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61.
应急疏散存在复杂性与多变性,传统的模拟方法难以真实刻画应急疏散的复杂动态过程。作为应急疏散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之一,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建模方法通过微观个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宏观全局的格局,适合研究应急疏散等复杂问题。本文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启示下,将多智能体思想引入到人群疏散模拟领域中,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与多智能体技术结合,从空间个体行为的微观角度入手,对疏散动态模拟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GIS与Multi-Agent技术的疏散仿真模型,呈现了灾害情境下人群的动态疏散过程,实现了GIS空间信息数据的动态表达,对应急预案的制定、救灾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应急疏散工作的开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62.
多传感器组合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应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被遮挡、干扰等情况下的导航定位问题,滤波方法是导航定位中将多源数据融合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在滤波过程中,组合导航的系统噪声和量测噪声无法实时精确地测定,常通过自适应滤波的方法进行时间更新和量测更新的平衡解算。贝叶斯自适应滤波方法在很多时候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和其他的自适应滤波方法一样,该类方法都需要进行自适应因子的选取。本文根据组合导航对于实时性要求及其闭环反馈的特殊性,在变分贝叶斯自适应滤波的基础上进行了算法的优化,给出了一种调节因子的动态计算方法,并以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组合系统为例,通过模拟和实测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需要通过迭代计算的方法就可以获取高精度组合结果,提升了计算效率;对于真实的动态场景中,本文算法的调节因子动态自适应确定,结果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63.
2021年10月18日至2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和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协办的以“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问题”为议题的第289期“双清论坛”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664.
教育部提出高校新工科建设目的之一是培育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测绘技术发展趋势逐步从模拟测绘、数字测绘、信息测绘到智能测绘,测绘仪器和手段的发展对测绘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人才培养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测量专业改造升级为例,深入探讨了新工科形势下行业特色测绘工程专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推动测绘专业从传统老专业向“空-天-地-井”新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65.
测绘工程专业已经完成由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转变,而近几年人工智能发展所引发的智能化测绘新模式给测绘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智能化对测绘工程专业的认知理论、智能硬件、新技术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课程思政建设也在引导测绘工程等特色专业赋能更高的目标。以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总结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凝练了课程思政建设形成的特色,给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666.
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微量元素等分析对渤海海域旅大21构造水体环境及对储层成岩作用及物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研究区沙四段水体环境为半咸水背景下的淡水充注;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易溶组分较多。作为半咸水为主体的沉积环境导致其成岩流体主要为碱性流体,表现为发育石英溶解、长石加大、自生绿泥石等典型碱性成岩作用;此外不同时期的淡水注入使得发育高岭石等少量酸性流体的成岩现象;成岩流体演化经历了从碱性到酸性再到碱性的多期过程;对储层影响主要表现为碱性流体对储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而酸性流体造成的溶蚀是物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7.
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海亮  高井祥 《测绘科学》2006,31(6):162-164
三维地形是虚拟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虚拟仿真领域中视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将地形生成技术概括为三维地形简化技术、大规模地形数据的动态调度与地形简化相结合的处理技术和地形纹理数据的组织与应用技术等三大类,并分别介绍了这三类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68.
大规模地形实时可视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地形实时可视化在GIS、虚拟现实、游戏、仿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在总结现有地形数据简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块、动态调度以及与视点相关的地形实时可视化算法,实现了大规模地形的快速漫游.运用视景体裁剪、三角形条带组织以及边界裂缝消除、视觉光滑处理等手段,提高了地形漫游的效率与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669.
北祁连山西段奥陶系海相碱性火山岩,是一套基性—中酸性、由钾质粗面玄武岩、橄榄玄粗岩、歪长粗面岩、安粗岩和粗面岩等组成的橄榄玄粗岩系。岩石化学上,既具有钙碱性火山岩的FeO*MgO演化趋势,又具有较低的铁含量、较高的Al2O3含量和Fe2O3/FeO、K2O/Na2O值。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他们产于岛弧的构造环境,是北祁连山西段在奥陶纪发育具成熟岛弧特征的沟弧盆体系的标志。  相似文献   
670.
湘黔交境中晚寒武世白云岩相区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发现的许多古岩溶不整合面和暴露带,以及副层序和副层序叠置规律,将湘黔交境台地中晚寒武世娄山关组划分为7个三组层序,每一层序都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减少低水位体系域沉积,同时归纳和描述了6种副邓类型这一级层序与东冷台缘斜坡区的划分为基本吻合,但缺少该区的层序Ⅲ1,从整体看,本区层序Ⅲ2,Ⅲ3、Ⅲ4、Ⅲ5、Ⅲ6的底界和Ⅲ7的顶界具广泛对比性,大大提高了哑地层的对比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