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华北克拉通于中生代遭受严重破坏的观点已被地学界广泛接受。其北缘的辽西地区赤峰—朝阳金成矿带之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被认为是克拉通破坏事件的典型响应。在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该矿带的金厂沟梁金矿区和排山楼金矿区,分别针对与成矿时间一致的西对面沟岩体(成岩时间128 Ma)和大石头沟岩体(成岩时间128~126 Ma)进行了矿物组合、结晶温度、氧逸度和侵位深度研究。采用黑云母全铝压力计获得两个岩体结晶压力平均值分别为97 MPa和145 MPa,按照地壳密度2.7 g/cm3估算了两个岩体的侵位深度分别为3.67 km和5.48 km。根据以上估算结果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早白垩世以来赤峰—朝阳金成矿带剥蚀深度应该在3.67~7.70 km范围,平均值5.27 km。此外,在收集和综合对比分析华北地区隆升剥蚀资料的基础上,认为自早白垩世以来华北地区总体剥蚀深度范围为2.0~10.0 km,主要集中在2.0~6.0 km,平均值约5.60 km。这一认识对于华北地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2.
近年来休闲渔业与海洋牧场的结合作为新兴的渔业产业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在生态环境退化和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大背景下,以海洋牧场建设为基础、以休闲渔业和旅游业为带动的渔业模式不断发展。我国近海海岛众多,具备围绕海岛综合开发建设海岛类海洋牧场的天然优势,可以预见以海岛为中心、立足海岛生态开发构建海洋牧场的发展模式将是近海海洋...  相似文献   
133.
近年来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洋牧场建设已从近岸浅海开始向深远海推进,然而如何在深远海的海洋边界线以及毗邻区域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是摆在渔业工作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同时如何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在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发挥海洋牧场的生态优化、资源养护的功能优势,促进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从而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各国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合作是关系着全球海洋经济的重要问题。文章分别从未来国际化海洋牧场的建设内容及发展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在此背景下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未来的以国际化海洋牧场为载体的国际间渔业合作提供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实现国际渔业合作不断深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药熏蒸治疗LDH的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核心药物组合等遣方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150首,涉及中药171味。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有18味,排前10位的分别为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川芎、当归、威灵仙、独活、牛膝、桂枝和川乌。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咸为主;归经主要归肝、心、肾、脾和膀胱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9组。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2组与新处方6首。结论:中药熏蒸治疗LDH多采用祛风湿、活血化瘀之药,兼以补益肝肾药。  相似文献   
135.
地下介质通常具有黏滞性,地震波在地下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振幅衰减和速度频散,进而影响地震成像的准确性和分辨率.基于黏滞介质的衰减补偿逆时偏移能沿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恢复其所经历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有效提升成像效果.然而,由于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效应呈指数变化,衰减补偿过程中高低频分量的非同步增长易导致补偿算法数值不稳定.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策略的稳定衰减补偿逆时偏移方法.该方法基于解耦的常Q分数阶拉普拉斯算子黏滞声波方程描述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效应,将振幅正则化因子引入该方程的时间-波数域的解析解中,以确保在补偿过程中地震波场能稳定延拓.二维、三维合成数据以及实际资料的偏移算例均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处理衰减补偿中的不稳定问题,明显提升地震资料的偏移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筛选并分析影响肺结节良恶性的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并与梅奥模型、Brock模型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有病理结果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319例,其中229例作为建模组(A组),90例作为验证组(B组),分析A组病例性别、年龄、直径、吸烟史、毛刺、位于上叶、边界不清楚、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含磨玻璃密度及钙化,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因子,并建立回归方程。用B组资料进行验证并将B组资料分别代入本研究模型、梅奥模型及Brock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年龄、直径、毛刺、上叶、边界不清楚、分叶、空泡、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是否含有磨玻璃密度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有毛刺、有分叶、边界不清楚和含有磨玻璃密度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的回归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其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77.3%,阳性似然比为4.02,阴性似然比为0.11,阳性预测值为80.8%,阴性预测值为89.5%;本研究模型与梅奥模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9),与Brock模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9)。结论:有毛刺、有分叶、边界不清楚和含有磨玻璃密度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诊断效能优于梅奥模型,与Brock模型诊断效能相当。   相似文献   
137.
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面的扩展对城市地表水文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不透水面与地表径流时空相关性能缓解城市内涝灾害,可为"海绵城市"提供建设意见。本文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提出结合BCI指数(Biophysical Composition Index)的线性光谱分解方法提取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提高了传统的线性光谱分解方法的精度。进一步结合SCS-CN模型(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 Method)模拟1990年—2017年杭州市主城区地表径流,在此基础上计算景观格局指数,研究杭州市主城区不透水面与模拟地表径流的时空特征,探究不透水面与模拟地表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0年不透水面聚集度较高且呈增长趋势,增长速率趋于平稳,上城区和下城区不透水面面积占比最高,江干区、西湖区和拱墅区增长速率和增长强度相对较大。(2)研究区近30年模拟地表径流不断增长,220—240 mm的径流由中心城区向四周辐射,上城区和下城区模拟地表径流最高,与不透水面的演变趋势总体一致。(3)不透水面的空间格局与模拟地表径流高度相关,不透水面的斑块数量和破碎度与地表径流呈负相关,斑块所占景观比例、斑块密度、斑块聚集等与模拟地表径流正相关,可通过合理控制相关景观指标、优化不透水面空间格局控制地表径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城市内涝的建议:增加绿地、花园等用地类型;减少大面积不透水面斑块,划分成更多的小斑块等。  相似文献   
138.
对正射影像生产中的镶嵌线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考虑遥感影像成像方式和特征的情况下,利用航摄区的道路与地表覆盖地理实体,研究镶嵌线生成算法,将航带航向、像幅、像主点、地理实体等参数作为影像重叠区数据的取舍依据,在确保投影变形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影像镶嵌线的生产和后期影像镶嵌的自动化处理。本文采用大范围航空影像数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处理结果,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在高分辨率航空影像镶嵌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9.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小间距比比L/D=1.5工况下方形布置四圆柱在不同来流角角α(α=0°、15°、30°、45°)条件下的尾流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来流角度条件下四圆柱瞬时和时均尾流流场特征,获得了瞬时和时均速度矢量、涡量等值线、流线拓扑及雷诺应力分布随来流角度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来流角度对方形布置四圆柱尾流形态有显著影响。四圆柱瞬时尾流形态随来流角度增大可分为延伸体流动流态(α=0°)、尾流剪切层附着流态(α=15°、30°)及尾流剪切层共同脱落流态(α=45°)三种流态。当来流角度增大时,四圆柱下游断面平均流向速度分布由"W"形向"U"形转变,时均雷诺正应力及雷诺剪切应力等值线分布特征也会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