after landfall and re-enter the sea at a location to the north of the site of landfall. The environment before the landfall of a TC has little impact on its post-landfall track, which is sensitive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12 – 24 hours after landfall. A 6-hour lag is found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movement of a TC after landfall.  相似文献   
40.
本文用未来时刻的资料构造出一种新的TC路径客观预报模式,并分析未来时刻形势场因子对预报所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