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53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中国沿岸染毒贝类的麻痹性毒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6年11-12月对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海域的24个采样点,1997年6-7月对舟山群岛,大亚湾,大鹏湾3个重点海域的23种经济贝类体中的麻痹性毒素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沿岸贝类的麻痹性毒素(PSP)含量从未检出到每百克肉含PSP403MU。在4个海区中,以南海海区贝类麻醉毒素的检出率为最高,上述2个采样期的检出率分别为42.1%和28.6%,黄海海区贝类抽提液的毒性试验均未  相似文献   
472.
我国珠母贝属(Pinctada)主要种类亲缘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子1(ITS1)序列初步分析了珠母贝属8个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ITS1长度范围分布在402—474bp之间,大珠母贝的ITS1序列最长,黑珠母贝的最短。作为外群的企鹅珍珠贝ITS1长385b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研究种类聚合成3个类群。类群I包括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和覆瓦珠母贝P.imbricata。类群II包括白珠母贝P.albina、黑珠母贝P.nigra、长耳珠母贝P.chemnitzi和射肋珠母贝P.radiata,其中前2个种聚合成1枝,后两个种聚合成另一枝,分别形成两个亚群类群IIA和类群IIB。类群III包括珠母贝P.margaritifera和大珠母贝P.maxima。类群IIA与类群IIB之间、类群III的大珠母贝与珠母贝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0.080—0.100),类群I与类群II之间遗传距离较远(0.250—0.270),类群III与类群I和类群II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00—0.570)。类群I中我国的P.fucata和澳大利亚的P.imbricata之间遗传距离很小(0.000—0.013),而两者的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0.013和0.005,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相重叠,表明P.fucata和P.imbricata应为同种。类群IIA的P.albina与P.nigra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3,可能为两个亚种。类群IIB中的P.radiata与P.chemnitzi之间的遗传距离只有0.005—0.007,而本研究的P.chemnitzi的ITS1序列与GenBank中的P.chemnitzi的ITS1序列高度一致,表明P.radiata的鉴别可能有误。  相似文献   
473.
根据近年观测和历史资料,分析了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样品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状况。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结果显示:2006—2007年,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样品中PCBs残留量为0.003—0.253mg/kg(湿重),虽然没有超过国内外贝类卫生标准,也低于俄罗斯西部沿岸海域、英格兰梅斯河口和日本东京湾贻贝中的含量,但明显高于其它7个亚洲国家沿岸海域贻贝中的含量;牡蛎样品中PCBs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测站最高值(1243ng/g,干重)与最低值(82ng/g)相差15倍,在粤东沿岸海域(487ng/g)明显高于珠江口沿岸海域、粤西沿岸海域、海南岛沿岸海域和北部湾湾顶海域(分别为218、202、207和268ng/g)。2003—2007年,广东沿岸海域牡蛎样品中PCBs干重含量为30—2041ng/g,比1989—1991年的0.35—1.43ng/g明显增加,平均值171ng/g比1989—1991年的0.62ng/g增加近275倍,其区域分布格局在1989—1991年为珠江口沿岸海域>粤东沿岸海域和粤西沿岸海域,但近年来变为粤东沿岸海域>珠江口沿岸海域和粤西沿岸海域。  相似文献   
474.
不同人工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的诱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不同类型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 在试验水槽内观察5种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 在未投放礁体模型时, 试验鱼的密集区均出现在水槽的左端(A1和A6区), 出现率为61.60%, 而试验鱼在空白礁区(A3和A8区)的平均出现率低于5%;在A3和A8区中间放入鱼礁模型后, 鱼礁区(即A3和A8区)试验鱼的出现率分别上升至32.53%(B礁)、37.60%(C礁)、20.93%(D礁)、28.13%(E礁)、29.20%(F礁), 而原密集区A1和A6试验鱼的平均出现率分别下降至29.47%(B礁)、23.47%(C礁)、33.60%(D礁)、25.73%(E礁)、42.93%(F礁).统计数据显示, 5种礁体模型放入后, 礁区内试验鱼的平均出现率与投放前相比均大幅度提高, 说明5种模型礁对试验鱼均有较强的诱集效果, 其中有效空间较大, 遮盖效果较好的C礁的诱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75.
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南海北部陆架区29个调查站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明显低于沿岸污染海域。站间重金属含量差异与沉积物类型有关,一般在海南岛东部海域含粘土的粉砂中较高,在台湾浅滩或粤东远岸海域粗砂中较低,在珠江口外海域的粉砂内居中。全部测站的Cd和70%测站的Pb,其含量超过页岩中的平均含最。Cu、Pb、Zn、Cd、Ni和总Cr的含量(mg·kg-1,干重)分别为3.8-18.5(平均9.0)、15.11-36.1(平均23.0)、21.5-73.9(平均4 6.9)、0.39-1.26(平均0.79)、7.8-26.1(平均16.3)、6.8-67.4(平均25.5),两两间的正相关显著(Pb-Cr除外),还分别与Fe或M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显示它们的来源相同或很相似。  相似文献   
476.
耿宽宏 《地理研究》1985,4(1):42-53
本文是玉门镇西戈壁铁路防沙林带林沿积沙防治试验的总结。研究当地风沙与林沿积沙特征,制定外堵西风口以断沙源、内引东风以退积沙的措施。经过1971—1977年的试验,证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77.
农作物生长状况的预测,产量的估计,农田灌溉管理,都需要较及时地掌握土壤的含水量,因而,用简便方法监测土壤的含水量,一直是农业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微波波段,土壤含水量与它的电特性有较明显的关系。因此,研究土壤不同含水量的微波反射特性和介电特性一直受到农林科技界的重视。为了指导在野外条件下土壤电特性的研究,我们先在室内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了摸拟研究。这样,一方面可探索测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另一方面能在环境条件参数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取得更精确的实验数据供野外测  相似文献   
478.
1985年10月4日,我们根据易县台水平摆倾斜仪出现的前兆异常信息,向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值班室呈报如下预报意见: “易县台水平摆倾斜仪自9月下旬以来出现明显的北西方向陡变。东西向西倾0.″06,南北向北倾约0.″08。异常持续约8天。10月1日后已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79.
给水度μ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调度计算的一项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分析确定给水度的现行方法,主要有地下水动态分析法和特定试验法两类。一、地下水动态分析法以下分别介绍地下水开采地区、无开采(蒸发排泄)地区和河渠沟塘补给(或排泄)地区确定水位变幅带给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0.
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划与西部地区定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资源安全须建立在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之上 ,是对地区资源安全的整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资源赋存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 ,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承担的职能也应有所区别。能源和矿产资源是非原位性资源 ,地区间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 ;为此 ,本文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 ,进行了国家能矿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域划分 ,提出应将全国的能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开发区、接替区和储备区三种类型 ,并将这一划分方案具体运用到西部地区 ,针对各能矿资源集中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 ,在客观评价西部能矿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展望了西部在国家资源安全格局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以及为此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