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篇 |
大气科学 | 23篇 |
地球物理 | 32篇 |
地质学 | 104篇 |
海洋学 | 75篇 |
综合类 | 24篇 |
自然地理 | 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湖南省目前地热井多为深度较小(多在500m以浅)的热对流型,用地热井测温数据求取的地温梯度一般偏大很多。为解决对流型地热测得的地温梯度偏大问题,本文采用地热温标、管道模型及基于生热率的深部地温反推法等地温梯度估算方法,综合确定了湖南省现今的地温梯度。结果显示,湖南省高地温场大致沿中部的白马山岩体、沩山岩体、幕阜山—黄龙山岩体一线和湖南省东南部分布,地温梯度大于3.0℃/100m;5000m深度、6000m深度沩山岩体、热水圩一带的最高温度分别达到了218.69℃、216.70℃和258.99℃、256.60℃。深大断裂与多块体接合部位的构造形态相配合,使湖南省中部构造交汇带处于张开性的构造环境,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深循环与深部热物质的上侵,是形成湖南省中部高地温场的主要原因。湖南省东南部是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回撤的前缘,处于江南造山带与华夏板块的接合带,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深循环与深部热物质的上侵;同时高放射性生热率的铀矿床、矿点也提供了较高的地壳热量,是形成湖南省东南部高地温场的主要原因。地温梯度及地温场的科学界定,为湖南省下一步寻找高温地热资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92.
富水金矿为风化型金矿床,本文报道了该矿床金的显微分析结果。运用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查明矿床中金的产出状态、颗粒大小以及金矿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这些金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的晶体边缘,或混杂于褐铁矿中的外铁矿晶体集合体之间;此外,部分以显微的粒间金形式产出。根据能谱成分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这些金均为独立的自然金矿物,具有极高的成色。 相似文献
293.
贮灰场子坝冲填粉煤灰的动力特性是评估挡灰坝在地震作用下动力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探究冲填粉煤灰的动力变形和强度特性,利用液压控制振动三轴试验仪测试饱和沉积灰和冲填灰两类试样在偏压固结条件下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动强度、阻尼比和动孔隙水压力。结果表明:试样骨干曲线均表现出应变硬化特征,可近似描述为双曲线型关系。此外,循环振次增大导致试样动强度降低,且主要与动黏聚力降低有关,受内摩擦角影响较小。双对数坐标轴下,无量纲处理后的阻尼比与动剪切模量近似呈线性关系,且与围压关系不显著。不同围压下动孔压水平随破坏振次增大仅在较窄范围内变化,为简便计算,可忽略围压和循环振次对动孔压水平的影响。据此,可采用Finn公式描述偏压固结下粉煤灰试样的动孔隙水压力特征。 相似文献
294.
对山西隆起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认识,是探讨华北陆块演化、破坏等科学问题的基础.在中新生代期间,不论是岩石圈的差异演化、构造体制转换、岩浆活动,还是地貌反转,位于华北陆块中心部位的山西地区总是处于过渡带的位置.该地理位置说明了该区在华北陆块演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在近年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及以往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中生代区域性断裂、新生代汾渭裂谷及山体隆升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山西隆起区中新生代岩石圈从增厚到减薄、构造体制从挤压到伸展转换,以及随华北陆块一起经历地貌格局从东高西低到西高东低转换的构造演化进程.研究认为,山西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体系的发育从属统一的区域动力学环境,周边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深部软流圈变化:软流圈下沉,岩石圈则相对增厚,地壳垂向伸展,横向收缩;软流圈上涌,岩石圈相应减薄,地壳水平伸展.软流圈的变化对该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变形、沉积格局、岩浆活动等方面起着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5.
沉积盆地古隆起对油气成藏起到明显控制作用,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制约也不可忽视。砂岩型铀矿通常就位于盆地边缘构造斜坡带和盆地内部隆起附近。隆起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具体体现在:控制地下水补-径-排体系、控制层间氧化作用、控制沉积相带发育、伴生断裂促进物质输运以及为成矿供给铀等。中国北方沉积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经历复杂的构造活动,盆地域内非均衡发展而多形成隆起,因此我国铀矿找矿尤其需要重视隆起对铀成矿的控制。其中,盆地内部找矿应重点关注被大幅抬升的隆起,而盆地边缘构造斜坡带上找矿需重视微隆起以及基底上覆地层的褶皱。将隆起作为关键控矿要素,优选适用的攻深找盲方法,精细刻画盆地基底隆升形成的背斜、褶皱及伴生断裂,可有效提高铀矿找矿效率并拓展铀矿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296.
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的混合沉积相富含大量海相遗迹化石,可识别居住迹、进食迹、觅食迹、爬行迹和停息迹5大类14属,包括居住迹:Skolithos;进食迹:Chondrites、Phycodes、Planolites、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和Zoophycos;觅食迹:Cylindrichnus以及Palaeophycus;爬行迹:Cruziana和Monomorphichnus;停息迹:Asterichnus、Lockeia和Rusophycus等,这些遗迹化石分属于4个遗迹化石组合,反映了不同沉积环境,分别为:(1)Skolith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沉积于高能砂质环境中,为水动力较强的无障壁滨岸前滨;(2)Rusophycus—Phycodes遗迹化石组合反映了水动力较弱的近滨环境;(3)Chondrites—Palaeophycus遗迹化石组合反映了贫氧、水动力条件较弱的近滨下部环境;(4)Zoophycos—Palaeophycus遗迹化石组合反映的环境为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以上的风暴沉积环境,据此建立了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混积相遗迹化石生活环境分布模式。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发现的3种类型Zoophycos遗迹化石,与腕足介壳富集层、波痕、丘状和洼状交错层理等反映浅水环境的沉积特征共存,表明泥盆纪Zoophycos形成于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297.
在薄片和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和离子探针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库车前陆冲断带克深-大北地区白垩系砂岩储层裂缝中首次发现了“石英桥”.石英桥是裂缝内高度局部化的孤立石英次生加大堆积体,离散分布于裂缝面,呈“桥”状跨越裂缝壁.石英桥内部发育多个近平行于裂缝壁的流体包裹体组,其均一温度范围(150~176℃)与石英骨架颗粒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90~120℃)差异较大.此外,石英桥的氧同位素组成(平均δ18OVSMOW为17‰~21‰)与石英骨架颗粒和次生加大的氧同位素组成(平均δ18OVSMOW为8‰~17‰)亦差异较大.克深-大北地区石英桥主要发育在平行褶皱轴裂缝中,其形成可能与深埋高温环境下褶皱变形过程中的伸展作用以及古近系蒸发岩流体(富集18O)的运移有关.石英桥是一个兼具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领域,对于恢复裂缝张-闭历史和保存裂缝物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8.
利用汉江流域1967-2000年逐日面雨量资料,分析了汉江流域及其上游、中下游和唐白河流域三个区间面雨量的平均值、极值、降水频次、连续强降水等特征值。结果表明,汉江流域面雨量季节性明显,存在夏汛与秋汛之分;该流域面雨量,20世纪80年代主要为高值期,90年代为低值期,2000年后又进入一个相对高值期,呈11年左右年代际变化;该流域面雨量年变化曲线为较对称的单峰型,峰顶在7月;该流域(连续)强降水主要出现在4-10月,夏季最多,秋季仍可出现相当明显的降水。 相似文献
299.
The shapes of the urban lakes in Wuhan city have been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experienced in recent decades.Based on topographic maps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s,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East Lake,Wuhan city,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ere analyzed.The landscape shape index(LSI)and centroid method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lake morphology and its causes.Several key results were obtained.(1)The surface area of East Lake decreased sharply by 2.13 km2 from 1995 to 2005,and slightly by 1.00 km2 from 2005 to 2015.The shoreline length of East Lake displayed a continuous trend of declin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length reduced by 21.89 km from 1995 to 2005,and by 0.67 km from 2005 to 2015.The LSI values,7.04(1995),6.46(2005),and 6.28(2015),displayed an accelerated downward trend,indicating a reduction of complexity in East Lake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manual interventions in the water body.(2)The changes to East Lake displayed a clear temporal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The centroid of East Lake moved northeast from 1995 to 2005 and southeast from 2005 to 2015.(3)The reduction in the area of East Lake was main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A lake area of about 4.8 km2 was converted to other land uses during 1995-2005,most of which was unused land,whereas from 2005 to 2015,0.43 km2 of the lake area was converted into built-up land,and 0.25 km2 was converted into other land uses.The reduction in area was caused b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by the governm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illegal construction by villagers,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for tourism.The driving forces of this reduction included Wuhan's growing population,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between 1995 and 2015,which has resulted in a large demand for land.Finally,a formation mechanism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East Lake's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相似文献
300.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地勘产业组织,即地勘单位及科研院所,不能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质勘查市场的需求。现有的改组、改造方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我们不得不思者一个严峻的课题,那就是地勘单位的来与生。现代地勘产业组织应是投资商、作业同三足支撑,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产业组织体系,并将项目经理部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虎拟组织结构建设作为发展方向。为此应建设和培育现代地勘产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和支撑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