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51.
原生晕法在长期大量的勘探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推测隐伏矿体,进行找矿预测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永新金矿床的勘查基础上,通过采集永新金矿区内见矿效果最好的180号勘探线上的4个钻孔的岩石样品,开展了钻孔原生晕的分析.确定了该矿床前缘晕元素组合为As-Sb-Hg,近矿晕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尾矿元素组合为W-Mo-Bi-Co-Ni-Cd.与前人总结的金矿经典分带模型相比,前缘晕出现了尾晕元素,同时尾晕序列中也有前缘晕的元素出现,显示了"反分带"的特征,说明在矿体的头部和尾部均有盲矿存在,而依据矿体发育形态来看,矿体头部继续往南东的盲矿已被剥蚀,而矿体尾部往北西方向是下一步勘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52.
深层地热水是矿井地质灾害的警示因素,探究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对矿井水害和热害防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淮北煤田青东煤矿深层地热水为研究对象,采集同水平(-585 m)的13个地热水样和11个非地热水样,对比分析两类水体离子特征差异,探讨地热水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及控制因素,同时收集矿井各突水含水层水样共31个,基于Fisher突水识别模型对地热水水源展开识别,结合地下水循环及构造条件,分析地热水成因。结果表明,地热水的TDS、Ca2+、Cl-指标高于非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以SO4 ·Cl-Ca ·Mg为主,呈弱碱性;两类水水化学差异是不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综合反映,地热水的水化学成分主要受水岩作用和离子交替作用共同控制,其中水岩作用以硅酸盐溶解、含煤地层黄铁矿氧化、蒸发盐溶解最为显著,地热水的水岩作用和离子交替作用程度相比非地热水强;地热水由深部奥灰水补给,经断裂导水通道至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混合而成,且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水混合比例高。研究结果对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3.
郭艳  张琪  李婵  董晓莹  刘福江 《地球科学》2016,41(12):2100-2108
月表矿物含量反演是研究月球地质起源和演化的关键.太空风化作用普遍发生在月球表面,对矿物纯净光谱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弱化光谱吸收特征, 降低反射率,影响矿物含量遥感反演精度.基于Relab光谱库和Hapke辐射传输模型,将月表 4种矿物(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橄榄石)的二向性反射率转换成同向性的单次散射反照率,然后计算矿物的光学常数;再根据亚微观金属铁SMFe(submicroscopic metallic iron)的质量分数模拟6种不同程度太空风化效应,得到端元矿物的反射率光谱;最后基于上述方法,利用多端元线性分解方法和M3(moon mineralogy mapper,月球矿物绘图仪)高光谱数据反演不同风化程度下的矿物含量,得到月表虹湾地区辉石、斜长石、橄榄石3种矿物的含量分布.实验表明,利用多端元线性分解可以有效模拟太空风化效应对矿物光谱的影响,是研究太空风化效应影响下矿物识别及含量反演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根据Z~I关系,使用南昌713-C数字化雷达探测资料.对柘林水库库区降水的定量测量进行了研究,并用经验公式进行了试报。  相似文献   
55.
针对依据热红外遥感数据的断裂带内外温差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在确定断裂带内外区域时引入距断裂带两测和两端的距离,同时综合考虑地形、气候、地物类型等因素对温度的影响将其进行改进,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2次地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分析地震热异常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的结论一致,且该方法对断裂带内外区域的确定相对更加具体,还可以很好地去除多种非震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土壤质量评价是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完善土壤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研究主要污染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土壤对地下水的影响。以淄博市大武水源地为研究区,运用综合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近十年土壤改善情况,探讨土壤和地下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质量整体较好,无较高污染风险Ⅲ类土壤,以污染风险低的Ⅰ类土壤为主,风险可控的Ⅱ类质量土壤主要分布在最表层,垂向上污染物存在向下迁移现象。土壤重金属以Hg、Cd、Pb为主,具有一致性、同源性;有机物污染最严重的是多环芳烃类,其次是二氯甲烷,主要来源于周边化工厂以往所排放的污废水。本次调查的苯浓度有了大幅度减低,均未检出,重金属Cd污染增加。土壤中污染物向下迁移影响了地下水水质,近10年来地下水和土壤质量虽有所改善,但大武水源地土壤中污染物仍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持续影响。本次研究对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土壤质量的分类和界定,提高水土生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部分第一代组网雷达的前期观测,揭示出“矮顶”或“微”超级单体的一些有意义的特征。认为这些超级单体的水平和垂直尺度都明显地小于大平原区域常见的那些超级单体。模式研究表明:微超级单体的的确确具有大平原型一样的属性(当然更小)。这些属性包括钩状回波、弱回波区、有界弱回波区和中气旋。与研究较多的平原区域中气旋相比,这种中气旋的旋转速度和直径显得更小,深度范围也更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