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利用观测诊断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20年江淮流域6~7月超强梅雨年际异常的环流特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20年梅雨期长度和江淮流域总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第一位,超强梅雨主要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WNPAC)的异常偏强和异常西伸有关,WNPAC为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的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2)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一次弱的中部型El Ni?o事件,本次事件持续时间短、强度偏弱,不足以激发和维持2020年梅雨期异常偏强的WNPAC,而春、夏季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持续偏暖是WNPAC异常偏强和西伸的主要驱动因子;(3)热带印度洋暖海温在其东部的西太平洋激发出大气Kelvin波响应,造成了纬向风变化的不均匀分布,通过埃克曼抽吸,抑制了局地对流活动,驱动了WNPAC的生成;而热带北大西洋暖海温则引起局地对流活动增强,导致热带北大西洋上空上升运动和热带中部太平洋下沉运动增强,在西北太平洋上空激发异常的低空反气旋;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北大西洋暖海温对2020年6~7月WNPAC异常偏强均有显著的正贡献。  相似文献   
32.
本文基于临界慢化的理论,采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指数的近百年(1900~2019年)历史数据及未来百年(2006~2100年)模式模拟数据,首先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PDO位相转变的时间,进而借助于表征临界慢化现象的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研究了PDO年代际位相转折的...  相似文献   
33.
梅雨降水具有显著的阶段变化特征,研究持续强降水期间的关键环流稳定分量,对于分析和预测梅雨降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NCEP-DOE1979~2016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梅雨持续强降水期间位势高度场、风场和相对湿度场进行分析,提取环流系统的关键稳定分量,并对其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更长时间尺度的背景形势进行分析,为梅...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2374站日降水资料,通过水汽收支方程分解方法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在1993~2002年时段年代际增多以及2003~2013年时段年代际减少的水汽输送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993~2002年时段(2003~2013年时段),局地环流导致异常下沉(上升)气流,南亚高压偏东(偏西...  相似文献   
35.
利用中国气象局2014年发布的《华南汛期监测业务规定》与《梅雨监测业务规定》中华南前汛期开汛和长江中下游入梅日期资料,对1961~2021年我国南方地区雨季进程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客观划分,划分为4种类型:偏早型(前汛期和入梅均偏早)、偏晚型(前汛期和入梅均偏晚)、前早后晚型(前汛期偏早而入梅偏晚)、前晚后早型(前汛期偏晚而入梅偏早)。不同雨季进程相联系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我国中东部春季和梅雨期降水异常分布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偏早型年,3月底至5月初西风急流强度偏强且第一次北跳偏早,6月副高北跳明显,菲律宾附近维持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偏晚型年与偏早型年环流形势相反。前早后晚型年,西风急流前期偏强后期偏弱,菲律宾附近前期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后期转为气旋性环流异常且副高位置异常偏南;前晚后早型年与前早后晚型年环流形势相反。南方地区雨季进程与热带海温演变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不同雨季进程与ENSO演变的关系较复杂。  相似文献   
36.
利用中国北方季风区46站盛夏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将盛夏北方季风区划分为4类雨型:A型全区一致偏多、B型全区一致偏少、C型华北偏多东北偏少和D型华北偏少东北偏多,并对比分析了四类雨型同期大气环流和前期至同期海温演变特征的差异,以探讨其形成机制及前期预测信号.结果表明: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