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关中盆地地温场划分及其地质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阳  穆根胥  张卉  王克  刘建强  张亚鸽 《中国地质》2017,44(5):1017-1026
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储量大以及可就近利用等诸多优势的地热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应用前景广阔。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地温场划分紧密相关,关于关中盆地整体地温场划分的研究鲜有报道。根据关中盆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总结了岩体类和砂土类的热物性质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影响因素,认为干燥重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含水率、天然重度、孔隙率三者影响程度相近;干燥重度对比热容影响程度最大,天然重度次之,含水率和孔隙率影响最弱。利用盆地内多个地温常观孔,绘制了地温变化曲线和地温梯度等值线,认为关中盆地常温带位于15~20 m埋深处,地温梯度总体呈中部高、东西低,固市凹陷、西安凹陷、蒲城凸起、断裂及断裂汇合区域地温梯度较大,宝鸡凸起、咸礼凸起以及临蓝凸起地温梯度较小,产生差异的原因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等三方面。利用热物性参数和地温梯度值,计算了盆地内浅层和深层的大地热流值,并分析了两者差异的成因,经对比全国区域地热资料,认为关中盆地是一个复杂的坳陷型中低温地热田,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居全国上游。该文旨在系统地分析关中盆地地温场特征,为地热能的勘查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关中盆地地热开发利用,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在滨海新区施工的2眼全取芯钻孔(G2和G3),通过原状土样工程特性指标测试、固结压力试验、0-P0反复加、卸荷试验及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数据分析等,系统阐述了滨海地区深部黏性土层弹塑性变形特征与地面沉降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滨海地区100 m以浅主要为欠固结土层;100~400 m土层处于超固结和微超固结状态,主要是由过去地下水超量开采造成的;400 m以下土层以正常固结为主。G2和G3孔不同层位黏性土层在反复加、卸荷试验过程中表现出塑性变形量逐渐减小,而弹性变形量几乎不变,与反复加、卸荷次数无关,表明黏性土层在水位反复升降条件下,逐渐变为以弹性变形为主。黏性土层这种特性显示,在地下水位反复升降多次后,黏性土层将会逐渐变成弹性体,在水位恢复时,将产生同步回弹,对防治地面沉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弹塑性变形与黏性土层深度、天然含水率和黏粒含量的相关性发现:弹性变形量与黏性土层深度、天然含水率及黏粒含量呈正相关性;塑性变形量与深度相关性不明显,与天然含水率和黏粒含量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地质构造发育,构造类型的多样化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储存,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由于构造的复杂性,静校正问题突出,准确建立速度场困难,深层成像精度差;绕射波、回转波发育,成像归位不准确.本文综合层析静校正技术和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技术计算静校正量,在精细速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偏移速度场模型,采用基于共炮检距域的...  相似文献   
104.
105.
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阶地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中更新世晚期,古金沙江曾在金坪子河段发生堵江,使得金坪子河段成为金沙江发育的局部侵蚀基准点,并影响着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河流下切速率。金坪子、凹嘎、龙街和鱼鲊的平均下切速率分别为196~217、145~172、257~305、82~97 cm/ka。凹嘎河段和鱼鲊河段在河谷地貌形态和阶地堆积物形成年代上都有很大差异,其原因为金沙江河谷中存在着多级构造裂点或岩性裂点,两河段性质存在差异,所以该河段不宜做传统的阶地位相分析。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的阶地沉积物的重矿物种类较多,以磁铁矿、赤褐铁矿、绿帘石、石榴石为主,并含有稳定矿物锆石、金红石和白钛石,以及十字石、兰晶石等典型的变质矿物。  相似文献   
106.
恒温层深度的预测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等密切相关,陕西省区域恒温层的研究工作进展较慢。通过探讨恒温层深度的影响因素认为:导热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弱负相关;地表与大气间表面传热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弱正相关;大气温度年振幅与恒温层深度呈正相关;导温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介绍并验证了一种土壤恒温层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了全省不同地貌单元恒温层深度的理论值。全省恒温层深度介于10.5~23.8 m之间:陕北地区恒温层深度为10.5~23.8 m;关中盆地恒温层深度为11~17.4 m;陕南地区恒温层深度为11.7~18.6 m。该研究系统地划分了陕西省区域恒温层的深度范围,为陕西省"绿色"追赶超越政策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7.
渤海湾西北岸是华北平原构造最为活跃的地区,其第四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能为区域地震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文依据渤海湾西北QHJ01孔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以及孢粉分析等结果,结合年代学结果,重建了区域5.20Ma以来的古气候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QHJ01孔5.20~3.33Ma早期植被类型为以落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气候温湿,晚期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气候向冷干的趋势发展,沉积环境以湖泊为主;3.33~2.12Ma植被类型以荒漠草原为主,个别地段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温凉干旱,沉积环境为曲流河和泛滥平原;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2.12~0.13Ma为湖泊发育期,其中2.12~1.78Ma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气候凉湿,1.78~0.90Ma气候干冷,0.90~0.13Ma气候波动幅度增大,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波动影响较小,主要受区域构造沉降控制。0.13Ma以来气候波动变化较为明显,落叶阔叶分子含量逐渐增高,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早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湖泊三角洲、泛滥平原交替发育,晚期发育海相三角洲;此阶段沉积环境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同时亦受区域构造沉降控制。  相似文献   
108.
金沙江金坪子堆积体地貌过程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金沙江乌东德河谷及临近河谷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对河谷中的金坪子堆积体不同部位进行钻孔、竖井、平硐勘探作业并取样,室内进行TL测年和重矿成分分析,运用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进行综合研究,获得了金坪子堆积体地貌过程和稳定性的初步认识,金坪子堆积体地貌过程可分为乌东德峡谷的贯通与老金沙江金坪子深槽的形成、老金沙江金坪子深槽被充填过程、金沙江改道和现代金沙江的发育3个阶段,金坪子堆积体形成于1979.70~86.617.36KaBP,是乌东德河谷地貌发育过程中的残留堆积体,属于老金沙江深潭岩壁的崩坡积物与金沙江流水带来的冲积物填充古深槽而成,堆积体深嵌在古深槽槽底基岩中,堆积体比较稳定不会影响乌东德水电站的选址。  相似文献   
109.
黄河中游及邻区的黄土高原保存着完整的晚新生代风尘堆积序列,断陷盆地和山间盆地中沉积了数千米的河湖相沉积,隆升山系山前地带分布有山麓-洪积相沉积,成因类型齐全,研究历史悠久,是中国北方晚新生代地层研究的重要地区。文章主要依据近30年来各省(区)晚新生代地层最新研究成果,着重阐述了晚新生代地层的主要岩性、厚度、沉积相和分布特征,并通过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沉积类型之间的区域地层对比,尝试恢复各时期古地理地貌。古近纪-中新世早中期,区内地势东高西低,中东部总体都是持续抬升、剥蚀和夷平过程;中新世灞河期,区内东、西部发生了构造反转,东部开始接受沉积;上新世-早更新世早期,为内陆湖泊阶段;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南北地形分异,北部仍为内陆湖泊环境,南部黄土加速堆积,内陆湖泊逐渐消亡,河谷下切,堆积阶地发育;晚更新世后期以来,地势高差加大,随着气候变暖,雨量增加,黄河全部贯通,高原北部沙漠化与南部水土流失日趋加剧,以侵蚀作用为主。现代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格局形成可作为内陆湖泊阶段和高原河流阶段的分界,也是黄土从堆积为主向侵蚀为主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0.
金沙江石鼓-宜宾河段的贯通与深切地貌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长江金沙江石鼓-宜宾河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云南巧家附近的古河谷;并在金沙江永善-宜宾河段两岸多处发现了"高阶地","高阶地"堆积物的物质成分比较单一,而且互相之间有明显差别。根据各地"高阶地"堆积物的测年资料,推测金沙江云南永善-四川宜宾河段的袭夺贯通,发生在距今103万年左右;禄劝乌东德峡谷-金坪子河段的袭夺贯通是在距今约80万年左右;虎跳峡峡谷的贯通并袭夺古中甸河大约发生在距今98万年前后。金沙江贯通以来强烈深切,平均深切速率为25~30cm/ka,但近十多万年以来平均深切速率达到99~77cm/k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