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06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288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459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由海藻原料提取褐藻酸钠被视为离子交换过程,提取方法有直接提取法和间接提取法两种。所谓直接提取法只包括一步离子交换反应,即藻体中的钙、镁、锶等离子被钠离子直接取代。 Ca(Alg)_2+2Na~+→2NaAlg+Ca~(2+) 而间接提取法包括了酸的前处理和碱溶解两步离子交换过程。即: Ca(Alg)_2+2H~+→2HAlg+Ca~(2+)  相似文献   
992.
198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委会(IOC)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下属“方法、标准和相互校准专家组”(GEMSI)在曼谷组织河水和河流悬浮物中Cu、Pb、Zn、Cd、Ni、Co、Fe和Mn等8种痕量金属分析的国际互校,以评价参校实验室获得天然水平河水痕量金属含量可比性数据的能力,参校者有: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菲律宾、南朝鲜等7国的8个实验室.  相似文献   
993.
冲绳海槽末次冰期以来千年尺度古海洋演化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陵兰冰芯的δ18O记录表明,末次冰期的气候发生了一系列快速的冷暖交替过程,即所谓的Dansgaard-Oeschger旋回(Dansgaardet al.,1995;Stuiveret al.,1995;Grooteset al.,1997)。在北大西洋区域,海洋的沉积记录也清楚地再现了在总的冰期背景下代表强烈冰川漂移事件的6次变冷事件,即所谓的Heinrich事件(Bondet al.,1992,1993;Rasmussenet al.,1997;Andrews,1998)。通过对比发现Dansgaard-Oeschger旋回和Heinrich事件并非两个孤立的气候演变过程,Heinrich事件(H)发生在Dansgaard-Oeschger旋回的最冷期,几次大的Heinrich事件使格陵兰的…  相似文献   
994.
渤海沉积物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对海洋沉积物中氮的行为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宋金明,1997; Hammond et al.,1996;Jordan et al.,1998)。如氮的早期成岩过程、氮的去营养化作用、氮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转移过程及交换通量。近年来实施的全球性重大合作计划,如 JGOFS、GLOBEC、SOLAS等进一步加强了对海洋中的氮循环的研究(Collier,1991;Smith et al.,1996)。随着研究的深入,沉积物中氮循环的控制机制、氮循环与其他生源要素循环的关系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以往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于从沉积物间隙水这一角度研究沉积物中的氮循环,而对沉积物本身研究较少,主要是由于研究手段、方法的缺乏(甄别沉积物中氮的各种赋存形态极为困难)。而通过对沉积物初步的研究已证明(马红波等,2001),沉积物固体颗粒本身的特征,如颗粒大小及氮在其中的赋存形态对较长时间尺度上的氮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作者在研究沉积物氮形态基础上,对渤海沉积物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功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深入研究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海带和马尾藻中褐藻胶的糖醛酸组成与序列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产海带和3种马尾藻中提取褐藻胶,用IR谱分析其褐藻酸的结构特征,用高分辨~1H-NMR(400MHz)测定无损褐藻酸钠的单体组成和序列结构。IR谱表明了这4种褐藻酸单体组成的差异性。NMR谱的结果表明:海带、海蒿子、海黍子和鼠尾藻中褐藻胶的G组分摩尔分数F_G依次为0.35,0.40,0.45和0.44,而相应的GG二聚重复单元摩尔分数F_(GG)分别为0.21,0.37,0.36和0.34,即海带的F_(GG)明显小于三种马尾藻。文中引入一嵌段分布参数η=F_(MG)/(F_M·F_G),相应的η值依次为0.62,0.13,0.36和0.41,这表明了序列分布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6.
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又称万氏对虾 ,主要分布于美洲太平洋沿岸 ,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我国大陆地区自1998年开始大规模养殖 ,因其肉质鲜美 ,具有耐粗饲、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等特点 ,适于人工高密度养殖 ,并且经驯化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 ,因此近几年来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在半精养、精养系统中 ,虾饵———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 ,占到生产成本的50%以上 ,为使对虾养殖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迫切需要营养全面而价格低廉的饵料。本文仅就近年来关于P.vannamei对微量营养素需求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为高质量饵料的研…  相似文献   
997.
本报告发表系本实验室所测的地质样品年代数据共45个(见表1)。测量方法同报告(一)(见黄渤海海洋1985年第3期)。自1982年3月起采用“中国糖碳标准”作为现代碳标准。关于建立“中国糖碳标准”的正式报告,见《科学通报》1983年第3期。报告中距今年代(B.P.)以1950年为起点,换算年代所用的半衰期为5730年,没有  相似文献   
998.
江蓠属海藻分布广,数量多,藻体大,生长于潮间带或浅水中,易于采集和人工养殖。由于碱处理法研究成功,提高了江蓠琼胶的凝固性,江蓠已成为制造琼胶的良好原料,我国相继建立了产品质量可与石花菜琼胶相媲美的江蓠琼胶工业,使我国琼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据Whyte等估计,1980年世界用作琼胶的海藻大约有39000吨干品,其中60%是江蓠,35%是石花菜:5%是鸡毛菜。这表明目前江蓠已超过石花菜。成为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 江蓠属海藻的种类相当多,世界上约有一百多种,根据张峻甫和夏邦美1976年的报道,我国共有21种。种类不同的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即使种类相同也可能由于生长地区、环境和采集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研究这些变化情况的学者较多。但对我国不同种类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性质的变化情况,除很少数种类外,尚未有人作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测定了我国10种江蓠属海藻的琼胶产率、凝胶强度、粘度、凝固点和融点等主要物理性质,同时分析了它们的3,6-内醚-半乳糖,硫酸基和半乳糖的含量,并试图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99.
以气相色谱法分析红藻中游离低分子碳水化合物红藻糖苷。结果表明,红藻糖苷可以用80%的乙醇提取,然后用除色素除盐,经硅醚化后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于影响提取与硅醚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讨,并与传统的苯酚硫酸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对虾微孢子虫病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孢子虫又称微粒子虫(Nosema),是微小的单细胞动物,分布广、危害大,已发现的种类有800多种[1],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特别是昆虫。在对虾疾病中,微孢子虫是所有寄生虫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微孢子虫属于微孢亚门、微孢纲、微孢目、单丝亚目。寄生于对虾的微孢子虫属微粒子科(Nasematidae);目前已报道4种微孢子虫寄生于对虾:奈氏微粒子虫(Nasemanelsoni);对虾特汉虫(Thelapanipanael);桃红对虾特汉虫(Thela-panipanael duarara)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