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淮梅雨季亚洲阻塞高压活动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60—2018年6—7月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同期中国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资料,对江淮梅雨季亚洲地区阻塞高压活动地理分布、关键区阻塞高压事件活动频次、生命周期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近59年江淮梅雨季(6—7月),亚洲阻塞高压事件共计363次,其中心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区域(40°—80°E)、贝加尔湖区域(80°—120°E)和鄂霍次克海区域(120°—160°E)3个关键区。(2)3个关键区阻塞高压事件的次数和累计日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鄂霍次克海、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区域。双阻塞形势以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双阻居多,约占亚洲地区双阻日数的60%。阻塞事件的平均生命周期7 d左右,最长维持时间为13 d。(3)3个关键区总的及分区的阻塞次数和日数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并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线性增加趋势最为明显的是鄂霍次克海区域,与近59年江淮梅雨季的累计雨量增加趋势一致。(4)江淮梅雨季降雨量多寡与阻塞高压活动密切相关,梅雨正(负)异常年鄂霍次克海区域、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双阻日数和次数显著偏多(偏少),而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区域的阻塞高压事件与梅雨关系并不显著。(5)江淮梅雨季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日数多寡可能与前期海表温度异常信号ENSO有关。   相似文献   
12.
辽宁春季透雨的环流背景及与海温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8年4—5月辽宁14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与500 hPa的环流背景及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与前一年9—11月500 hPa高度场有较好的相关性,与北半球同年4月500 hPa环流年代际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透雨出现日期与北太平洋前期海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前期海温偏高时,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前期海温偏低时,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偏迟。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1—2010年巴彦淖尔市5、10、15、20cm各浅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巴彦淖尔市各浅层地温年、月变化趋势及气候异常等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396~1.237℃/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年代变化趋势存在共同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中期变化平稳,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处于50a以来的低温期;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各浅层平均地温在波动中上升,其中21世纪初期处于50a以来的高温期。巴彦淖尔市近50a各浅层月平均地温4—10月异常年份较多,且异常偏暖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冷年份,就年平均地温而言,无异常年份。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4日辽南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2002年8月4日辽南地区特大暴雨降水过程特征,并对暴雨产生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5.
应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日本数值预报产品,揭示了2001年盛夏副高活动与辽宁暴雨的关系,并验证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辽宁暴雨强度与落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1990年我省春季(3—5月)的天气气候特点是:早春(3月—4月上旬)气温偏高,回暖早,加速了农田土壤解冻的进程,降水多,墒情好,有利大田提前播种。后春(4月中旬—5月)气温偏低,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左右,阴雨连绵,湿度大,严重影响了大田播种,使已经开始的大田播种被迫停下来。由于阴雨天数多,日照时间短,不利育苗和蔬菜的生长。早春温度偏高,积温正常,终霜提前,使农作物免受霜冻灾害。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北京时间)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发生MS 5.0地震。江苏盐城、南通等地区震感强烈,上海普遍有感,山东和浙江等部分地区亦有震感。上海地震台在震后7 min发布人工速报结果,并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产品包括地震基本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仪器烈度和余震精定位等数据。本次地震发生在黄海南部坳陷地区,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走滑型事件,断层呈NE走向,余震主要沿主震NE方向拓展约20 km,深度集中在15 km以内范围。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沸石的性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克  魏薇 《吉林地质》2004,23(3):72-82
沸石是一种新近被综合利用的非金属矿产,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的沸石类型、矿物特征、化学组合、矿石的物理性质(热稳定性、比表面积)进行测定,从矿石的本质上说明其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矿石在农业,建材方面的试验结果来证明矿石的可利用性。为沸石矿物综合利用提供一些试验数据,以便在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崇明台新井水位处理系统"程序的设计目的、思路、软件功能、系统布设、程序界面、程序应用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程序运行结果表明,该程序在日常水位台阶处理应用中较为适用,能有效解决水位干扰台阶导致日变幅较大的问题,同时能够显示水位的正常日变,为前兆数据准确分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和田玉籽料以其洁白温润博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加之其有限的资源和丰厚的利润,市场上出现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也越来越多。介绍了和田玉的分类及外部特征,分析了仿和田玉籽料的两种常用方法——滚料磨圆和染色处理做假皮,从其外形、颜色、硬度、密度和光泽等特征及仪器测试方面,讨论研究了和田玉籽料与其仿制品之间的差异,以达到鉴定和田玉籽料真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