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篇 |
大气科学 | 95篇 |
地球物理 | 79篇 |
地质学 | 260篇 |
海洋学 | 49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24篇 |
自然地理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阿尔泰山融雪期不同下垫面积雪特性观测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14年3月融雪期间在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河源区,基于已有的气象和积雪(雪深、雪密度)观测,利用Snow Fork雪特性仪和便携式温度计TP3001,选择草地、水泥地和河冰三种不同的下垫面分别观测了分层积雪密度、液态水含量和雪层温度变化.结果表明:三种下垫面上表层积雪的温度、液态水含量和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积雪特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积雪层底部,河冰和草地与积雪接触面温度日变化过程呈现出"单峰型",而与水泥地接触面上的温度日变化呈现出"双峰型";河冰上积雪底部的液态水含量最小且日变化幅度较小,草地次之,水泥上积雪底部液态水含量的波动最大;水泥和草地上底部积雪的密度变化趋势一致,为密实化过程,而河冰上积雪底部的积雪因深霜层的形成致使雪密度逐渐减小.对同一下垫面上的积雪而言,水泥和草地上积雪温度的极大值出现在雪层中间,河冰上雪层的温度廓线沿雪深有波动上升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积雪与河冰的接触面处.三种下垫面上积雪的液态水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中间雪层,雪密度均呈现沿雪深增加而递减的变化趋势.液态水含量受积雪温度的控制,当积雪温度低于-3℃时,积雪中的液态水可以忽略不计;当积雪温度低于-1℃时,积雪的液态水含量低于1%;当积雪温度大于-1℃时,积雪中出现液态水的比例显著增加,且液态水含量的波动范围较大,最高可到6.2%. 相似文献
502.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及其地质制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非史密斯地层的概念入手,以实例探讨了非史密斯地层的3种基本类型,古缝合带(混杂岩)型,推覆体型,走滑型及昨合类型,并对非史密斯地层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其在地质制图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03.
本文以河北衡水试验场土壤水利用试验为例,讨论不同处理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初步分析得出:(1)冬小麦拔节期,采用不同土壤水利用技术的冬小麦田浅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明显,以沟播不盖秸秆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缩行密植处理的最弱;(2)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呈反S形;(3)沟播不盖秸秆处理沟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垄上;(4)土壤过氧化氢酶对于田间微生态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水利用技术对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4.
南票热变煤中不溶有机质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票热变煤的Ⅰ·R、Rock—eval与XRD的研究,对其成煤母质、煤级、矿物与热变煤的物理化学结构演化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该煤生成有低等生物参与;煤脱矿作用使脂肪结构优先低温氧化,煤中矿物对S2峰影响较大;Tmax、TPI、OPI、d002、Lc等为较好的成熟度参数,而HI、A因子、C因子、脂芳比受成熟度与母质双重因素影响;d002、Lc与温度和有机质受热速度有关;镜质体反射率主要取决于稠环芳香结构规整程度;La、Lc下降与La/Lc>1是热变煤特征;热变煤的物理化学结构演化类似区域变质煤。 相似文献
505.
506.
507.
洪浩尔舒特是近年来二连新区勘探高速度、快节奏取得重要突破的一个凹陷。研究表明 ,该凹陷具有阿尔善组、腾一段两套有效烃源岩 ,阿尔善组、腾一段是主要储油层系 ,腾二段是重要含油层系 ,斜坡带上的鼻状构造、洼中的反转背斜、陡带断鼻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储油岩主要为扇三角洲、水下扇沉积的岩屑砂岩、含砾砂岩 ,富含火山碎屑成分 ,凝灰质、高岭石粘土含量高 ,储层物性差 ,油层易受污染 ,油层保护是获得油气勘探突破的重要保障 ,压裂改造是获得较高产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08.
新疆西天山敦德铁矿区矽卡岩成因:矿物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德铁矿是新疆阿吾拉勒铁矿带内近年新发现的大型铁矿之一,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中,与矽卡岩密切共生。岩相学、矿相学及矿物化学研究表明,敦德铁矿矽卡岩主要分为火山变质成因矽卡岩和热液交代成因矽卡岩两种类型。火山变质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的端元组分以钙铝榴石为主,辉石端元组分主要为透辉石。热液交代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的端元组分以钙铁榴石为主,辉石端元组分主要为透辉石。火山变质期磁铁矿具有富Al2O3、贫MgO、高TiO2的特点,属于岩浆成因的磁铁矿。热液交代期磁铁矿具有富Al2O3、MnO,贫MgO、低TiO2的特点,为热液交代成因磁铁矿。本区矽卡岩与地层中的凝灰岩无论在稀土总量上还是在配分模式均十分相近。这暗示敦德铁矿床中的矽卡岩与正常的矽卡岩形成方式不同,不是中酸性岩浆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交代的产物,而是安山质凝灰岩经热变质及热液交代两种作用形成。磁铁矿矿石与矽卡岩在空间上共存,在时间上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509.
510.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区内广泛发育古亚洲洋-陆演化的岩浆记录,是研究北山造山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背景的重要窗口。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是北山造山带中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尚不明确,由此制约了对北山造山带内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的探讨。本次在系统、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相)学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浆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等证据,深入剖析了北山造山带内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的花岗岩形成时代、类型、源区和动力学背景,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得与成矿有关的狼娃山二长花岗岩、红柳河槽正长花岗岩、跃进山北正长花岗岩、跃进山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分别为327.1±2.4Ma、326.7±2.4Ma、321.3±2.4Ma和309.7±2.2Ma,表明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铜、钨、钼、铅、锌等元素成矿与石炭纪(327.1~309.7Ma)岩浆活动有关;(2)通过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的花岗岩均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强烈富集LREE、LILE,亏损HREE、HSFE,具有典型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成因类型均为I型;(3)本次获得狼娃山二长花岗岩和红柳河槽正长花岗岩的εHf(t)值分别为5.90~9.92(平均值7.93)和5.87~10.28(平均值8.11),t DM2分别为0.703~0.959Ga和0.93~1.03Ga,且具有较低的Nb/Ta比值(5.1~14.2,平均值8.5),与典型新生下地壳来源岩浆(8.3)相似,表明岩浆物质可能源于新生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4)根据锆石Ti温度计查明北山造山带红柳河槽-跃进山地区狼娃山二长花岗岩、红柳河槽正长花岗岩、跃进山北正长花岗岩、跃进山二长花岗岩的平均结晶温度分别为765℃、765℃、816.4℃、771.5℃,锆石Ce^(Ⅳ)/Ce^(Ⅲ)平均值分别为85.27、108.4、103.6、135.7,表明从石炭纪早期到晚期,岩浆的氧逸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以上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北山造山带构造-岩浆演化模型如下:石炭纪北山造山带北部红石山洋向南侧公婆泉-明水-旱山复合构造单元(弧)之下发生俯冲,诱发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壳源岩浆;其侵入到地壳浅部,并最终形成红柳河槽-跃进山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