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基于斜率模型的突发型黄土滑坡失稳时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发型黄土滑坡灾前变形量小,加速阶段历时短,预警预报难度大。为探究该类滑坡失稳时间预测的新途径,降低滑坡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以2019年甘肃黑方台地区发生的4起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切线角模型确定滑坡变形阶段,提出以改进切线角为指标的简化累计计算方法;采用斜率模型(SLO模型)从滑坡各变形阶段起算进行失稳时间预测,从速度倒数变化趋势、滑坡成灾模式等方面分析预测结果差异。研究发现:(1)斜率模型在突发型黄土滑坡失稳时间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从80°切线角起算得到的预测精度最高;(2)以切线角为划分指标进行简化累计计算能降低数据波动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反映预测寿命变化趋势,提高预测精度;(3)速度倒数变化趋势呈“凹”型时提前预测概率大,速度倒数变化趋势呈“凸”型时滞后预测概率大,速度倒数变化趋势呈线性时模型预测精度较高;(4)该模型在黄土滑移崩塌型滑坡中的预测效果要优于静态液化型滑坡。  相似文献   
72.
The assessment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of fish assemblages associated with artificial reefs(AR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R management.In the present study,we used a DiveOperated Stereo Video(stereo-DOV) technique to assess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of Sebastes schlegeli associated with two metallic,and three wooden,vessel reefs in Haizhou Bay during 2012 and2013.The study used video systems to obtain length measurements and estimates of abundance.The size composition of S.schlegeli differed among reefs and individuals around vessel reefs were all adults,with total lengths(TL) of 20 cm.Juvenile fish were encountered by divers in a rocky area near the island away from the vessel reefs.The largest individual S.schlegeli(with the highest TL) among five reefs were found around a metallic vessel reef in both 2012 and 2013.TL of S.schlegeli from all reefs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of 3.2 cm(P0.05) from 2012 to 2013,with an estimated mean weight increase of 250.4 g(P0.05).The video survey also indicated a decrease in the biomass of schools near two metallic vessels between the years.Stereo-video technology was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rockfish surveys around the reefs.  相似文献   
73.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了研究双面坡在强震条件下的动力响应规律,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手段,设计完成了四类11个模型试验,从改变模型的坡度和坡顶宽度、软岩硬岩结合、阶梯状坡形等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双面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强震条件下地震水平惯性力是导致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地震情况下边坡变形破坏表现出明显的初动破坏效应;振动过程中双坡具有明显的共剪效应,坡面为阶梯状时其共剪效应更明显;坡体结构为上软下硬时下部硬岩对振动具有一定的放大效应,上硬下软时坡体易整体偏移产生变形破坏。试验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74.
基于SVM多类分类的滑坡区域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新理论、新技术得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模型和方法应用于滑坡区域危险性评价中。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新一代的学习算法,已有前人利用SVM应用于滑坡灾害预测中。然而大多只是利用了SVM的两分类算法,得到的结果只有稳定不稳定两种.这对滑坡区域评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尝试利用SVM的多类分类算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区域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用神经网络理论预测水库诱发地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神经网络理论中改进的BP算法对水库诱发地震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不同的资料和不同的诱震因素,建立了两个水库诱发地震震级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统计学相比,用神经网络理论预测水库诱发地震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6.
简要介绍了某水电站下坝址区左岸深部裂缝的发育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FLAC^3D就深裂缝的存在对工程荷载作用下坝基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尽管左岸边坡中存在深裂缝,但岸坡在工程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整体稳定性仍较好。  相似文献   
77.
该文介绍了基于MAPGIS的区域斜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 (GHGIS)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进行二次开发的总体思路 ,阐述了基于MAPGIS开发GHGIS系统中各项功能的方法和有关问题。在GHGIS系统中 ,GIS提供前、后处理功能支持 ,与评价分析模型相对独立 ,这为扩充评价分析模型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8.
地表裂缝作为斜坡变形的前兆特征之一,能够对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运动失稳特征确定提供预报信息。受地形条件影响,人工排查效率低,使用单一遥感数据识别也难以解决复杂背景下裂缝的尺寸效应及噪点滤波问题。为了高效采集变形斜坡地表裂缝分布位置及几何信息,采用以无人机仿地飞行获取的点云及数字正射影像图作为数据源。首先,利用分别以点云粗糙度、坡度、离散度、数字图像像素梯度、灰度值和RGB(red green blue)值作为特征的6种算法模型实现斜坡裂缝的初步识别,进行不同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并确定分割阈值;其次,通过形态修复、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索引的裂缝方向、长度、频数3种滤波算法对初始提取结果进行背景噪点处理,在最小程度造成裂缝失真情况下能够最高去除82.7%的噪点;然后,采用二分类模型评价指标分析6种滤波后裂缝提取结果的优劣性,并针对裂缝尺寸效应获得数据融合后的最优检测模型(F1=0.835 0);最后,基于裂缝骨架及轮廓自动计算了数量、长度、宽度、方向、离散度、裂纹密度6个定量化特征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多维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地表裂缝识别的空间尺度效应,以裂缝单元索引的滤波处理方式能够适用于大...  相似文献   
79.
三峡库区重庆段塌岸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水库蓄水将会引起库区两岸变形再造,为了研究重庆段库岸塌岸变形,通过对重庆段重点库岸段的详细地质调查,总结出重庆库岸段存在如下三种主要的塌岸模式:冲蚀磨蚀型、坍(崩)塌型、滑移型;其中冲蚀磨蚀型约占调查总长的54%,坍(崩)塌型约占42%,滑移型仅占4%左右。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库岸塌岸模式和岸坡结构,采用不同的塌岸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开展了重庆段重点库岸段的塌岸预测,得出重庆段80%的库岸再造范围在20 m以内,而再造变形范围大于20 m的库岸段大多表现为滑移型。以上为重庆段库岸塌岸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掌握青藏高原的高程演化历史对检验高原边界的变形机制和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囊谦盆地、贡觉盆地、芒康盆地、黎明-剑川-兰坪盆地、洱源盆地、怒河盆地和岔科-小龙潭盆地等不同区域的典型新生代盆地的古高度重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以及部分重新计算后,恢复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隆升过程的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