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277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张绍和  邵全军 《地质与勘探》2000,36(5):79-80,83
通过计算推导与分析,得到了孕镶金刚石钻头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金刚石浓度的量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72.
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现今断层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GPS观测对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的现今断层运动和变形状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丽江—小金河断裂带两侧地块地壳变形差异显著,GPS速度剖面结果显示断裂带两侧存在地壳变形不连续现象;进一步以GPS速度场为约束,基于负位错模型反演的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的断层闭锁空间分布结果显示,以木里为界,北东段断层强闭锁从地表向深部延伸至15 km左右,西南段断层闭锁程度较高的区域位于5~15 km范围内,浅层表现为弱闭锁的状态;滑动亏损速率结果显示,两闭锁段的滑动亏损速率相差近4 mm·a-1,说明丽江—小金河断裂带西南段的背景滑动速率明显高于北东段.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了西南段浅层蠕滑运动对周边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南段的浅层左旋滑动对北东段闭锁区和西南段深部强闭锁区均为正影响.

  相似文献   
273.
274.
基于多角度遥感的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线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辐射传输方程PROSAIL为基础,模拟不同观测天顶角和不同叶面积指数(LAI)下的植被冠层光谱。利用模拟的冠层光谱构建3种常用的植被指数,并分析不同观测天顶角下叶面积指数变化对3种植被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MSR能较好解决由于LAI变化而引起的饱和现象。观测天顶角为-30°时,3种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线性关系较30°和0°时好。  相似文献   
275.
在深入研究华南地震层析成像的基础上,按照大地构造环境和软流圈上涌形状和热度,将中国东部(大陆)中生代上地幔中岩石圈 软流圈构造划分为3类:(1)陆台区(华北块和扬子块),软流圈沿古裂陷上涌,其柱头上方形成幔壳混熔花岗质岩及相应Au、Cu、Mo、Pb Zn等矿集区,并于软流圈与岩石圈厚区之陡接触带形成中基性杂岩及相应Fe矿集区;(2)褶皱带中心区(南岭及其延伸带),软流圈在适当深度、热量充足、较大范围内“平卧”,因热传导而致使地壳内物质部分重熔,形成壳源型花岗质岩及相应的W、Sn、稀有元素矿集区;(3)褶皱带边缘区(大兴安岭南部及华南南缘),在软流圈上涌柱上方形成幔源或幔壳混熔的花岗质岩,相应为Cu、Au、Pb Zn、Mo、Ag矿集区。总之,软流圈上涌是中生代构造、岩浆、矿集区形成之根源。  相似文献   
276.
数字地震台网IPVPN联网与实时数据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九五”期间,全国地震观测系统进行了重大的数字化技术改造和建设,建成由47个国家级数字地震台和30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组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一些省、直辖市和市县地震机构也先后建成了以监测本行政区域地震活动为主要目的区域性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以下简称“台网”)约20多个(庄灿涛等,2003;吴书贵,2003),这些台网的建成及投入运行对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地域及建网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台网一般采取独立运行模式,自成体系,区域间数据交换困难,对于行政辖区临近交界多发地震地区而恰好是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较差区…  相似文献   
277.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孔隙特征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下的“土壤水库”重建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 利用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 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5个植被自然恢复演替阶段样地表层15~57 mm的土壤孔隙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在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 土壤孔隙数、孔隙度、孔隙成圆率和分形维数等孔隙参数得到极显著地提高(P<0.01), 表现的规律为顶级群落阶段>先锋乔木阶段>灌丛群落阶段>草地群落阶段>弃耕地阶段, 说明植被自然恢复能明显促进土壤孔隙状况的提高, 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恢复演替时间的延长和植被类型的改变逐渐增强, 最终在顶级群落阶段土壤孔隙参数达到最优.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各孔隙参数之间均有极显著(P<0.001)的线性关系, 有机质累积量的增加可能是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孔隙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78.
石富强  邵志刚  朱琳  张竹琪  邵辉成 《地震》2019,39(1):155-170
智利俯冲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10年以来已经发生了3次8级强震。本文在调研了该地区地震地质、历史地震、运动学特征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其中与地震预测预报有关的观测现象,总结了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和认识过程。结果显示:(1)智利俯冲带历史地震记录丰富,基于现代大地测量的断层震间闭锁研究深入,近年来多次8级地震均发生在历史地震破裂空段和滑动亏损较大的强闭锁区;(2) 2010年Maule M_W8.8地震和2014年Iquique M_W8.1地震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兆变化,Maule M_W8.8地震前主要是"一类空区"和"二类空区"的嵌套;而Iquique M_W8.1地震前还伴有b值持续降低,前震活动频繁,GPS时间序列瞬态变化等一系列短临异常变化;(3)同震位错和震间闭锁的空间分布显示智利俯冲带断层摩擦性质复杂;(4)孕震物理力学机制复杂,不同学者不同方法之间还存在一些认识争议。  相似文献   
279.
由于金属矿区地震记录中随机噪声性质复杂且信噪比低,常规降噪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滤波效果.时频峰值滤波(TFPF)方法是实现低信噪比地震勘探记录中随机噪声压制的有效方法,但其在复杂地震勘探随机噪声下时窗参数优化问题仍难以解决.本文充分利用地震勘探噪声的统计特性,结合Shapiro-Wilk(SW)统计量辨识地震勘探记录中的微弱有效信号,提出基于SW统计量的自适应时频峰值滤波降噪方法(S-TFPF).在S-TFPF方案中,对于有效信号集中区,S-TFPF方法根据信号频率特征,选择有利于信号保持的较短时窗长度;对于噪声集中区,按噪声方差自适应增加时窗长度,增强随机噪声压制能力.S-TFPF应用于合成记录和共炮点记录的滤波结果表明,与传统时频峰值滤波方法相比,S-TFPF方法可以有效抑制低信噪比地震勘探记录中的随机噪声,更好地恢复出同相轴.  相似文献   
280.
研究了重金属Cu,Pb,Cd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颗粒中各化学形态间的含量,及其在长江内河段—河海混合界面—海区间的各形态间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中重金属以非残渣相为主要存在形式,其中铁锰氧化物为重要的清除载体;以铁锰氧化物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含量受水环境盐度和pH控制;通过多元回归计算求得重金属与pH值、盐度(X_s)、悬浮体(X_(s.s))的多元一次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