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42.
塔里木盆地覆盖区寒武系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有关寒武系生物地层的材料大都来自露头区,而鲜见于钻井材料。依据塔里木盆地中石化的11口探井及中石油的库南1井,报道寒武系生物地层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发现小壳化石、微古植物等15个门类的微体化石(小壳类及牙形类58属73种,微古植物29属30种),其中软舌螺类Paragloborites,Circotheca,...  相似文献   
43.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主要依据塔中地区40多口钻井的奥陶系岩心裂缝观察、深浅侧向测井和FM I成像测井的响应特征等综合识别裂缝和获得裂缝特征参数。研究认为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构造裂缝大量发育,以高角度缝和微裂隙最为发育,大、中缝较少,有近一半裂缝为未被充填的有效缝;平面上沿断裂带由西向东裂缝线密度变大,有效性增强;纵向上发育上奥陶统裂缝段、中—下奥陶统顶部100 m内裂缝段和深部裂缝段,中—下奥陶统顶部100 m内为裂缝集中发育段;裂缝发育程度与断裂构造和岩性关系密切,在断层发育密集区或多组断裂交汇处裂缝最发育,距离主断层或次级断层越近裂缝越发育,白云岩裂缝发育程度好于灰岩;好的裂缝发育区位于塔中地区东部多组断裂带交汇的部位。  相似文献   
44.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西端发现了多层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深入分析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该研究区内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该区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存在多种储层类型.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和岩溶系统的分析,并通过与塔河地区的储层进行对比认为储层的原生孔隙、裂缝是次生孔隙和形成的基础条件,而构造运动产生的裂缝是促进岩溶发育、控制储集体发育的关键因素,而古城墟隆起西端内幕岩溶型储层主要发育在6300 m以下.进一步应用振幅变化率、相干体分析等技术,有效预测了古城墟隆起西端的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宁夏六盘山地区的恐龙足迹化石。共计5个化石点,分别位于宁夏六盘山地区固原市隆德县和泾源县,赋存地层为下白垩统六盘山群和尚铺组、李洼峡组和马东山组,包括蜥脚类和鸟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其中以蜥脚类为主。足迹可识别的有4条行迹,其中,隆德县香水镇行迹所代表的恐龙个体较小,臀高仅1.44m,其余3组行迹代表的恐龙较大,臀高在2.79~3.27m之间;鸟脚类恐龙臀高约为0.48 m,为小型鸟脚类恐龙。采用Alexander的速度计算方法对造迹恐龙的速度进行研究,表明六盘山地区蜥脚类造迹恐龙速度为0.34~1.41m/s之间,复步长与臀高的比值小于2,均为正常行走状态。足迹保存层面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具水平层理、波痕、泥裂、雨雹痕等沉积构造,含植物碎片化石,并发育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潜穴化石。根据岩性及沉积构造判断,造迹恐龙活动环境为离湖岸较近的浅水地带。  相似文献   
46.
马瑾指出,应把研究我国地震的思路从以断层为中心转变为以活动块体为中心.张培震等把我国大陆及邻区的活动地块划分为两级:Ⅰ级为活动地块区,有青藏等6个;Ⅱ级为活动地块,有拉萨等20余个.我们试图从块体中心论的思想出发,以Ⅱ级活动地块为框架,分析我国大陆近期成组强震发生的构造和震源机制特征.为保持工作的连续和有可比性,我们仍延续李钦祖等采用的选取资料的方法.由于哈佛大学提供的CMT(矩张量)解1976年仅有少量结果,从1977年起才比较完整,所以,我们从1977年起开始研究.1977~2003年我国的强震(西部M≥7,东部M≥6)大致可划分为9个组.  相似文献   
47.
在713C天气雷达实时扫描资料定时存盘的基础上,713C天气雷达图即时共享系统利用.NET框架下新的图形接口技术GD I ,实现图形文件的格式转换和传输;在ASP.NET环境下,利用VB.NET开发语言,实现基于W eb服务器的雷达图像共享。  相似文献   
48.
莺歌海盆地是中国海域新生代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盆地内超压沉积现象分布广泛,超温超压现象普遍。由于超温超压现象的存在,导致其多次波与有效波在速度上更接近,衰减难度更大。通过合理利用基于波动理论的多次波建模方法并组合其他方法有效衰减了浅水多次波。莺歌海地区的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不仅较好地衰减了多次波,提高资料信噪比,同时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改善了资料的波组特征。  相似文献   
49.
深水地震资料受水深、海况、地貌、地质情况以及采集等因素的影响,速度分析同时也受各向异性、水深变化、噪音干扰严重、照明分布不均等特征的影响,因此,常规速度分析方法不能满足深水地震资料速度分析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运用高密各向异性双谱速度的分析方法拾取高密度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该方法应用于南海多个深水区地震资料速度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0.

精确获取震相到时是地震定位和地震走时成像等研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地震台站的不断加密,地震台网监测到的地震数量成倍增长,发展快速、准确、适用性强的震相到时自动拾取算法是地震行业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发展了Pg、Sg震相自动识别与到时拾取的U网络算法(Unet_cea),使用汶川余震和首都圈地震台网记录的89344个不同震级、不同信噪比的样本进行训练和测试.研究表明,U网络能够较好地识别Pg、Sg震相类型和拾取到时,Pg、Sg震相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1%和79.1%,与人工标注到时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1 s和0.54 s.U网络在命中率、均方根误差等性能指标上均明显优于STA/LTA和峰度分析自动拾取方法.研究获得的最优模型可以为区域地震台网的自动处理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