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353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773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摘 要:安徽张八岭隆起区内成矿期构造是郯庐断裂带长期性、多阶段活动的产物。以该区西张郢和瓦屋刘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地质测量共厘定出4种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分别为NWW向、近SN向(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NW向和NNE向断裂构造。其中NWW向断裂与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规模较大,为郯庐左行走滑断裂带的派生构造,前者为右行扭压断裂,后者为左行扭张断裂;二者控制了矿床( 点)的区域分布,是主要的导矿构造。NW向断裂主要分布于西张郢矿区,为NWW向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受扭张性应力作用,使张八岭群片理构造发生活化,形成顺层滑动破碎带;NNE向断裂主要分布在瓦屋刘矿区,为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在扭压性应力作用下形成挤压破碎带。NW向断裂及NNE向断裂均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是张八岭隆起区内重要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使矿体在平面上具有平行斜列,近等距性分布特征,垂向上具有南西向侧伏,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在对张八岭隆起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控矿规律,建立了张八岭隆起区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962.
丁俊祥  范连连  李彦  唐立松 《中国沙漠》2016,36(5):1323-1330
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6种优势草本(2种短命植物,2种类短命植物,2种一年生长营养期植物),对比分析了生物量分配及相关生长关系的异同。结果表明:(1)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和细叶鸦葱(Scorzonera pusilla)的地下生物量较高,根冠比分别为1.412、2.751;小花荆芥(Nepeta micrantha)、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和雾冰藜(Eremurus inderiensis)、角果藜(Scorzonera pusilla)的地下生物量均较小,根冠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0.150,0.184,0.144,0.101;2种类短命植物具有相似的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但其余4种植物的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2)6种植物的根冠比随个体增大均呈异速减小,而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与植株大小的关系不一致,表现为异速减少(如细叶鸦葱)或保持恒定(如粗柄独尾草)的趋势。(3)小花荆芥和琉苞菊的地下与地上生物量间为等速生长关系,而粗柄独尾草、细叶鸦葱、角果藜以及雾冰藜则呈现出个体越大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越少的格局(异速生长);6种植物的地下与叶片生物量间均为等速生长关系,且具有共同的相关生长指数(1.035)。6种植物的根冠比和叶片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差异不仅与物种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还受个体大小的影响;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分配存在等速和异速生长的差异;叶片与地下生物量间具有相同的生物量分配速率,表现出对干旱荒漠环境的趋同适应。  相似文献   
963.
孔洞型储层是国内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中最常见的一类重要储层。但关于用测井方法计算这类储层油气饱和度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多数情况仍沿用传统方法。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孔洞型储层岩电关系,得出了其岩电关系曲线存在特殊的"平台"现象,通过一系列具有特定孔洞特征的岩心的单因素数值模拟和岩电实验,详细研究了不同孔洞大小、数量及分布对岩电关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饱和度通解方程理论确定了孔洞型储层测井饱和度解释方程的具体形式,从水电相似原理出发推导得出方程参数是与孔洞和基质孔隙的大小分布等孔隙结构有关的物理量。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核磁测井资料构造核磁毛管压力曲线、求取孔隙结构参数、进而确定方程待定参数的方法。现场应用证明,新方程的饱和度计算结果与取心分析结果符合良好,平均绝对误差为5.8%。。  相似文献   
964.
卫星轨道作为构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严密几何成像模型的必要参数,其精度对卫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有直接影响,故研究如何获取卫星成像时刻的精确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基于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和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对ZY-3卫星实时轨道与事后精密轨道进行拟合与平滑,进一步探讨实时轨道预报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拟合结果明显优于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拟合结果,且事后精密轨道拟合精度为厘米级,可以改善并提高实时轨道精度及进行轨道短期预报,为遥感影像高精度几何处理提供精确可靠的外方位线元素.  相似文献   
965.
序贯平差方法是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模糊度固定中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卫星间的相关信息以及多余观测量,是理论严密且十分有效的方法。一般文献中只给出了参数不变的序贯平差公式。但是,观测过程中的参数是不断变化的,参数不变的序贯平差公式并不适用于网络RTK系统。此外,对于序贯平差而言,由于一般不存储历史观测值,因此,模糊度固定后无法将其带入原观测方程重新平差,这导致法方程更新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了参数变化的序贯平差公式及严密的推导过程,并给出了模糊度固定后法方程的更新方法。结合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模糊度固定问题,通过实验,证明了给出的序贯平差公式和法方程更新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966.
967.
自然电场的区域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场源为分类原则,地电场E由自然电场ESP和大地电场ET构成.ESP起源于地下介质物理、化学作用,通常其变化及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局部场地特征;ET起源于空间电流系和潮汐力,在日变波形、频谱特征上表现出广域性.在形成微观机理方面,ESPET能够具有部分相同的机理过程.2008—2013年,在南北地震带附近13个代表性场地,多数ESP不具有清晰的年变波形,其稳定性也受区域、场地、方位、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在这些地区,ESP较平稳的持续升降、快速跃变、突跳等现象常见,同一主断裂带附近或局部区域内,这些大幅变化的趋势转折点多具有时间同步或准同步性,同一时段数据稳定性可能类似,但形态变化存在场地因素而不具相关性.ESP较平稳期间,应用潮汐地电场频谱特征计算的裂隙水主体渗流方位α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在其剧烈变化期间的α常会明显变化.以潮汐地电场频谱特征逐日计算α值,可能揭示场地裂隙、裂隙水渗流、主压应力的逐日变化信息,进而可解析ESPET宏观变化的微观机理过程.  相似文献   
968.
应用全局小波能谱法对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 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 地磁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① 在汶川地震震中周围的台站观测到震前地电、 地磁场全局小波能谱值增大的现象; ②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代乾等3个地电、 地磁台站在玉树地震前均发生显著的小波能谱增大的现象, 震后恢复; ③ 对于上述两次大震周边地区的不同台站的不同测道, 在震前多次出现谱值时间上同步增大或减少的现象; ④ 距玉树地震震中距离相同的山丹和古丰地电场台站, 北南、 北西测向长极距在地震前后能谱值的变化几乎一致. 基于上述分析, 初步研究认为震源孕育激发的电磁辐射是造成震前电磁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9.
这是叶笃正院士和董文杰研究员写给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院士的一封信。他们在信中提出了构建全球有序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思路,并提议中国气候变化科学界和政府有关领导部门能够在联合国(或国际上)倡议和呼吁开展"人类有序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研究计划,以便为COP16及其以后的相关谈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0.
Changes in Chinese temperature extreme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a six-hourly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dataset for the period 1961--2005. These temperature series are manually observed at 0200, 0800, 1400, and 2000 Beijing Time (LST), and percentile based extreme indices of these time series are chosen for analysis. Although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ime among the different time zones across China, as more than 80% of the stations are located in two adjacent time zones, these indices for all the stations are called warm (cold) nights (0200 LST), warm (cold) mornings (0800 LST), warm (cold) days (1400 LST), and warm (cold) evenings (2000 LST), respectively for convenience. The frequency of the annual warm extremes has generally increased, while the frequency of the annual cold extremes has decreased,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are mainly observed in northern China,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average, annual warm (cold) nights increase (decrease) at a rate of 5.66 (-5.92) d (10 yr)-1, annual warm (cold) days increase (decrease) at a rate of 3.97 (-2.98) d (10 yr)-1, and the trends for the annual warm (cold) mornings and evenings are 4.35 (-4.96) and 5.95 (-4.35) d (10 yr)-1, respectively. For China as a whole, the increasing rates for the occurrence of seasonal warm extremes are larger in the nighttime (0200, 2000 LST) than these in the daytime (0800, 1400 LST), the maximal increase occurs at 2000 LST except in the summer and the minimal increase occurs at 1400 LST except in autumn; the maximal decrease in the occurrence of seasonal cold extremes occurs at 0200 LST and the minimal decrease occurs at 1400 L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