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数字相机畸变差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程效军  胡敏捷 《测绘学报》2002,31(Z1):113-117
通过分析数字相机的结构和误差来源,提出对数字相机畸变差检测的严密数学模型,并运用序贯方法解算该数学模型.实验证明采用本方法进行数字相机的畸变差检测简便易行,且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2.
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basic features of focal mechanisms of 619 ML≥2.0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in the capital circle area from January 2002 to June 2010. By dividing the capital area into three studying regions based on regional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cluste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all subregions using the longest distance method in the statistical cluster analysi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tonic stress tenso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dominant P-axis azimuth distribution is NNE-NEE and that of T-axis is NNW--NWW, most of the focal areas are controlled by a horizontal stress field and rupture is mainly of horizontal strike-slip. The maximum principal compression stress orientation is NE75° in the west, NE62° in the middle, and near EW in the east of the capital area.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is characterized by horizontal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03.
由多地震活动参数分析晋冀蒙交界地区长期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晋冀蒙交界近33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运用最大似然法,分别计算并绘制晋冀蒙交界1980年、1990年、2000年以来 b 值空间扫描图像,结果显示,低 b 值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大同、张北、代县一带。依据区域地质构造条件、b 值空间分布图像、历史强震和现代地震活动特征,将晋冀蒙交界分成张北段、延庆段、大同段和代县段4个段落,采用最佳效果拟合法+最大似然法,对各段落进行 b 值时间扫描,并且利用断裂带分段的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分析方法,分析4个段落的现今活动习性,综合判定处于相对高应力和闭锁状态的断裂段。研究结果表明,张北段处于高应力背景下的相对闭锁状态,但会受到1998年、1999年张北 M 6.2、M 5.6强余震影响。综合分析认为,需注意张北段和延庆段发生中强地震的长期地震危险。  相似文献   
104.
晋冀蒙交界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平静-活跃-平静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研究晋冀蒙交界地区1484年以来18个(组)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活动,概括为"长期平静—打破平静—主震"和"长期平静—打破平静—再度平静—主震"两种主要演化模式.认为:1)时间上,出现中等地震长期平静、打破平静以及再度平静现象是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的重要前兆特征,打破长期平静后1年左右和再度平静后2~3年发生主震的可能性较大;2)空间上,打破平静的中等地震对未来主震的发生地点有指示意义,未来主震发生在其周围150km内或者中等地震集中分布区附近的可能性较大;3)强度上,出现具有上述两种模式典型特征的异常,尤其以4.5级以上地震打破平静时,发生5.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5.
辽河流域社会经济活动的COD污染负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辉  栾维新  康敏捷 《地理研究》2013,32(10):1802-1813
辽河流域污染物的输入是辽东湾海洋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治理海洋污染的根本在于治理陆域污染。以辽河流域COD污染为研究对象,在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及与土地利用数据匹配的基础上剔除了部分无效数据,提高了流域污染物估算和空间分析的精度,估算结果表明:2010年辽河流域COD总污染负荷约101万t,其中居民生活和畜禽养殖排放合计占总污染负荷的80%,是流域COD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源污染占11%;城市径流污染占9%。COD污染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且以面源污染为主,约有30万t入河。生物体代谢是COD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物排放总量难于降低,辽河流域的COD污染压力短期内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06.
对首都圈地区2002年1月~2010年6月619个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依据区域构造特征将首都圈划分为3个区域,用聚类统计方法中的最长距离法对各分区的机制解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各分区的构造应力张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震源机制解P轴方位的优势分布为NNE-NEE向,T轴方位的优势分布为NNW-NWW向,绝大多数地震震源处的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破裂以水平走滑为主。首都圈西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75°,中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62°,东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近EW向,区域构造应力场以水平向挤压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7.
对首都圈地区10处跨断层流动观测场地40多年来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了断层水平扭错量、水平张压量和垂直升降量。结合首都圈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和该区1970年以来的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分析了首都圈地区现今断层活动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断层活动较复杂,目前总体活动水平与往期相比并不高,大多数断层左旋活动增强,右旋活动相对减弱;张性活动也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断层垂直活动量小于水平活动量,地壳运动仍以水平运动为主;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强震前断层活动明显增强,并具有一定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08.
沙层应变记录是一类新型、独特的观测资料,其测量原理基于介质颗粒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地壳颗粒的准应力-应变特性,其观测量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在地震预测中已初步应用,具有独特的演化特征及“颗粒”性前兆意义: (1)沙层应变与传统应变相比,沙层应变记录中不存在季节性变化背景特征,而具有显著的日变现象,类似固体潮图像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没有半日波显著成份,初步分析可能是受沙层中温度对流所致.  相似文献   
109.
北京及邻区中等地震前的近南北向异常小震条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等有感地震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影响。北京地区面积小、地震较少,缺少有效的中等地震短期预测指标。通过对1970年以来首都圈中部地区的小震活动图像全时空扫描与研究,认为该地区的近南北向异常小震条带可以作为北京及邻近地区中等地震前短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0.
M.  West  J.J.  Sánchez  S.R.  McNutt  武敏捷 《世界地震译丛》2005,(6):32-36
当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的面波掠过阿拉斯加时,它们在远至11000km的兰格尔火山附近触发了历时11min的包括14个近震的震群。这些地震是在20~30s的间隔期间发生的,并在瑞利波掠过期间产生了最大的垂直正位移。由于异常长的面波和近震附近的地震台站相结合,使得我们能够观测到这种相关性。瑞利波运动的相位主要由25kPa的水平张应力控制。这些观测结果意味着,近震是由正断层上简单的剪切破裂触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