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江吉喜 《气象》1978,4(12):8-10
4—6月,是我国华南地区的前汛期。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指出:华南地区前汛期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有锋面、西南低槽、西南低涡、低空急流、南支槽、热带天气系统等,但主要是锋面,其次是低空急流。1978年4月中旬的三次暴雨,12小时内雨量较大的地点见附表。其中两次是由热带云团导致的,另外一次则是由热带云团与锋面云系相交汇造成的。  相似文献   
32.
滕文芳  江吉喜 《气象》1988,14(4):27-30
运用1980—1987年的GMS云图和热带天气图资料,揭示了西北太平洋30°N以南洋面上所出现的34个“偏心”台风的云型特征、气候特点及地理位置分布;指出偏心台风是热带对流层高、低层强垂直风切变特定环境流场中的一种台风云型,还分别讨论了三类偏心台风形成的云型演变过程以及它们的短期移动路径。对确定较弱台风的位置和强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3.
增强显示红外卫星云图在热带气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江吉喜 《气象学报》1986,44(4):482-487
本文给出了用增强显示红外卫星云图确定热带气旋中心位置的方法。通过对1983年我国编号台风定位的检验,表明这个方法可用于台风预报业务。文中还对Vernon F.Dvorak估计热带气旋强度方法作了简化和改进,给出了热带气旋强度T指数与风速和气压的对应关系,同时还举例说明了如何应用这个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34.
广西分县逐日滚动温度预报业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健玲  覃丹宇 《广西气象》2002,23(2):24-26,45
利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及实时温度,建立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全区89站24-72小时最高、最低温度预报业务系统,对使用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5.
利用 T10 6数值预报产品及实时温度 ,建立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全区 89站 2 4 - 72小时最高、最低温度预报业务系统 ,对使用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6.
为了客观揭示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MCSs)的演变规律,尤其是它向东移出高原的条件,采用卫星红外影像运动目标计算机自动识别与跟踪技术,提取了高原上夏季MCSs的大小、强度、生命史、形状及分布等空间特征,并将MCSs的空间特征与青藏高原HLAFS资料相关联,建立了MCSs时空数据库.运用面向时空数据挖掘的相关分析法、关联规则及决策树法,求解MCSs东移传播出高原与其周边环境物理场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400 hPa和500 hPa两个层次上影响MCSs移出高原的环境物理场的可视化概略模型图.从模型图中发现:在400 hPa上,移出高原且方向向东的MCSs主要决定于等压面高度、散度和涡度场,等压面高度变化呈南北向;而在500 hPa上,等压面高度和K指数场是影响MC-Ss移出高原的主要因素,K指数变化呈西东走势.模型图初步揭示了MCSs移出青藏高原的规律.  相似文献   
37.
By making full use of GMS TBB data,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l Nino event in 2002 and 2003 were made. It suggests that the first clue of the El Nino event appeared in December 2001. The event was formed at the end of 2002 after five phases of development, and came into the phase of flourishing in the winter of 2002. From the analysis the dynamics, it is noted that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ascending branch of Walker cell was moving from the equatorial west Pacific to the equatorial central Pacific in the phase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l Nino event.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shows that it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clue for forecasting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l Nino episodes.  相似文献   
38.
典型梅雨暴雨系统的云系及其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GOES-9红外云图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3年6月29日~7月12日长江中下游一次典型梅雨期间暴雨系统的云系成员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梅雨暴雨系统的云系成员主要有四个,它们是梅雨锋云系、西风带短波槽云系、青藏高原东移扰动云系和季风云涌.这些云系成员都可以影响到梅雨锋云系的形状和强度,对梅雨锋云系的建立或重建都起到重要的作用.(2)梅雨云系成员是相应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副热带高压决定梅雨锋云系的位置,因此也决定了暴雨发生的区域.适当强度的高空槽可以诱生梅雨气旋,产生锋面气旋暴雨.高原东移扰动云系如果受高原槽的引导可以移出高原,同时也诱生西南低涡并移出四川盆地,高空槽和低涡共同作用造成了沿途暴雨.季风云涌在副高东退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北上和梅雨锋云系连在一起.不同的云系成员和梅雨锋云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不同的云系分布.  相似文献   
39.
利用GMSTBB资料分析了1998年夏季长江大水的天气成因。结果指出:在强厄尔尼诺事件和青藏高原强降雪及积雪造成的异常大气环流背景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且位置偏南偏西,赤道辐合带和夏季风显著偏弱,中纬度地区冷空气不断东移南下,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4个持续性暴雨和大暴雨时段,酿成了这场大水。  相似文献   
40.
一种利用卫星资料的实时降水量自动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江吉喜  范梅珠 《气象科技》1998,(4):39-45,38
运用我国中、东部地区1989、1990年6~9月中66天各日逐时GMSIR数字展宽资料和528个气象站的雨量观测以及地面压、温、湿资料,采用双重检验逐步回归方法,经过多种试验,初步研究出了一种夏季6h降水量自动计算方法,复相关系数达到0.49~0.58,并通过了α=0.01检验。对当前估计降水中普遍使用的有关因子作了较全面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