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6篇
  免费   842篇
  国内免费   1145篇
测绘学   618篇
大气科学   1949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3327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39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09篇
  2001年   1864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1.
近十余年世界的我国隐蔽油藏勘探取得了巨大进展,其关键技术是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及在此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二者的结合已被油气产业部门当作勘探中的“权威性技术”。断陷湖盆在我国东部含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居首位,控制层序形成演化的诸因素中,构造,古气候和在区域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对湖盆的类型和演化起着决定作用,需要按照断陷湖盆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建立有预测功能的层序构成模式,在成熟的勘探区,重新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体系域精度的工业制图,阐明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使用高精度地球物理技术对圈闭定位,并对构造坡折带和低位域扇体给予重点注意,用这种技术方法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并必将有许多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912.
With rapidly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more and more fertilizers,chemicals and heavy ions will be discharged into lakes and rivers,which would cause lake eutrophication and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drinking water sources.Therefore,denitrification is essential for controlling the amounts of nitrogen,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nitrate to the end products-nitrogen and several intermediated[e.g.nitrite(NO2^-),nitrous oxide(N2O) and nitric oxide(NO)]may be accumulated,which have more toxic influences on the environment.in This study,the denitrification effect of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as examined on the changes between oxic and anoxic conditions at varying pH.At pH=7.5,denitrification proceeded well after 3 switches from oxic to anoxic conditions and vice versa,Production of N2 was constant and the amounts of NO2-,N2O and NO were extremely low.How ever,at pH=6.8,denitrification activity was inhitied and there large amounts of the intermaediates.The denitrifying bacteria decreased violently in dry weight and were washed out.  相似文献   
913.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北京、湖北、广东、安徽和厦门等省市气象局科研人员参与的以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观测资料为基础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短时预报系统于2006年底完成,建立了一整套回波特征参数定量提取技术、风场反演技术、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和人机交互的0~2h暴雨、大风、冰雹的预报和0~2h降水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914.
2003年8~9月北京及周边地区云系微物理飞机探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2003年8~9月北京及周边地区4次飞机探测结果,特别对资料较完整的8月15日的层积云(Sc)和9月4日的层状云(St)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FSSP-100测量的小云粒子(云滴、冰晶)最大浓度的变化范围从Sc云的120 cm-3到深厚高层云(As)的183 cm-3,平均直径7.22~16.05 μm。2D-GA2探头观测的冰粒子最大浓度变化范围从2.25×10-3 cm-3到3.29×10-1 cm-3。机载King热线液态水含量仪(King-LWC)的最大含水量变化范围为0.42~0.69 g/m3。St云垂直和水平分布不均匀特性很明显,高空(-10℃层以上)有较大的小云粒子浓度,达到120 cm-3以上,尺度也比较大,最大值为20 μm。云中液态水含量随高度缓慢减小,基本处于0.1~0.2 g/m3的范围。在-5.9~-8℃层,主要是柱状冰晶和少量结淞体,-8~-12℃层显示基本为结淞粒子,-20℃层左右表现出较多的枝状冰粒子。大冰粒子浓度基本在0.01~1 L-1左右。Sc云和St云的平均谱存在明显的差异。Sc云系的大粒子不同层的平均谱很相似,为单峰分布,谱宽达到1500 μm。越到云低层,云粒子浓度越低。St云系的大粒子不同层的谱分布差异比较大,云中在0~-8℃和-8~-12℃层,直径小于400 μm的粒子谱型基本相似,大于400 μm的大粒子谱分布差异较大,-8~-12℃层有明显的双峰分布特征,而0~-8℃呈现多峰特征,谱宽达到1300~1400 μm。  相似文献   
915.
第I部分研究结果(徐枝芳等,2007)表明模式与实际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对地面观测资料同化效果有较大影响。此文在MM5_3DVAR同化系统中利用近地层相似理论将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直接三维变分同化分析,考虑模式与实际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对同化效果的影响,提出在地面观测误差中增加地形代表性误差来解决这个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地面资料同化分析时,在其观测误差中加入一项新的误差——地形代表性误差,能较好地解决地面资料同化分析中模式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问题;地面资料参与同化分析,在观测误差中加入与模式和实际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大小相关的地形代表性误差时,地面观测值对分析值的影响随着地形高度差异代表性误差的加入而减小,同时又部分地将地面观测信息通过变分分析融进分析场,使得低层分析更接近真实场,且地面资料利用率更高,24小时降水数值预报(模拟)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16.
中国地形复杂,模式地形与实际观测地形存在一定高度差异,因此设计合理的复杂地形下地面观测资料的同化方案有利于使我国目前仅用作探测手段的地面观测资料(常规地面观测站和地面自动站)在中尺度数值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作者在MM5_3DVAR同化系统中利用近地层相似理论将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直接三维变分同化分析,并对地面资料同化方案设计中是否需要考虑模式与实际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进行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近地层相似理论将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到数值模式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地面观测资料(温度、 湿度、 风场、 地面气压)中各物理量同化到数值模式都能影响24小时降水数值结果,但各物理量起的作用大小不一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为湿度;地面观测资料同化方案设计有必要考虑模式地形与实际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适当考虑这种高度差异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17.
关于契比雪夫配点法解算常微分方程的一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比雪夫配点法是一种基于第一类契比雪夫多项式的数值计算方法。我们把它用来解算常微分方程,其主要优点是易于处理奇点问题,另外,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解算任何常微分方程(组)。值得一提的是,在计算机的有效位数允许的范围内,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详细的例子。以使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方便地使用它。  相似文献   
918.
用岩石层-地幔力学、热学耦合模型,以俯冲带为例,研究大陆岩石层不同的有效弹性厚度对岩石层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的动力影响。数值结果显示大陆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的作用象一低通滤波器,它抑制岩石层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的高频分量。随着有效弹性厚度的增加,岩石层的形变和大地水准面起伏不仅幅度减小,其形状变化也被平滑。模拟结果表明,在进行大陆岩石层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中,只有充分考虑大陆弹性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的动力  相似文献   
919.
The Variance of Mango‘s Light—Hydrocarbon Parameter 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nalyses of light hydrocarbons in oils from the Tarim Basin show that the Mango‘s parameter K is about unity except those oils trapp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azhong (Central Tarim)Fault Uplift,The regular variance of K may indicates the accumulation and admixture of the oil population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azhong Fault Uplift.  相似文献   
920.
Quartz was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its silic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in micro-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SW Guizhou and NW Guangx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uartz in wall rocks.ores and that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ilicification are distinctive in silicon isotopes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haracters.Quartz in association with primary silicification is non-luminescent while that in wall rocks and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silicification exhibits striking luminescence.Based on the dynamic fractionation of silicon isotop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rapid transport of aprimary siliceous fluid along the major deep fault system into subordinate faults before ore components deposited in favorable strata via penetration and metasomatism.Therefore,a deep origin is implicit for gold deposits of this 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