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317篇
地球物理   230篇
地质学   931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   总被引:86,自引:6,他引:86  
基于“活动块体”的基本概念,综合历史地表破裂型地震的空间分布、主干活动断裂和次级活动断裂的展布特征等,川滇地区可划分出4个一级块体:马尔康块体(Ⅰ)、川滇菱形块体(Ⅱ)、保山-普洱块体(Ⅲ)和密支那-西盟块体(Ⅳ)等;受次级北东向断裂的切割,川滇菱形块体(Ⅱ)可进一步划分为川西北(Ⅱ_1)和滇中(Ⅱ_2)2个次级块体,保山-普洱块体(Ⅲ)包括保山、景谷和勐腊等3个次级块体(Ⅲ_1,Ⅲ_2,Ⅲ_3)。通过断错地貌学的定量研究,厘定了川滇地区各级块体主干边界活动断裂的基本类型和长期滑动速率值;运用矢量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块体的运动状态,并讨论了变形协调性问题,指出川滇地区各级块体运动是平移、转动和隆升等3种基本运动的复合或叠加,其中马尔康块体、川西北和滇中两个次级块体南东向或南南东向平移速率1~5mm/a,顺时针转动角速率1.4~4°/Ma,隆升速率1mm/a左右;保山-普洱和密支那-西盟两块体也发生过大规模的顺时针转动.它们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印度板块北移引起板块边缘或内部变形局部化和差异运动的应交响应。由于存在横向活动逆断裂带对东向或南东向平移分量的吸收和转换,青藏高原物质的向东逃逸量或挤出量是有限的,为“叠瓦状道冲转换-有限挤出模型”。  相似文献   
32.
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和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AO)分别用于描述北半球和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率的主要模态,它们分别是北半球和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之间气压变化的跷跷板结构.作者利用1958年1月~1999年12月的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北极涛动指数IAO和南极涛动指数IAAO来研究AO和AAO的年变化特征以及AO和AAO与纬向平均的月平均各要素场的相关系数随纬度和月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3.
根据2002年和历年牧业区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牧草的生育及产量状况对照分析:2002年春季,青海省牧业区气象条件及土壤墒情好于往年,牧草长势普遍较好;夏季前期(6月一7月中旬)降水基本正常、气温偏高、雨热配合较好,对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后期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土壤失墒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出现了轻一中度旱情;秋季(9一11月),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黄枯期较历年平均日期提前了1—10d;8月下旬,青海省牧业区各地牧草产量稍高于去年及历年平均值,属平偏丰,气候年景较为有利于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34.
35.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石桥构造窗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苏北-胶南高压变质带("东海群""胶南群")的腹地,赣榆县石桥附近,出露一套原始结构保存完好的浅变质沉积岩系。前人称为"石桥群",时代为早元古代,不整合于"东海群"之上。1992年作者在野外一个新凿开的采石坑内发现深变质"东海群"片麻岩推覆在"石桥群"之上,其间为断层带。这个剖面展示了与前人观点相悖的证据。石桥群的微古化石研究以及与区域地层对比,定为震旦系。超高压变质带内出露的浅变质岩系厘定为"石桥构造窗".这将直接影响对苏鲁造山带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演化的重塑。  相似文献   
36.
凤凰山Ag-Mn矿床中的低铁硫锰矿是主要载银矿物之一,矿物的化学成分,硫、铅同位素及物性等标型特征的研究,为该矿床提供了中低温岩浆热液型,成矿物质来自寒武纪地层的成因信息。硫锰矿的富集程度,其中的Fe/Mn,Ag/Pb比值,及其物性标型,标型矿物组合等特征,均可作为银矿化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7.
为保证桩基础工质量,节省灌注砼费用,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预防孔径扩大和塌孔。着重介绍了有关预防措施和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8.
初论胶北隆起地壳伸展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晚元古宙,胶北隆起在造山运动后期开始发生NW(W)→SE(E)方向的地壳伸展作用,突出表现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部,持续时间很长久(自晚元宙开始,断续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具有改造期伸展作用特点,区域构造处于十分散化的状态,导致褶皱变形及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侵位。  相似文献   
39.
格子Boltzmann方法地震波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桥梁  姚姚 《地球科学》1997,22(6):638-642
格子Boltzmann方法是细胞自动机在某些学科中的具体化和应用。它根据微观运动过程的某些基本特征建立简化的、时间和空间完全离散的动力学模型,这种模型的平行行为符合宏观的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40.
日本地下水与土壤污染的研究在近二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发展污染防治理论、方法和技术,从1991年开始,每隔一年半定期举行一次跨学科、跨行业的地下水与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讨会。鉴于地下水与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2002年以后,讨论会改为每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