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570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提出了利用统计分析-t检验法对航测成图系统误差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以及消除系统误差对成图精度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2.
易门里士北部磁异常区中元古代是一个比周边相对低洼的碱性-碳酸质火山水下活动环境。因民组含矿层除有(次)火山岩和火山辞屑沉积岩外,还有粘土质-绿脱石岩、铁质岩、铁质硅质岩、铁质泥岩、碳酸盐岩、泥质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等热液喷流岩含钠质硅酸盐团砾的碳酸质岩及碳酸盐晶屑组成的岩石是碳酸质火山岩。岩石、矿石的高场强元素对比值、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比值、硫化物 Co/Ni 和 S 同位素比值显示喷流岩源于碱性-碳酸质火山岩,热液交代对成矿作用也有重要贡献,喷流岩除了铁矿化,还有铜、钴、锌、银等。如果将本区矿化岩石与典型喷流矿床——日本黑矿对比,果树村附近的网脉状矿化次火山岩、角砾熔岩、矿化角砾岩类似于喷流中心的矿化英安岩穹和角砾岩;磁异常北缘相同层位的含石膏富BaO 铁质泥岩和铁质硅质岩则相当于低洼地的石膏和重晶石沉积岩。本区磁异常与黑矿主矿一样在喷流岩层内处于喷流口与膏盐沉积洼地之间,其周边的铁矿点绝不是矿化的主体。大型含铜铁矿应该隐伏在深部因民组含矿层个于喷流中心和石膏、重晶石层之间的磁异常体中。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云南鹤庆湖泊深钻岩芯(737.72m)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2.78Ma以来构造和气候环境演化序列.岩芯磁性地层研究表明,鹤庆湖盆形成于约2.78,2.65Ma以后湖盆积水成湖,并接受连续的湖相沉积。岩芯沉积特征、粒度、孢粉、碳酸盐含量和烧失量指标共同指示了2.78Ma以来盆地的构造.沉积旋回以及西南季风的演化.  相似文献   
994.
由于断层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简单的处理方法在断层模拟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利用平行轮廓线(outline)的方法,对剖分地质体轮廓、关键点的确定与匹配进行了研究,并以乌达地区为实例,进行了三维地质体构建,取得了较好的地质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海陆热力差异是季风形成和演变的根本驱动力,青藏高原与印度洋热力差异是影响南亚季风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次季节、季节、年际和年代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与印度洋的热力差异对南亚季风活动的影响,回顾和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在次季节尺度上,主要聚焦在两者的热力差异对南亚季风爆发的影响;在年际尺度上,着重阐释了其对南亚季风强度年际变化的指示意义;在年代际尺度上,考察了热力差异和南亚季风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同时,本文对该领域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隧道在施工开挖中会遇到各种地质问题,其中以断层和软弱带居多,目前隧道地质预报主要采用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系统进行。虽然TSP技术应用广泛,但目前对它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工程应用实例,采用正演模拟方法进行的研究较少。笔者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隧道地震波场,采用波场快照与时间记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断层对隧道地震波场传播的影响,并对含断层模型的时间记录进行了反演处理,得到了数值模型的速度云图和反射层位图。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采用TSP Win软件默认值处理得到的速度云图与模型设定的断层位置一致;根据反射层位图,对异常速度带的层状模型来说,P波预报的准确性更高。研究表明,TSP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处理,验证了数值模拟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997.
冻融循环对兰州黄土渗透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肖东辉  冯文杰  张泽  明姣  王强 《冰川冻土》2014,36(5):1192-1198
在季节冻土区, 周期性的冻结与融化持续改变着土体内部结构, 土的孔隙率与渗透性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 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冻融循环试验和冻融循环后的渗透试验. 结果显示: 随着冻融循环作用的进行,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干密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然后趋于稳定. 由于渗透系数与干密度呈负线性关系, 所以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最后在4×10-4~6×10-4 cm·s-1之间趋于一个稳定值. 因为重塑黄土是扰动土, 土结构中的颗粒大小较为均匀, 而原状黄土的土结构中颗粒大小不均匀, 导致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始终大于原状黄土.  相似文献   
998.
刘杰  肖佳兴  何杰 《岩土力学》2014,35(3):631-640
为探讨循环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差异,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并在桩顶及桩周土表面埋设微型土压力盒,进行循环荷载下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和楔形桩的4桩复合地基及单纯软土地基工作性状对比试验,探讨循环应力比和加载周数对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和楔形桩复合地基永久沉降、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研究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对永久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揭示了循环应力比与桩-土应力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加固软土地基,能提高地基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增强地基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在相同的加荷周数和循环应力比的加载条件下,采用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加固软土地基对降低地基永久沉降的效果比采用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的效果要好,且楔形桩的楔角越大,降低永久沉降的效果越明显。循环应力比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桩-土应力比随楔形桩楔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加载周数的增加而降低,并存在一临界加载周数;当加载周数小于临界周数时,桩-土应力比随加载周数迅速降低;当加载周数超过临界周数时,桩-土应力比几乎不随加载周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99.
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中,叶面积指数(LAI)是地表能量平衡重要的影响因素,且与降水等多种因素存在交互作用。以2003 年中国东北地区农田、森林和草地三种覆被类型和三种LAI月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着重分离出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中LAI对地表能量平衡的作用,认清覆被和LAI 变化对地表能量平衡的相对作用。利用SiB2 模型研究不同降水条件下土地覆被和LAI 变化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覆被变化对净辐射的影响最大,年均14.5W·m-2左右。② LAI 主要改变净辐射对潜热和显热的分配,对农田和草地而言,LAI 增加明显提高(减小)潜热(显热)分配比例;对森林而言,LAI对潜热和显热分配的影响较弱。③ 降水对净辐射的分配起重要作用,降水增加,潜热增加。④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和LAI 调控,与潜热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柴北缘冷湖地区构造建模和构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采用先进的地质解释软件,对柴北缘冷湖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建立起该区域新生代的三维构造模型。研究区新生代构造主要是由断层F2活动引起的断层相关背斜,发育3条主要断层F2、F5和F6,均具有右行走滑冲断的性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断层F2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认为该断层和它的相关背斜为油气的二次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较好的通道和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