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台风观测、FY2/MTSAT卫星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120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偏心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杜苏芮”动力热力结构均存在明显不对称性特征:深对流云系几乎完全偏于TC的西南侧,TC中心周围仅有浅薄稀疏的低云云线,特别是中高层风场TC仅表现为气旋性特征较弱的东风波动,且明显偏于TC中心的西南侧.西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是“杜苏芮”中高层偏心结构的主要成因:一方面副高快速向西跃进,与南侧TC间位势梯度加强,形成强盛的偏东气流,不利于对流发展;另一方面副高内部干燥下沉气流抑制了TC北侧气旋性环流发展.而在低层,副高的带状分布和西伸特点不如中高层明显,造成了TC环流在高低层的错位.而低层强盛的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使得低层的气旋性环流偏心不明显.而中层卷入西南气流偏弱且存在切断,对中层的气旋性环流发展和维持是不利的.再者,强的风垂直切变也是造成TC南侧对流发展旺盛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深圳新一代天气雷达山体阻挡的订正方案及效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东深圳新一代天气雷达山体阻挡情况以及对雷达产品的影响。多个山体使得深圳雷达北部、东北部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阻挡,对于1 km和3 km的垂直高度,有效探测距离仅分别为15 km和50 km。阻挡致使低仰角PPI和3 km CAPPI产品出现明显的缺测区。为了解决阻挡问题,采取反射率因子平均垂直廓线(WVPR)订正技术。对于2008年6月25日台风“风神”个例,垂直廓线订正弥补了低层探测信息,使得阻挡区域内的定量降水估测得到改善,对于较强降水相对误差约为10%;同时廓线订正对于阻挡区域外的降水估测也有一定的改进。对于以层状云性质为主的大范围降水系统,由于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易获取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订正效果较好;但对于孤立的对流风暴,廓线技术难以发挥作用。为此,开发了1 km 高度上组合反射率因子产品。选择2010年5月7日广州强对流个例,该产品既减轻了阻挡影响、能较好探测到阻挡区域内的风暴,又避免了测站周围其他地物杂波污染。利用COTREC运动矢量对1 km组合反射率因子进行外推预报,并给出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预报时效的检验结果。对于出现频次较高的较强回波(如30~45 dBZ),在30 min预报时效,POD、FAR和CSI分别为0.82、0.21和0.67,当预报时效拓展到60 min时,CSI仍达到0.54,预报效果较好。对于更强的回波(如55~65 dBZ),预报效果随时效增加而明显下降,CSI在6、30和60 min时分别为0.80、0.31和0.13。而对于较弱回波(5~15 dBZ)预报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