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2篇 |
免费 | 271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4篇 |
大气科学 | 165篇 |
地球物理 | 153篇 |
地质学 | 293篇 |
海洋学 | 114篇 |
天文学 | 28篇 |
综合类 | 43篇 |
自然地理 | 1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土壤传导-对流热通量计算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气象站的地温资料,设计了一种同时考虑传导、对流两种传热方式时的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计算了土壤中的传导热通量、对流热通量及总热通量。发现对流热通量与传导热通量具有同样的量级,均为101—102mW/m2。另外还初步分析了三种热通量结果与地震的关系,单站热通量序列表明地震前地热能量是持续累积的。 相似文献
22.
近几年来,尽管泵吸反循环、气举反循环等钻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但是,正循环钻进方法仍占有相当的地位。不论正循环钻进还是反循环钻进,钻头的结构是很重要的。下面就大口径正循环钻进钻头结构设计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3.
24.
九顶山复式岩体沿北西向金沙江–红河断裂与南北向程海断裂交汇处发育,处于南北地洼区与滇西地洼区接触带,是滇西地洼期斑岩成矿带中段的代表性富碱斑岩体之一。该岩体由呈岩株、岩脉、岩墙或岩床等产出的斑状花岗岩、正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碱长花岗斑岩和煌斑岩等组成。本文着重对正长斑岩的形成年代、岩石地球化学和成因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正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4.6±0.7 Ma,即岩浆侵位于始新世(E2),属滇西地洼激烈期及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高峰期(45~30 Ma)的产物;岩石具高硅(Si O256%)、高钾(K2O=3.38%~8.92%,K2O/Na2O1)、富碱(ALK=8.15%~11.15%)和低Mg O(3%)的特征,属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A/CNK=0.71~1.22)花岗岩;在微量元素组成上,岩石高Sr(400×10-6)、低Y(18×10-6)和Yb(1.9×10-6),与陆内造山环境形成的"C型"钾质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全岩的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岩浆源区是壳幔物质混合的"EMII型"富集地幔源。正长斑岩的形成应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俯冲背景下,金沙江–红河断裂大规模左行走滑引起的热扰动和局部引张作用有关,在这种区域热–动力学条件下,地幔部分熔融与地壳物质发生混合作用,形成活化型壳幔混合源高钾富碱岩浆。 相似文献
25.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是对虾养殖的重要病原之一,可感染多种虾种。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中国养殖的重要沼虾品种之一。根据国际兽疫局(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推荐的IHHNV检测方法,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开展IHHNV在罗氏沼虾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的罗氏沼虾养殖区,IHHNV广泛流行,阳性率高达90%;但所有成年罗氏沼虾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病症,仅表现为病毒的携带。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检测到的华南地区毒株属于Ⅰ型感染株,与菲律宾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华东地区毒株属于Ⅱ型感染株,与东南亚株进化关系较近。本研究为IHHNV在罗氏沼虾内的感染、流行和防控提供了详细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中亚南天山是世界重要的金成矿带,分布有乌兹别克斯坦的穆龙套、吉尔吉斯斯坦的库姆托尔、塔吉克斯坦的吉拉乌、
中国新疆的萨瓦亚尔顿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矿床。选择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这一亚洲最大的金矿床,在收集前人研
究资料及成果基础上对矿床产出环境、地质特征、找矿理论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穆龙套超大型金矿床是长期的、复杂的地质事件
综合作用的产物,南天山断裂交汇部位及存在隐伏岩体的部位是寻找此类矿床的有利部位,并通过穆龙套矿床找矿实例说明岩石
次生晕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是寻找此类矿床的有效勘查方法;以期对我国南天山成矿带寻找“穆龙套型”金矿床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中国新疆的萨瓦亚尔顿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矿床。选择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这一亚洲最大的金矿床,在收集前人研
究资料及成果基础上对矿床产出环境、地质特征、找矿理论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穆龙套超大型金矿床是长期的、复杂的地质事件
综合作用的产物,南天山断裂交汇部位及存在隐伏岩体的部位是寻找此类矿床的有利部位,并通过穆龙套矿床找矿实例说明岩石
次生晕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是寻找此类矿床的有效勘查方法;以期对我国南天山成矿带寻找“穆龙套型”金矿床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
大都市区城市扩展模型- 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 总被引:59,自引:9,他引:59
在分析大都市区城市扩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外部约束性因素和局部城市单元自身扩展能力变化共同作用影响城市发展演变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模拟和预测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过程的城市扩展模型 (City Expanding Model in Metropolitan Area; CEM)。首先对北京1975~1997年的城市发展过程进行模拟重建,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城镇用地数量最优和位置最佳相结合的角度对北京2005~2015年的城市发展格局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标准化并利用自适应Monte-Carlo方法多次模拟确定最佳影响权重的基础上,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尤其是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28.
基于Bishop条分法的多点多向地震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合成的多点、多向地震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基于Bishop条分法推导了地震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表达公式。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一具体算例,分析了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下的不同坡高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与单点、单向地震动输入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本文给出的算例,在坡高与地震峰值加速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多点、多向地震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要大于单点、单向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当坡高小于30 m、地震峰值加速度小于0.1 g时,多点、多向地震动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与单点、单向相差不大;当坡高大于30 m、地震峰值加速度大于0.1 g时,多点、多向地震动作用下的边坡安全系数相对单点、单向要小36%以上,此时边坡稳定性评价必须考虑地震动的多点、多向特性。 相似文献
29.
A New Combination and Two Varieties of Polystigmate Gomphonema (Gomphonemaceae Bacillariophyta)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uthors discribed a new polystigmate combination, Gomphonema turris Ehr. var. okamurae (Skv.) Fan et Bao.comb.nov., and two new varieties, Gomphonema tuttis Ehr. vat. latum Fan et Wang. var.nov. and Gomphonema acum/natum var. obtusum Fan et Bao, var. nov., that were distinguished by frustule morphology under LM.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reshwate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相似文献
30.
对比分析重力-海深的“理论导纳”和实际数据的“观测导纳”,获得研究海域有效弹性厚度理论值为10 km。联合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数据,应用自适应赋权技术,采用导纳函数方法构建菲律宾海域1'×1'海底地形模型。试验发现,当重力异常垂直梯度反演海深结果与重力异常反演海深结果的权比为2∶3时,所构建的海深模型检核精度最高。同时,联合多源重力数据反演海深能够综合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在对待不同海底地形上的反演优势,生成精度优于单独使用重力异常数据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数据反演的海底地形模型。以船测数据作为外部检核条件,反演模型检核精度略低于V18.1海深模型,而相较于ETOPO1海深模型和DTU10海深模型检核精度分别提高了27.17%和39.02%左右;反演模型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在5%范围内的检核点大约占检核点总数的94.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