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探讨了零速修正在GNSS/INS组合导航中的应用.给出了GNSS/INS松组合的数学模型,针对载体的静止状态,设计了两种零速修正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量测方程,对实测数据以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解算和分析,实验表明:同时使用零速修正和GNSS位置、速度观测值时,可以显著提高载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速度精度;只使用零速修正和GNSS速度观测值时,又可以提高载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位置精度;但零速修正对姿态精度的改进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2.
铧尖金矿位于冀东地区,该地区有丰富的铁矿、金矿资源。研究铧尖金矿床中金属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分的变化,可以深入了解该矿床的形成机制并指导后续找矿。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室内光学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测试、氢氧同位素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表明:铧尖金矿的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石英,金矿物以含银自然金为主,主要存在于黄铁矿裂隙中或被黄铁矿包裹;黄铁矿中硫的含量平均为52.11%,与硫的理论值相比,黄铁矿普遍亏硫,显示出黄铁矿的形成与热液有关;氢氧同位素δD变化范围为-77.9‰~-68.1‰,δ18O变化范围为9.9‰~15.7‰,硫同位素δ34S变化范围为3.2‰~6‰,表明铧尖金矿的热液来源主要为岩浆水,硫源来自深部岩浆源。综上认为铧尖金矿应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3.
宁波平原地面沉降全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波地面沉降已有半世纪,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地表动静荷载剧增,地面沉降已从地下水不合理开采的区域性地面沉降逐渐向大规模地表荷载和基坑降排水造成的工程性地面沉降转变。自2008年底市区地下水实施禁限采后,地面沉降漏斗仍继续缓慢扩张,监测中心沉降量持续增加,并相继出现了多个新型小漏斗。在充分论述工程性因素在宁波平原区域地面沉降中作用和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参数随应力应变变化的地下水开采和区域建筑荷载双重作用下的全耦合动态地面沉降方程。通过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的对比研究,显示模型良好的拟合关系,并预测了2012~2015年地面沉降发展趋势,为宁波地面沉降防治及中心城区城市化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4.
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几年的时间,三维点云数据结合多相机曝光的RGB信息可以直接生成真实三维场景,通过该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城市部件数据采集能力。激光点云数据经过处理后,将基于点云采集的城市部件信息导入SuperMap二三维一体化GIS平台,实现了城市部件数据的管理与三维场景展示。  相似文献   
145.
146.
借鉴国内外利用DEM计算复杂地形下太阳辐射的模式,开发了一种运用ArcGIS 10.0支持的Add-In插件开发模式,计算复杂地形下太阳辐射的新的工具。利用该工具计算了黑河上游山区2011年全年的日太阳辐射值,并与ArcGIS本身的太阳辐射计算工具运算结果以及位于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的3个气象站点2011年的太阳辐射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工具可很好地模拟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异,且运算结果明显优于ArcGIS本身的太阳辐射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147.
该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2013年10月5日滇西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具有热带和副热带系统为主同时配合西风槽、过程强降水落区位于低空急流左前和切变线南部约2-3个纬距等典型性暴雨特征,同时也具有两高辐合后再配合南下冷空气形成3股气流汇合、后期在强劲偏南风作用下低层横切变转竖等特点。在物理量场分析中,暴雨落区CAPE值约1 000 J·kg-1、CIN值约13 J·kg-1、1.5LI1.8、qfdiv约为-9 kg/(hPa·m2·s)。腾冲局地近地面834 hPa比湿已接近寿绍文等提出14 g/kg的南方暴雨标准,而700 hPa比湿已达8 g/kg以上标准,另外单站探空对大气不稳定区具有较好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148.
149.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龙门山地区发生MS8.0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斜坡地质灾害。全面、准确的地质灾害编录和对其发育规律分析是灾害防治研究的基础。因此,本文选取同震地质灾害典型发育的绵远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2期震后的SPOT5卫星遥感影像,结合震前航拍影像,进行了同震地质灾害图斑的自动识别,并结合影像目视检核和灾害野外验证精确地编录了斜坡地质灾害。针对先前学者在此研究区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本次地质灾害提取方法的优势与成果的完整性与精确性。在此解译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空间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别于前人的认识:(1)遥感影像是提取地震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但需要注意遥感影像的时相选择和期次的对比,这样才能获取完整且准确的解译结果; (2)提取的研究区地质灾害总面积为85.5km2,约为前人研究结果的两倍; 解译结果显示,灾害主要集中分布于北川映秀地表破裂带附近和绵远河主河道两侧的斜坡; (3)流域地处地形、地貌过渡带,高程、坡度、坡形、断裂及地表破裂和地层岩性是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分布的主控因素; 在高程1500m和4100m附近灾害面积百分比最大,分别为31%和25%以上; 灾害分布主要集中在50附近,面积百分比与坡度呈正相关; 在凹形陡坡单元灾害面积分布最大,其次为凸型中坡单元; 灾害分布与该地区断层的活动特征相关性很大; 硬岩、上硬下软地层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区域,占49.6%。  相似文献   
150.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交通管制、设卡布控、人员隔离等措施相继实施,为城市的基础测绘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鉴于此,提出了利用大疆精灵4 RTK进行快速测绘的方法.利用垂直摄影相片和倾斜摄影相片生成DSM、DOM、点云数据、三维模型,再结合三维模型和DOM生产地形图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1:5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具有良好的效率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