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22.
地转动量近似条件下的海-气边界层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在  秦曾灏 《海洋学报》1987,9(6):698-708
本文把海洋和大气边界层分为三层,利用地转动量近似的方法,考虑了大气的斜压性、层结和非线性效应,解析地给出了无限深海洋和大气边界层速度的垂直分布,并得出了在非线性情况下大气和海洋埃克曼抽吸速度,分析了它们与经典埃克曼解的差异性,揭示了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性质.同时,也得到了海面风和海面风应力的诊断关系.  相似文献   
223.
董炜峰  苏荣 《海洋通报》2007,26(2):96-99
参考《海洋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GB17378.6-1998)的规范方法,采用单一HNO3-HClO4常压方法消化贻贝成分分析分析标准物质(GBW08571)。取样量为0.500g时,在加热温度为160℃~210℃,加入10mL HNO3、2mLHClO4,加盖加热7h左右,最后的样品消化液赶酸赶净的条件下,样品消化液直接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Cu,Pb,Zn,Cd,Cr的测定值都在标准值范围之内。并着重对比温度对消化效果的影响以及Cu,Cd以火焰法与无火焰法测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224.
225.
226.
227.
228.
矿物材料热膨胀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锁在 《地学前缘》2000,7(2):467-472
热膨胀是矿物材料的重要属性之一 ,它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热膨胀系数的定量计算可分为经验晶体化学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定量计算是一种有效地获得热膨胀系数的方法 ,也是预测不同温度范围热膨胀系数的有效方法 ,通过定量计算获得大部分矿物的热膨胀系数是可能的。经验晶体化学方法只能获得有关矿物的平均热膨胀数据 ,而单纯的理论模型无法适应所有晶体结构的热膨胀系数的计算。建立在理论模型基础上的热膨胀系数的计算必须应用经验晶体化学方法针对不同结构类型进行有效地调整。这样有必要对热膨胀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在此基础上根据矿物的热膨胀特性对矿物进行分类 ,然后再针对不同矿物类型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29.
一、地震活动性特征公元1000年以来华北平原及其邻近地区共发生M_s≥5级地震200余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36次,7级以上地震10次。6级以上地震几乎无例外分布在区内北东—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主要活动断裂带上,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北东—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反映出强震的发生与断裂带构造活动有直接成因关系。研究表明有史料记载以来,华北平原及其邻近地区M≥6地震的时空分布是不均匀的。在时间上,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有明显的涨落特点,反映地震活动准周  相似文献   
230.
张凤禹  祝艳  王喜宽  康红在 《现代地质》2010,24(5):1022-1028
选取内蒙古主要产粮基地之一的托克托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1 556个表层土壤样品的测试数据为基础数据,基于多元地学数据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GeoExpl)对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进行描述统计及空间分布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和改进的内梅罗指数对区内的土壤养分综合质量进行分级。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养分综合质量中等,土壤养分因子的含量水平为全钾>全磷>有机质>全氮,磷元素和钾元素是土壤养分的主要贡献因子,氮元素为土壤养分的最主要限制性因子;从养分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看,研究区北部及西北部的土壤养分状况较好。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综合质量、地形及地表状况对研究区进行了简单的农业分区规划,认为研究区西北部的平原区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