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介绍了三频航空电磁法仪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主要功能电路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2.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地震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地震纵波初动符号的资料,求得了海城地震系列中Ms≥4.0的24个地震的断层面解。主震发生于1975年2月4日,它的一个节面走向N70°W,倾向NE,倾角81°;另一个节面走向N23°E,倾向SE,倾角75°。根据余震的空间分布以及地面形变资料选取N70°W的节面为断层面,主震是发生在这个近乎直立的断层面上的左旋走向滑动,略具正的倾向滑动分量。前震及大多数余震的震源机制和主震的相似,有四个Ms≥4.0的余震的震源机制和主震的迥然不同,表现出滑动向量和主震的滑动向量相反的断层错动方式。这种情况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主震时在断层的一些地段发生错动过头。 由野外资料及余震的空间分布资料计算了主震的震源参数。主震断层长70公里,宽20公里,平均错距45厘米,地震矩2.1×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4.8巴,应变降7.3×10-6。它是发生在不能积累起较高应力的薄弱地带的一次低应力降的地震。 由地震纵波初动的半周期和振幅的资料计算了81个前震和余震的震源尺度、地震矩、应力降和平均错距。结果表明前震和余震的应力降都比较低,一般在0.1-1巴之间。余震区中有两个应力降相对说来比较高(高于0.8巴)的地区,它们恰好对应于主破裂错动过头的部位。这些结果意味着震前高应力、错动过头、相对高应力降和震源机制反向四者之间  相似文献   
73.
德阳市建委的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始于九八年四月。这之前虽然每年也抓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抽查与自查,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实效是深浅程度不一,个别单位表面应付,难以全面反映质量情况,抽查工作也只能  相似文献   
74.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05年6月启动乡镇级电子政务建设。2006年底,开始进入全面推广。由于该方案根据西部乡镇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工作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办法,至2007年4月,遵义县下辖的乡镇电子政务工作已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该模式充分利用全新的管理平台对各县进行实时监控、交流和管理,效果明显,解决了推广乡镇级电子政务带来问题。本文总结了西部乡镇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的特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广东及邻区近十多年来由中、小地震组成的震群序列的衰减特征,结果认为:运用地震频度衰减指数确定地震序列的类型,并对有无后续强震作出预测,看来是可行的。但是,要确定一种定量指标来对后续强震的震级以及发震时间作出预测,仍需积累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76.
1977年10月19日广西平果县城厢公社发生的5.0级地震,震中位于N23°23′12″、E107°32′12″,它发生在一个长期地震活动性较低的地区。主震发生后至当年12月14日共记录260余次余震;根据已确定的34次余震震中分布,大体呈北东东向分布(图1),由图可见,主震位于余震区的西北端,它显示出此次地震的破裂过程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扩展。余震区长约11公里,宽约7公里,由小台网确定的34次余震震源深度(图2),80%在9公里以内,  相似文献   
77.
信息化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前所未有。笔者从推广应用的角度梳理了遵义市国土资源信息化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提出利用云计算技术理论来推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供探讨论证。笔者认为,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将对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在资金投入、成本核算和人力资源分配等方面将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对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藏是继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风城组沉积期玛湖凹陷具有近陆源供给、火山活动频发、气候干旱炎热的特点,为独具特色的盐碱化湖泊沉积环境创造了条件,也是风城组岩性复杂多变的重要原因。火山岩、内源岩、陆源碎屑岩以及多源混积岩纵向频繁叠置,形成米级到厘米级页岩油储层。结合岩性变化特征,以构造样式作为突破口,厘米级尺度岩心观察为基础,高频沉积构造分析为辅助,利用亚离子抛光电镜、能谱测试、荧光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储层进行岩性岩相分析,认为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可划分为4大类(砂砾岩类、火山岩类、混积岩类与内源岩类)、8小类储层。4大类储层储集性能逐渐减弱,其中混积岩类储层因其构造与成分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混积页岩、纹层–似纹层状混积泥岩、树根状–网状混积泥岩、雪花–星点状混积泥岩;页理发育情况、云质含量以及其产出样式成为混积岩类储层储集物性差异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9.
研究目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隐伏断层构造的探测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引起人们重点关注,根据城市的地质背景及人文条件要求,采用适宜的方法是对隐伏断层能否快速精确定位的关键,同时探测方法须具有经济快速、绿色环保及强抗干扰能力等特点。【研究方法】以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为例,为快速精确定位被第四系覆盖的隐伏断层F1,依据该区的地质背景和地表景观特点,采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土壤汞气测量、氡气测量等物化探综合方法。【研究结果】经试验发现低电阻率异常与土壤汞气、氡气高值异常高度吻合,推测多方法异常重合的部位为隐伏断层的位置,而经钻探查证,揭露到了隐伏断层构造及丰富的地下水,为该区寻找与开发深部地下热水提供了依据。【结论】显然CSAMT、土壤汞气测量和氡气测量是实现桂林市及周边地区隐伏断层快速精确定位的技术组合,也为其他地区隐伏断层的探测工作提供了参考。创新点:采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多方法在城市及周边开展隐伏断层快速探测,互相验证、最大限度减少人文干扰的影响;土壤汞气和氡气测量具有经济、快速的特点,对深部隐伏断裂构造反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