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38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赋存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尚存巨大的水电开发空间。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地质、地震、气候等特点,决定了在该地区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将面临一系列工程地质挑战,只有创新勘探研究方法,超前研究相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充分认识复杂的地质条件,采取积极、谨慎、踏实的工作态度,采用适度的工程规模、科学的规划选址、恰当的开发方式、适宜的坝型和枢纽布置、有效的风险管控等措施,可有效规避地质风险和地质灾害威胁,在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区域安全地开发水电资源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2.
桩荷载与变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结合理论t-z曲线和实验t-z曲线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桩荷载与变位的数值分析方法,并对某工程的桩基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模型可以作为评估桩基工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3.
不同微观组构的颗粒体应力应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4.
颗粒材料的剪胀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颗粒材料的剪切变形机制,建立了颗粒体在变形过程中应力与组构量的相互关系,论证了产生剪胀的微观组构条件,推导出各向异性组构颗粒体剪胀方程。做了相应的单剪试验,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5.
强夯时地基土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孔令伟  袁建新 《岩土力学》1999,20(3):13-19,23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积分变换技术和传递矩阵法对强夯时地基土的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和前人的数值分析与室内外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动应力衰减规律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在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动应力衰减率比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衰减率快,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动应力等值线图可作为估算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和加固范围时参考。  相似文献   
36.
基坑工程支护选型多样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造深基坑工程支护选型专家系统typeES过程中,通过对专家知识的分析后认为:支护选型要全面地考虑支护主类、复合型支护、支护亚类及地下水处理方案等才比较合理。最后举例用新的产生式规则形式表达出这些专家知识。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增量非线性模型进行了一般的讨论,指出了这类模型和其它一些模型的差别和联系,澄清了一些基本概念。文中介绍了土的非线性剪胀应力-应变模型,用一种砂样的试验数据确定KKG、KG和Ev三种模型的模量。对用这些模型计算的值与相应的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KKG模型的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都较强,尤其是它能较好地模拟土的剪胀行为,预计的孔隙压力和有效应力路经与试验结果也比较吻合。这也说明,对一般的增量非线性模型作适当简化所得到的模型,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描述土的本构力学特性的。  相似文献   
38.
袁建新 《岩土力学》1986,7(2):87-94
三、刚度矩阵(一) 物理非线性问题——弹塑性材料对于弹塑性材料,其屈服条件可定为F({σ},K)=0 (37) 也就是说,当物体的应力状态满足(37)式时,屈服现象就开始发生。式内K为强化参数。式(37)也可以看成是应力空间的一个曲面,其位置由强化参数K决定,其形状由式(37)确定。  相似文献   
39.
关于比萨斜塔的整治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建新 《岩土力学》1994,15(2):70-77
简要介绍比萨斜塔的历史、倾斜过程及目前的状态,对比萨斜塔的整治提出了结构方案和土工方案,并给出了比萨斜塔的地基土层的力学模型与力学性质,根据塔基土体的力学性质对整治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0.
固结问题是土力学中重要问题之一,它是解决建筑结构或地基沉降以及沉降速率的理论和计算的依据。一般说来,沉降的大小与土的压缩性有关,而固结速率则不仅依赖于土的压缩性,而且还和土的渗透性有关。因此,压缩和渗透的过程组成了饱和粘土固结作用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